•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的学术业务水平

    如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对重点、难点掌握的准确程度,组织课堂讨论、选用编写教材、选习题及试题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师的教学方法

    如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讲授方法是否恰当,是否结合学生实际,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及能否妥善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承前启后及启发式教学方式运用得如何,表达与板书是否清楚与有条理。

    3.教师的教学态度

    如是否认真备课,是否执行教学计划,能否不断改进教学、更新教学内容,能否既教书又育人。

    4.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整个教育的主旨,也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5.培养学生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也就是要学生有自我教育的本领。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优秀的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掌握,去掌握更多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财富,其积累主要不是机械相加,而是发展演进的,由此,学生对于现代的知识,绝不可“光知守而不知变”,一定要多看书,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才是。

    这种发现、改革、创新,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在自学过程中逐步达到这样的境地。

    扩展资料: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

    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从宏观层面看,教育质量即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也可称之为“体系质量”。

    所谓体系质量实质上是指其与系统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之间协调问题。

    也就是说,它以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为标准。

    什么时候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什么时候就表现出较高的体系质量。

    微观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其“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前者规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质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参考材料

    百度百科-教育质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