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叶剑英诗词的意义

    一、叶剑英元帅为刘伯承写下的赞歌的意思是什么

    刘伯承同志五十寿祝(二首)* 一九四二年一 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

    〔一〕 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旋。 意思:刘伯承在太行山打游击战费了很大的劲,撑住了平定县和左权县半边天下。

    刘伯承留下了遍体弹痕,并仅仅剩了一只眼,在五十寿辰之际我们即将唱凯旋的歌曲。二 细柳营中寂不哗,〔二〕 枪垣炮堵即吾家。

    将军五十人称健, 新得倭酋不自夸。意思:在刘伯承的军营中纪律严明,寂静而没有大声喧哗,长枪短炮的处所即是我们的家。

    刘伯承将军五十岁大寿人很健康,新抓获了倭寇首领从来不自夸。 注 释 *刘伯承(一八九二—一九八六),四川开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长期在军中任职,并多次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著名军事家。 〔一〕平辽 山西省平定县和左权县(辽县)一带。

    〔二〕细柳营 西汉将军周亚夫的营地。在今陕西咸阳西岸。

    渭河北岸。后称军纪严明的军营为“细柳营”。

    《叶剑英诗词选集》。

    二、叶剑英的人物评价

    叶剑英同志党性坚强,信念坚定。

    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他无私无畏,有胆有识。

    在各种严峻的考验面前,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毛泽东同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同志也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

    叶剑英同志胸怀宽广,谦逊质朴。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富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他不计浮名不畏难,能上能下,任劳任怨。他始终保持高尚的革命气节,为党为民,一身正气。

    他一生勋业卓著,但从不夸耀自己,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叶剑英同志好学深思,实事求是。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向实践学习。他博览群书,熟谙历史。

    耄耋之年,仍坚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他还是一位受毛泽东同志称赞的诗人。

    他的许多诗句,“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笃信马列依真理,不移不屈不苟同”;“全心全意一为公”,“老骥仍将万里行”;“应向青年寻后继”,“长征接力有来人”等等,都深含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对我们一代一代的后继者都具有深刻的教育、启示和鞭策作用。 。

    三、叶剑英的人物贡献

    叶剑英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敬重。叶剑英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追求真理、救国救民。

    他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征讨桂系军阀,抗击陈炯明叛军,护卫孙中山脱险,参与创办黄埔军校,驰骋东征和北伐战场,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名将。他从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27年,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的严峻时刻,他毅然通电反蒋,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从此他对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坚信不移,并为之执着地奋斗了一生。

    叶剑英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了光辉业绩。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他坚定机敏地策应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参加领导广州起义。

    这两次起义和秋收起义一起,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央苏区,他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参与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的作战指挥,为红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长征途中,他坚决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机智勇敢地同张国焘分裂红军、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为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北上立了大功。毛泽东同志后来曾多次称赞叶剑英同志在这一关键时刻“救了党,救了红军”。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党中央的方针,他协助周恩来同志,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形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一致抗日的局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到南京、武汉、长沙和重庆等地参加党的领导工作,坚持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扩大党的影响。回到延安军委总部后,他协助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我军对日作战。

    抗战胜利后,他协助周恩来同志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停止内战的协议。随后他领导中共代表团在北平进行军事调处,同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发动内战的真实面目。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晋西北领导中央后方委员会的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指挥全军作战。他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做了大量工作。

    他指挥解放广东和海南岛的战役,夺取华南战场的最后胜利。叶剑英同志戎马一生,英勇善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同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华南、中南地区工作期间,胜利完成了剿匪、土改、建立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生产等各项任务。

    一九五四年后,他长期担任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领导和组织全军的教育训练,开拓军事科学研究,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呕心沥血,成绩斐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为维护军队和全国的稳定,为抵制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奋不顾身,顽强努力。

    一九七六年,叶剑英同志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在这场斗争中,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叶剑英同志排除阻力,坚决主张请邓小平、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坚决主张平反一切冤假错案,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和国家工作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他主持全国人大工作期间,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他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告台湾同胞书》,又在一九八一年九月发表了著名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对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他以身作则地推动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与合作。叶剑英同志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新的历史功勋。

    叶剑英同志所作的“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的诗句,是他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质,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叶剑英其人有何过人之处

    叶剑英同志党性坚强,信念坚定。

    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叶剑英他无私无畏,有胆有识。

    在各种严峻的考验面前,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毛泽东同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同志也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

    叶剑英同志胸怀宽广,谦逊质朴。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富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他不计浮名不畏难,能上能下,任劳任怨。他始终保持高尚的革命气节,为党为民,一身正气。

    他一生勋业卓著,但从不夸耀自己,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 叶剑英同志好学深思,实事求是。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向实践学习。他博览群书,熟谙历史。

    耄耋之年,仍坚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他还是一位受毛泽东同志称赞的诗人。

    他的许多诗句,“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笃信马列依真理,不移不屈不苟同”;“全心全意一为公”,“老骥仍将万里行”;“应向青年寻后继”,“长征接力有来人”等等,都深含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对我们一代一代的后继者都具有深刻的教育、启示和鞭策作用。

    五、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题词

    叶剑英元帅题写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位于八一广场南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五十周年而建。

    1979年竣工。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由台基、塔座、塔身、塔顶四大部分组成,占地1.7公顷。

    台基分二层,四面是开敞大台阶式平台。 第一台基平台四角的大花台中栽有长青树,第二台基平台四角的灯台上立有精美的角灯。

    塔座正面嵌砌着镌有“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的磨光花岗石碑,东、南、西三面是“准备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人物浮雕。塔身正面碑心上镶嵌的铜胎鎏金字“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由叶剑英元帅题写。

    上部环绕塔身的万年青图案装饰浮雕是献给革命先烈永不凋谢的花环。塔顶由一支用“泰山玉”白花岗石雕琢而成的“汉阳造”步枪和一面用大渡河畔枣红色花岗石镶成的八一军旗组成,在军旗上是金色五角星和“八一”两个鎏金大字。

    六、叶剑英 两三事

    叶剑英生平 ■出身侨乡,闯过南洋,在国民党军中官至少将师长,却毅然加入共产党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农村一个小商人之家。

    他5岁时入私塾,学习之余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劳动。在入三堡学堂、东山中学时,除文史诗词成绩突出外,他又兼习军事体育,尤精剑棍。

    日后他文武全才,正是在此时打下的基础。 中学毕业后,叶剑英当过小学教员,依侨乡的习惯于19岁时到马来西亚谋事。

    因受歧视和遭资本家欺压,他愤然于1917年回国考入云南讲武堂,想走从军强国之路,自改名剑英。 两年半后,叶剑英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

    他谢绝挽留,返乡入粤军任参谋、炮兵教官,并曾在1923年陈炯明叛变时,亲自操炮向叛军开火,以掩护孙中山脱险。后他任旅参谋长、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团长、副师长,北伐战争中因立战功升少将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时曾拉拢他,叶剑英却抛弃每月可得上万薪饷的地位,赶到武汉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并得到周恩来批准。 1927年秋,叶剑英接受党的指示返回广州,在国民党军张发奎的第四军任参谋长,暗中掩护由C.P分子(共产党)和C.Y分子(共青团)为骨干的教导团筹划的起义。

    同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他任红军副总指挥。翌年,他赴苏联入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原中山大学),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

    1930年秋,叶剑英回到上海,与刘伯承等一同翻译了苏军的条令。翌年春,他进入赣南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负责参谋部,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会的首任参谋部长。

    继刘伯承之后,叶剑英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二任总参谋长。 ■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内长期任参谋长;是中共外交三骑士之一;北平解放后为第一任市长;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粉碎四人帮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1932年,叶剑英与刘伯承对调,任红军学校校长。

    长征中,他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指挥部参谋长。他曾因向中央报告张国焘分裂党的企图,后来受到毛泽东高度赞扬。

    到达陕北后,叶剑英任一方面军参谋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任八路军参谋长。

    由于他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同周恩来、董必武并称为中共外交三骑士。 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回延安主管总参谋部工作。

    1945年,他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随后再赴国民党统治区,任美、国、共合组的军事三人小组的中共代表。1947年,他率军调部最后一批人返回延安,随后去晋西北任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负责对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所率的中央机关实施保障。

    1949年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同年秋,他又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率干部南下,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

    1953年,他调回北京,主管军训等工作,并任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文革后期,老帅中间只有他在位主持军队工作。

    1976年10月,叶剑英坐镇指挥,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在新的历史时期,德高望重的叶剑英曾任党中央副主席、人大委员长,后来他因身欲奋飞兮病在床,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

    1986年逝世,享年89岁。 背景 ■他同毛泽东、陈毅一样,都是诗人兼革命家、军事家。

    这种人生道路也向人们昭示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革命、对外开放相结合,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特色需要的杰出人才 叶剑英与周恩来、刘少奇等许多中共早期领导人出生于同一时代,同样成长于革命与救亡为国内主旋律的时代。他的独特之处,又在于生长于广东侨乡。

    自明清以后,中国大地就出现了南北贫富倾斜,在居民迁移流向上,俗称宁向南翻三座山,不向北挪一块砖,闽粤的人再穷便出海闯南洋。叶剑英本人也有过出洋经历,然而他还是回到苦难的祖国,由到旧军队中从戎走向参加共产党革命之路,并以特有的才华在党内军内成为智多星式的参座。

    这除了特定时代的革命风潮影响,还在于他有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 在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中,毛泽东很称赞叶剑英的文才,尤其说他善七律。

    从少年时代起,叶剑英便如痴如醉地钻研名人诗词,积下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再加上走出国门开拓眼界,更激发了救国情怀。叶剑英同毛泽东、陈毅一样,都是诗人兼革命家、军事家。

    这种人生道路,也向人们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革命、对外开放相结合,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特色需要的杰出人才。 故事 ■与日本教官以真刀劈赛,最后对手按武士道规则交出佩刀认输 ■在广州起义中手提驳壳枪,哪里枪声最激烈,就赶到哪里指挥 叶剑英在粤军和中国革命军队中长期任参谋长,多年来有儒将之名。

    其实他的武功也远超过常人,在捍卫民族尊严和革命战争中不惜舍身相拼。 他在云南讲武堂就读时,校内所聘剑术教官是一个出身武士之家的日本中尉。

    此人经常欺负中国教员和学生,甚至违反只能用竹剑劈刺的基本规律,扬言谁敢与他比试就要用真刀。叶剑英见状积愤在胸,通过仔细研究此人特点,苦练半年,向他提出挑战。

    那个日本教官大感意外,上场便大吼着狂劈,被叶剑英一一挡过,几个回合过后,日本教官便乱了阵脚。叶剑英一招过去,使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只好按武士道规则鞠躬交出佩。

    七、古诗 竹 的诗句意思

    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意思是:

    心中不能常记着功劳与过失, 要平静对待, 要学高山上的松柏那样, 挺立在霜雪严寒之中, 过曰子要安于宁静, 对名利要看得淡泊如水, 一生一世应该象竹那样, 虚怀若谷, " 临风亲近快弯腰, 亮节时分频点头".

    竹子挺拔清季、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叶剑英有诗云: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钱樟明 也写到"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空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清峻不阿、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她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竹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

    八、元帅的意思和出处

    元帅 这个地位显赫的头衔,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

    法文元帅一词源自古上德意文“马”和“仆人”。在中世纪的法国和其 他一些欧洲国家,元帅是军队中的一般官职,他负责军队的行军队形和作战 队形,监督警卫勤务的执行,管理军队庶务以及指挥前卫,选择营地等工作。

    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633年的春秋时期,当时只是表示 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 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任命其叔父 宇文盛和宇文@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

    隋、唐、五代和宋朝,战时都 设元帅职务,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当时的 元帅按其职权轻重和执掌分工,大都冠以不同名号,如“天下兵马元帅”、“兵马大元帅”、“行军元帅”、“行营元帅”,其中又有“ 都元帅 ”、“元帅”、“副元帅”的等级之分。

    金朝战时设元帅府,任命不同级别的元 帅,专掌征讨之事。元朝各道、州,凡有军旅之事的地方,都设都元帅府或 元帅府、副元帅府,任命不同名号的元帅,掌管当地的行政及军事大权。

    明 朝韧年,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 战。 元、明两朝的元帅职权较前减轻,仅为二、三品官职。

    元帅一词用以表示最高军衔,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1559年--1560年, 法兰西二世首次授予四名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称号,至19世纪拿破仑一世, 法国先后有 44人被授予这一军衔。

    继法国之后,元帅军衔先后被许多国家 所采用:16世纪有日尔曼各国,17世纪有奥地利、俄国,18世纪有英国,19 世纪有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有阿富汗、印度、泰国、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中国、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前南斯拉 夫、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苏丹、扎伊尔、乌干达、巴西等国。 有的国家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等级。

    元帅级别设置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 设有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主帅、元帅四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 国的元帅区分为帝国元帅和军种元帅两个级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 元帅,区分为元帅和次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的法律文件规定, 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设而未授,授予元 帅军衔的有 10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有的国家还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种类。

    一般分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和空 军元帅三种;前苏联还在陆军中又区分为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工程兵元帅、通信兵元帅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