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小学语文和小学品德关系之间又怎样的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日前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一般来说,由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的较多。

    而正因为兼职,语文教师会觉得备课量大,备课任务重。

    (本文所指语文教师,为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以下简称教师。

    )较之语文这一主流学科,教师会潜意识地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边缘化,消极对待。

    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就存在着教师轻视品德课教学的现象。

    但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学科,其对学生从小养成过有道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素养的公民起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实在不可偏废。

    而语文学科蕴涵的人文性、思想性、文以载道之观念,与品德学科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

    语文学科完全可以从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汲取营养,提升语文教学的内涵;借助品德与社会学科,奠定语文教学的知识资源,并提高语文理解、思考能力的广度、深度、力度。

    同样,来自语文学科的营养也有利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二者融合的价值远超过单一学科。

    下面,笔者将从多角度探寻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个学科之间可能建构起的关系,提示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有效地整合资源,运用不同学科的优势和功能,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等,重构、整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联系地、发展地认识事物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同一学年:主题相同,教材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一,意义同构

    (一)故事情境与主题活动:认知迁移和提升、资源互补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中,教师针对学生嘲笑一位同学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用这样一段话指出事情的本质:“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3页)

    语文的教学要求是:(1)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2)读课文,交流一下,读后会想到什么;(3)课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深刻,抄下来。

    如“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4页)

    语文是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故事,借助语言文字形式、文本解读,获得感悟。

    启示学生明白道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从社会认识和道德审视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包含三层含义:(1)事物本身具有多样层面;(2)面对一个事物,我们应相信自己,有自我的表达;(3)因为每个人不同,才会有他们各自判断的理由和经验,所以要认同别人可能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从教育目标来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学会理解和认同自己及他人,彼此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在认知、能力方面则体现着认识人、事、物的一种思考方式和行为。

    当然,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要阐释这些观念。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因此学科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也是必然的。

    不同学科之间也会出现文本内容的类似、主题目标一致的协调性和融合度,由此这就意味着学科之间可以在课程资源、认知迁移以及相互补充、丰富和提升等方面有所共享。

    与语文《画杨桃》课文相对应,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有《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话题。

    相对于语文教材的故事性文本,品德与社会教材首先是从三个体验性的主题活动展开的。

    (1)“我的自画像”:让学生用各自的表达形式展现自己的个性,进行自我介绍,在每个学生自我展示的活动中,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是不同的。

    (2)“画圆圈”;画中的圆圈可能是什么。

    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展示自己个性的想像,通过比较意识到正因为每个人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这里没有好坏优劣,仅是表达形式和创意不同而已。

    (3)“我们一起作画”: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给花瓣和花叶上色,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因每个人的不同而共同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根据阅读理解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识的作用,在于对文本的综合理解,它以句子基本意义的译码为中心。

    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能使读者运用必要的知识理解字面以外的意义(命题)”。

    [1]所以,可以认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通过深入的、逻辑递进的体验活动中获得了感悟: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过程中,明确每个人各有风采,基于这种认识基础,理解到正因为“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会有不同的感受,才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感悟和认识就是学生解读语文《画杨桃》的先行认知经验和背景知识。

    其结果,将有助于学生回答语文教材第44页上的问题,不是止于口头、观念上的回答,而可能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理解和表达。

    由此,学生就是在对静态的文本内容(语文)的理解与动态的活动体验(品德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和互补中,建构起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关系和思考方式。

    就事物而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取决于看事物的不同的人的感受和判断等,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可以说,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思维品质。

    另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故事可以使课程学习更丰富、更有意义。

    故事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而是一种让世界变得更有意义的工具”。

    [2]而故事作为工具,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影响人们的思考及行为模式。

    因此,《画杨桃》的故事,作为一个范例,形象地促进了学生道德理解力的提升。

    这便是语文对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的促进功能之一。

    所以,不论语文还是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教师注意和分析了这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将二者链接起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兼互补的资源的话,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是增值的、饱满的、全面的。

    这就是学科间融合的魅力。

    (二)同质的故事: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实践行为的融合

    诸如这种学习主题目标一致,内容接近的课文,在语文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还有不少范例。

    当然,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在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二者所体现的协调关系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它们体现着不同的运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终极目标上又汇合成一种力量,实现着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实践行为的融合,协调促进着学生的发展和“道”的形成。

    比如,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有《可贵的沉默》一文,在模拟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孩子和父母对彼此生日的了解及祝贺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对照出自己对父母的忽视。

    同样,《妈妈的账单》也是在一种有情节的故事情境中,展开了主人公小彼得索取报酬。

    和妈妈零报酬账单进行对比的叙述,旨在扣住学生的心弦,激活与小主人公的共鸣,感受到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

    故事的魅力在于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接触主人公。

    正如“要想尽量融入书中的各个角色,就不能忽略其中情节的发展,故事像翅膀,情节就像是因翅膀拍动而产生的风一般,也是故事相当重要的一环。”[3]这句话所言,因为故事的情节,学生更能理解和体验小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替代性地经验生活,使学生从中学习着怎样看待自己和父母的所作所为,进而注视和反思自我,真正理解和感悟父母对自己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

    与此相呼应,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有《家人的爱》这一课题。

    首先从活动──护生鸡蛋入手,反思和感悟家人养育自己的辛苦。

    在此基础上,展开“故事与思考”:彼尔的账单。

    尽管内容与《妈妈的账单》非常近似,但它与语文课文所不同的是,它不具有情节,而是一种理性的他者叙述,数据化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比较,旨在激发学生的反思,从彼尔和妈妈账单比较的范例中,回到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如果我们认同“文学是最便捷、最深刻地引领孩子体验世界的方式”的话,在此,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理解:语文是通过让学生走进叙事本身中,与自己对话;而品德与社会课则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借助叙事,走进现实的、自己的生活世界中,与自己对话。

    另一方面,虽说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对人的培养却是异曲同工。

    语文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口语交际,用具体的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习作要求: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是让学生用语言文字符号,将自己的感悟和愿望等表达出来。

    而品德与社会课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确立一种感激父母、回报父母的道德情感,能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道德实践力。

    由此,两学科的合力,促进了认知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强化,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语文)与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实践(品德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增强了知行合一的力度。

    这两门学科在携手走向共同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养。

    原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