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正确利用班级群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正面宣传

    学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每一位学生家庭的幸福。

    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必须全面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探讨新时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

    一、班级安全管理工作范畴

    (一)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范畴: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学生的不健康心态。

    (二)学生安全工作的分类:可按学生活动的时间、学生发生安全的事故类型、学生生活的环境等分类研究。

    (三)班主任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

    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有教育与校内监督责任,并有及时与家长联系的义务。

    2.班主任对本班教室内的设备要经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排除或及时报告学校维修整治。

    3.班主任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事前要报告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主管副校长)和学校校长,经批准后方能进行。

    4.当学生因意外造成伤害时,班主任应尽快赶到现场,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5.要争取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二、班级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1.摆正安全工作位置。

    教学质量是第一目标,学生安全是第一责任。

    教学工作始终都是学校、班级工作的主体、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应是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2.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在安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环境状况,不要忽视隐患而麻痹大意,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而跌倒在优势之中。

    3.根植安全工作理念。

    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差距往往在于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每一个安全理念都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沉淀下来的。

    只有不断更新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理念,根植于我们的育人理念之中,才能使我们的安全工作越抓越有劲头,越抓越有实效。

    如:“100-1=0”、“严是爱,松是害,事故出现害几代”等。

    三、班级安全工作的重点:

    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在任课教师的协助和配合下,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安全排查工作。

    结合学校要求,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并抓好落实,经常排查本班各种安全事故隐患,对水、电、门、窗及其他教学设备要妥善保管,严禁学生毁坏学校、教室用电器材(如开关、插座、保险丝等),严防出现造成学生人身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的各种事故。

    2.认真排查和调解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

    要充分发挥班级小助手的作用,及时发现矛盾苗头,认真化解和妥善处理学生中的矛盾纠纷,防止因工作不及时、不深入、不扎实和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造成事态扩大或产生恶性后果。

    3.强化养成教育。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利用班会、晨会、板报及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多渠道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一日常规、文明礼仪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良好安全行为的养成,减少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防止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对班级中存在旷课、放学不及时回家、看有害书籍等现象的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和家庭情况底数要清,帮教措施要有针对性。

    坚持定期汇报并以表扬为主的原则,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5.加强家校联系。

    班主任要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我们可通过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结合季节特点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适时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和形式,向家长及监护人宣传学生校外安全注意事项、家长如何管理好子女在家庭的各种安全行为及学生校外安全的防护措施,增强学生家长重视子女安全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

    6.防止学生出入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场所;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及其他威胁人身安全的器具进学校;未经批准校外人员不得入校或在校门口找本班学生,不许私自带其他人员进入本班教室;严禁课间追逐打闹,严禁做带危险性质的游戏等。

    7.重视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平时要向学生介绍骑车安全、步行安全及乘车安全等常识。

    教育学生上、放学途中不得逗留玩耍,如要去同学家,须先回到家得到家人的允许后再去。

    放学时遇到特殊天气(响雷、刮大风、下大雨等),学生要迅速回到安全的地方或教室里,暂时不能离开学校,要集中在教室,教师要管理好学生。

    8.要严格落实请假制度。

    教育学生按时到校上课,如确有事不能到校上课,必须由家长预先向老师请假,教师发现上课时间未请假无故不到校者,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要向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汇报。

    学生进入校园后,未到放学时间中途不得走出校外(包括住宿生)。

    若有特殊情况需提交书面申请,经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和家长联系、签字,交门卫后放可离校。

    以防事故发生。

    9.未经上级同意,不组织学生集体外出,以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四、班级安全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

    班级安全工作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班级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能在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起到应有的育人效能作用。

    班级安全工作“八要”:

    1.班级情况要全面准确掌握。

    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掌握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班级整体情况清楚明白,学生个体情况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有所了解,科任教师能成为你真正的合作者。

    重点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班委干部、小组长或安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及能力情况;学生的住宿情况;特殊体质(癫痫、心脏病等)的学生情况;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等。

    2.教育内容要符合认知特征。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是明显不同的。

    按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分别设置教学内容,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国家按年龄段所作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的划分,个人认为应主要体现并落实到安全课堂教学中,需要设立安全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在这方面注意预防和应对,并要让学生弄清楚怎样在这方面预防和应对。

    日常安全教育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提醒学生或要求不能怎样去做,即“禁止教育”或应急教育措施。

    3.日常教育要经常挂在嘴边。

    中、小学生易动好奇、可塑性大、自制力差,再加之超额大班严重、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仅凭学校、班级的安全会议要求和学期内的几节安全课堂教学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安全风险大的课要做到课前严要求、过程严管理。

    (1)活动性大的课堂教学。

    如上体育课、劳动课、科学课、实验课等活动性较大的课时,就要强调学生使用器械或工具时要规范,不要摔伤或烧伤自己或同伴;在楼道内不能跑,不能拿卫生工具或其他物品相互打闹,不乱动电源插孔等等。

    这些事情,任课教师必须课前严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严管理,并注意了解特殊体质学生健康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才能把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2)克服传统的说教方法。

    日常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经常挂在嘴边多讲,更要创新日常教育方法,克服一味的大道理、一味的说教或一味的训斥的教育方式方法。

    可以把学生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好懂易记的歌谣;可以采取相关案例进行帮教;可以采取“问题思考”、“问题小讨论”等进行帮教。

    4.日常管理要认真落到实处。

    建立并完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可以不单独制定班级安全管理制度,但在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一要有管用的安全管理条文。

    隐患是校园安全的最大敌人,排除隐患、躲避危险是班级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日常学生安全管理主要是落实好班科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的人防管理措施。

    (1)建立人防管理网络。

    班级管理工作最怕的是学生出事,班级安全工作一定很是琐碎的。

    如果只是班主任一人去管理班级,精神上一定是“提心吊胆”,行动上一定是“焦头烂额”,结果还可能“漏洞百出”。

    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有“人防、物防、技防”,但班级安全管理最关键的是落实“人防”措施。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联系科任教师,并与科任教师多多交流经常违规违纪学生的情况,获取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并与科任教师共商教育管理办法。

    配备班级或小组安全管理学生干部(安全员或安全小警察),负责学生课外活动(含教职工政治学习、例会时间)期间的安全监督,做到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情况,加强指导、督促、管理,形成班级安全人防管理网络。

    (2)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学生是平安校园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平安班级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在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教育引导全班同学具备“我是安全卫士”、“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等观念,要求他们自觉规范自保行为和互保行为。

    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隐患的能力,及时发现并制止或报告有危险行为的同学,加大课内、外的安全互控力度,较好地消除学生之间人为的安全事故。

    (3)加强日常管理评估。

    任何事物,静止就会失去活力。

    为了激励学生干部及全体同学充分发挥安全自护、互控的作用,可以定期开展评选“安全卫士”、“安全星”、“安全先进小组”活动,给优秀者表彰鼓励。

    只有建好班级安全“人防”管理网络,不出现空档,班主任才能及时掌握班上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才能保证班上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教育活动要经常扎实开展。

    人与人之间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受安全教育的程度,所掌握的安全知识的多少。

    无知的冒险,无常识的松懈、倦怠,都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能使学生主动远离危险,当受到伤害时能够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

    (1)传授安全知识、训练排查隐患。

    班主任老师要主动给学生介绍安全知识,如在不同的情景下怎样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等,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讲有关学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学校为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以“法”保护自己;还要处处留心,有一颗“慧眼”,把在报纸、电视、广播中看到的或听到的,以及在学生、老师身边发生的事情,挖掘提炼出来讲给学生,用事例教育学生。

    隐患不常查,事故迟早生。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都有可能孕育着隐患。

    班主任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带领学生到操场、宿舍、教室、餐厅,或者带学生到广场、公路、水库等场所排查安全隐患,查找不安全行为,并指出不安全公共场所下的安全规范,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才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则应从“善小”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2)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安全活动。

    班上可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行为问题或季节性强的安全管理需要,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举办安全法制手抄报展;撰写安全生活小文章;举办由学生开展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开展避险逃生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诸如触电、骨折、溺水、烫伤、煤气中毒、车祸、泥石流、迷路、火灾、洪水、急病、被疯狗咬伤时的处理办法,增强同学们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3)开展禁忌教育、制止违规行为。

    如:A、禁止学生进入舞厅、电子游戏厅以及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宜中小学生活动的场所。

    B、禁止学生打牌赌博、盗窃勒索或抢夺他人财物。

    C、禁止学生参与或组织非法团伙,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D、禁止学生私自外出游泳或参与一些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

    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四禁四不”教育,即禁止学生攀高弄险、翻越围墙;禁止学生收藏或携带管制刀、棒等器具;禁止学生在走道、楼梯追逐打闹;禁止学生在教室乱触摸电线等。

    不买“三无”食品;不闯交通要道、攀爬运行车辆;不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在非活动区域进行各种球类活动。

    (4)重视心态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一个人情绪的涨落很正常,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宜向学生发泄社会上、校园内的消极的东西,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具备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处的环境,正确处理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学生积极健康向上。

    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加强安全心态教育培训,成为建设“以人为本”安全文化的重要标志。

    培养起学生安全意识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建立起自保、互爱、互助、互救的平安和谐的班集体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个个为安全操心的良好舆论氛围,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班级安全与教学质量的协调健康发展。

    (5)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变化快……而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走极端,特别是眼下不少所谓“好孩子”犯罪现象增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

    个别学生因为寻找“刺激”,或是看别人“不顺眼”,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残忍杀人的恶性事件,一个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缺位,导致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内心缺少对法律的必要敬畏。

    从目前的教育模式看,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突出道德教育,忽视法制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尤为明显。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要多采用讲座的方式,结合具体案例,对法律理论和法律条文进行阐述。

    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没有压力,容易理解,印象较深,也更符合法律学习的规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思考,寻找答案,可以加深他们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提高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并认真研究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6)重视网络教育、引导健康上网。

    网络本是双刃剑。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极大地刺激了社会的发展。

    网吧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青少年更是求知、求新、求奇心切,迫切希望了解五彩缤纷的网上世界,这无可避免的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正确利用网吧、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视野,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互联网并不只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一不当心它同样会毫不留情的葬送青少年的前途。

    迷恋网吧的学生需要增强交往,弥补个性缺陷,提高情商。

    6.突发事件要及时妥当处置。

    学生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决不能心慌,而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把学生送到最近的医院,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及时向领导汇报,妥善解决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

    (1)妥当安排重病学生。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要及时送往当地医院就医,不得安排学生回家。

    尤其要正确区分学生的感冒病和流感病,不能盲目乱下结论,并如实做好流感病患者的情况调查和人数上报。

    对患有癫痫病、心脏病等特殊疾病的学生要多关心,告知相关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不让他们参与禁忌的教学活动,并与其家长签订安全协议。

    (2)妥当处置伤害事故。

    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不管是自伤,还是他伤、互伤的伤害事故,要及时送受伤学生到最近的医院医治,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和家长,并视情况上门慰问。

    7.安全事故要进行深刻反思。

    教育已成为高危行业之一,事故无所不在。

    无论是对案例,还是对了解到、看到的各种安全事故,要注重事故的因果关系分析,查找根源,及时整改,以防事故再次发生。

    8.教育方法要积极学习借鉴。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方法肯定有普遍的教育管理方法,但也有他的个性教育方式方法。

    我国2008年5.12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该校校长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地震时1分36秒疏散2200余名师生,2200名师生得以生命的存在,这些都是他们每学期的疏散逃生演练和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五、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熟悉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2.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积极预防,规范管理。

    3.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班级常规管理,落实群防群治措施。

    4.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

    5.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宝:落实常规、常抓不懈。

    六、做好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还要做到“四勤 ”。

    1.勤问。

    对于班级的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班主任应该勤问,勤调查,及时了解不安全的苗头,以确保把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2.勤看。

    作为班主任,要常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观察,勤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3.勤走。

    班主任千万懒不得,应该做个勤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勤到班级走走,多去关心班级工作,这样即使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会因大化小,小而无恙。

    4.勤思。

    对于班级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思考,想出对策解决问题。

    在开展工作时勤思考,这有助于班主任在今后开展工作时遇到相同问题时就能熟练解决,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长抓不懈。

    班级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事事重视安全,处处重视安全,时时重视安全”,这将是班级安全事故的克星,师生生命的福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