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给永远比拿愉快阅读理解

    “你走了,可是你栽种的鲜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

    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到,我的儿子虽已离去,但却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

    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要文静一点,亲爱的,对妈妈要多关心,行吗?”

    虽然高尔基给儿子的书信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一种小小的撞动。

    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给,永远比拿快乐”让我浮想联翩………………

    ● 在为人处世中,体会“给永远比拿快乐”的真谛

    在闲暇时光,我个人十分喜爱李叔同、净空、星云等一代大师,从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阅读其众多著作中,均能体会到他们所倡导的和高尔基的理念如出一辙。

    如星云大师,他天赋不高,早年求学曾受到老师同学们的歧视,看轻,以及不公平的对待,但他始终秉持着“给,永远比拿快乐”的观念,不仅一边的从学海中不断汲取养分,一面不停的传道授业。

    在此期间,他受人非议颇多,认为其极具野心,如此的扶持别人是为了赚取个人的资本,诽谤质疑声一直伴随着他。

    星云大师不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他为的仅仅是那“给予”他人后留给自己的快乐与祥和。

    坚持数十载这样的理念,这样的作为,终于,他不仅每日浸润在自己为自己创立的“极乐世界”里,并成为了当今的一代高僧。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天要和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们打交道,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我们所要面对的人总是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怎样与人们能没有争执的和谐相处,日常人们常说的要宽容、大度,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的心态。

    如果我们始终抱着“给,永远比拿快乐”的观念,那么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会充满了弹性,更充满了柔性。

    于是总是身处这种柔性氛围中的自己由于与人之间的冲突减少,也就能逐渐的卸下防备、猜疑、比较之心,脸部肌肉跟着放松,心情更是跟着放松,自热而然的也就轻松快乐了起来。

    因为“快乐,永远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而来。

    作为一名极其普通的平凡人,也许今生我们都不可能成为像高尔基、星云大师这样的伟人,但是,我们的手中一样可以栽种鲜花,哪怕鲜花不那么耀眼夺目,但可以给周遭的世界和人们带去一室芬芳,更给能自己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毕竟自己也能为周遭创造一点美丽。

    不断秉持这种思想的我们心灵厚度才能不断加深,生活的疆域才能不断的拓宽,也才能不断的体会到“给,永远比拿快乐”的真谛。

    ● 为人师长,传播“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思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自己要时时以“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思想来要求自己。

    就像我们福州市格致中学的教师郑捷,1991年,年仅32岁的她被确诊为直肠癌。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郑捷以钢铁般的意志重返三尺讲台。

    近20年来,她与病魔顽强抗争,抱着“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人民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

    今生获得人身已是幸运,而我们又成为一名教师,更是加倍的幸运了。

    因为我们有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授孩子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让幼儿知道如何做人,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的人生真理,那么对每个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有巨大收益的。

    我们每个人的资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更是大相径庭,于是会造就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豁达、开朗;有的人狭隘、自闭;有的人旷达,明理;有的人自私、歪理。

    于是,旷达的家庭养育出旷达、明理的孩子;而自私狭隘的家庭也同样为社会和周围的人们输送着自私、狭隘的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我们都能接触孩子们,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思想有时比父母来得更加强大。

    所以,作为师长的我们,更要好好的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教鞭,大力的传播“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思想,为社会为他人为这个世界培养明理、谦和、礼让的孩子。

    如果每个教师都抱有这样的思想,那么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能为他人为世界栽种鲜花的人,那么那个时候的世界是多么祥和、光明。

    ● 以“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态度看来对待学习

    很多人学习是为了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这个出发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以为,如果我们也用“给,永远比拿快乐”的心态来对待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成长会更加有意义。

    我有一个侄女,本来在市区一所最最著名的重点高中就读,成绩优异,常常在班级名列前茅,在我们大家都为她未来的发展憧憬着的时候,有天她(此时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突然毅然决然的对家人们说要退学,并决定报考雅思,申请就读澳洲的高中,并将从高一重新开始读起。

    大家都非常诧异。

    眼看着再有一年,她就能成为中国某所著名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可现在她却要放弃这一切,远渡重洋。

    家人的震惊与气愤可想而知。

    我和侄女做了一次长谈。

    在交谈中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所高中的学生们全部从各个县市的最最优异的学生群中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这所全省最富盛名的重点高中。

    这里的学生全部非常好学,但是全部都非常自负。

    学习从来都是自己埋头苦干,互相之间从来都不交流。

    侄女告诉我,如果有一个人因为生病没有抄笔记或落下功课,其他的人都会暗自高兴,因为这就意味着下一次的考试排名这个人可能对大家构不成威胁了,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把笔记借给你。

    侄女反问我:“到底我们学习是为了排名为了以后考进重点大学还是养成良好的性格,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构筑和谐、温馨的桥梁?”侄女告诉我,其实一进入这所重点高中,她就深深的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着,因为同学们之间的冷漠,不关心,让她已经累积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曾偷偷去看心理医生来进行治疗,想通过自我调整来缓解。

    可是,有一次,在她考取全班第一名之后的一个周末,家人来到学校看望她,当找不到的时候,家人询问周围的学生时,大家都把自己深深的埋在书堆里,没有人去理会,更没有人告诉一声她的所在,哪怕同学中很多人是知道的。

    侄女告诉我,这件事情使她体会到如果自己再在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下去,要么精神崩溃,要么就是最终和他们一样变成自私、狭隘而又冷漠的人。

    正因为有了这一幕,使她决绝的决定自己再也不能在这样的同学中学习了,侄女问我:“这样的优等生是真正的优等生吗?这样的学习知识是真正的有知识吗?

    听到侄女的反问,引起了我的反思。

    是的,她问的很好。

    如果只想到自己的排名,自己未来的发展的学习,必定是狭隘的。

    常有人抱着这种思想来学习,于是就会出现有人的博士毕业研究论文剽窃、抄袭的事件;出现评职称时的贿赂、作弊的现象…………。

    如果,我们在学习,做学问的时候,也能抱着“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思想,那么,我们在别人有学习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帮助他一起弄懂;在别人狂妄自大的的时候,毅然的提醒他要注意言行才能一直走在坦途上;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会思考自己留给周围的是真实可靠的成果,还是虚假的?他会认真的钻研,到处询问,直到把知识弄清。

    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是一个栽花的人,在所到之处,我们都要思考,自己为身边的人们、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些什么?是芬芳的鲜花,还是灰暗的垃圾?我相信,抱着“给,永远比拿快乐”思想的人们,一定是处处鲜花满地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