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深入发掘:教育一直被“物化”,何来真正“阅读人”?

    上海的小学教材里有一篇季羡林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歌颂德国的居民种植鲜花,都朝外摆设,供别人观看。引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寓意。中学教材里有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莲”的描写与想象,赋予了“莲”“出淤泥而不然”的道德理想。从物性化的学生到人性化的植物,他们互相混淆,彼此取消。

    现代教育体系里的学校,本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具备理性分析能力、身体健康心智健全、能够正常有效地与人进行交流和交际、每个人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个性价值的新人。然而,通过伪装成“花园”,并且把师生关系物化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强化了一种物的概念,而不是人的概念。

    物化的最高境界,是“螺丝钉”的比喻。

    在这个比喻里,学生的终极目标,就是经过各自的努力,彻底消磨掉自己身上的个体特征,把自己融入到一个统一的尺度里,让自己变成了千万个同类型零部件中的一枚。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美妙的升华。在这种理论中,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乃至人的身体,都是一架精密的机器,由若干个零部件构成。因此,只要我们生产出合适的零部件,我们就能生产出整个世界。十六世纪的西医有一个终极的幻想,就是通过机械生产,能够把人体身上的所有部件都换成人工的产品,例如人工肢体、人工心脏等。

    这个幻想,在科学技术进步下,部分地得以实现。

    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在著名的小说《狗心》里,描写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把一个无产阶级的大脑装到一条赖皮狗的头上,创造出一个名叫“沙里科夫公民”的无赖汉。这是对机械唯物主义和极权社会的最伟大的讽刺之一,布尔加科夫籍此进入世界文学大师行列。

    现实生活中,假肢、人工心脏等机械唯物主义的幻想,确实在逐渐走向现实,似乎也努力地暗示着人类彻底物化的命运——如果不是现代生物学发现了人体的排异性,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也许就会彻底贯串人类文明的始终,最后在真实生活中,制造出类似《终结者》系列里的施瓦辛格那样的超级的、机器的人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语文教育的终极任务就出现了:物化。

    不是培育人,而是创造物。

    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被教育要用机械的方式、零件的方式来学习语文。他们天天写字,却不知道每个字背后的真正文化含义和具体的构成方法;他们天天背诵词句,却不具备分析和感悟这些词句的能力。他们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去整体感受这篇文章的风格,体味文章的优美修辞,而是忙于寻找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划出好词好句。最不可接受的是,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学生们无法阅读到真正的好作品,小学教材里的绝大部分文章,竟然是那些来自各小学语文组的编委们自己编造出来的“黑板报”,这些垃圾文章充斥着各种无聊的陈词滥调,弥满着令人作呕的虚假情感。这种文章,不仅基本的修辞都不过关,而且就像三聚氰胺一样有害身体和心灵。然而就是这样的垃圾食品,园丁们却要按照操作手册,强行填进学生们的身体里,毒害他们的心灵。长此以往,学生们习惯了垃圾的滋味,就失去对美好事物和文学佳作的感受能力,最后,他们的心灵在高考之后彻底枯萎,而真正地变成了干涸的、死板的行尸走肉。我每次上下班,在乘坐的地铁里,总能看到那些年轻的白领们,一旦站稳就会从包里掏出手掌游戏机,一刻不停地玩。没有玩游戏机的,则在玩手机发短信,或者看一些无聊的报纸和读物。

    几乎看不到一个阅读的人。

    十几年下来,读了太多的垃圾文章,他们的胃口早已经被彻底败坏了。

    他们就像吃多了有毒的垃圾食物一样,对这些语文垃圾产生了眩晕和呕吐的欲望。为了压制这种呕吐的冲动,必须通过别的方式,让我自己的身体失去具体存在的感觉。无论是随时随地打游戏,还是泡吧唱歌看电视,都是这种对自己的有毒身体不堪重负的具体体现:有毒的身体缺乏存在价值,因此必须将其麻痹或者遗忘。

    在这种物化的教育中,把个性差别万千的学生打磨光滑,由各种形状变成统一的、光滑的鸡蛋状,是其终极目标。

    “园丁”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随意修剪自己管辖下的鲜花。“园丁”所理解的世界,是一分为二的世界。“园丁”所持的态度是“爱”与“恨”。鲜花得到“爱”的保护,杂草遭到“恨”的消灭。

    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然的世界,而是人为的、被加以粗暴划分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扮演园丁的教师,他们的终极理想是制造出一种合格的产品:小到螺丝钉,大到栋梁,都是物,都是扮演了大小零件角色的物件。“园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身上的物性激发出来,把他们的人性打压下去。使他们成为物,而不是成为人。

    在这种把具体的学生朝着物化和工具化的方向去压榨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工具性职能。

    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大纲上,明确地说明了:语文是一种工具。在这种工具理论掌控之下,一切都是工具理性的牺牲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被物化了:教育者是工具,被教育者也是工具。

    在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的流水线——学生们寒窗苦读十年,毕业之后,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废品。

    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伤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明、宏扬品德、这也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的。

    蔡元培先生曾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纣为恶,无益也。”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教师,在父母言行之下,都能逐渐影响其性格的形成,最终,孩子是父母亲的一面镜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说,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培养人的个性、陶冶人格推动文化与社会的生长,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最终是以实现理想社会为目的。教育从个人而言,却是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知识来源,一种来自别人,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自己。

    教育的根本点在哪?

    我说是教书育人。但书一定要是高质量。

    农村教育比不上城市的教育?

    我认为农村教育比不上城市教育,教育不均衡。原因有这么几点:

    1、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部分农村教师自己在城市买了房,有关系的,大都调进城市工作了。有的农村教师爱人在城市工作,孩子在城市上学,为了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他们也想法设法调进了城市工作。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招聘优秀教师到城市学校教书。因此,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2、农村学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打击了教师教学积极性。

    城市里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在城市买了房,他们的孩子也跟着转到城市学校就读。没房的务工人员就近租房住,也把孩子转进城市学校。这样,农村学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有的班级不足十人。严重打击了教师教学积极性。

    3、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甚至,一个教师教两三个班,教好几种学科。

    老师精力有限,他们常常是照顾了这个班,忽略了那个班,照顾了这门学科的教学,而忽略了那门学科的教学。这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后果。

    4、学生人数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下降。

    5、如果采取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增加晋升机会,吸引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来接受锻炼。让城市学校有经验,有精力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是教育均衡的好方法。

    总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学校,差距是可以缩小的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明白人是什么?

    人是地球上的具有高等智商的一种生物,能够独立思考、发明和制作生产工具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物群体,依靠群体生存的生物。人具有生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性。

    自然属性:也称生物性,它是生物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最原始的一种状态,如:贪欲、食欲、兽欲、性欲……还有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等等。

    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其行为活动一部分是对整个人类发展有利的基本性质(社会性),也有一部分是对社会不利的性质(反社会性)。正因为人具有这反社会行为,因此才要受教育。

    教育:受教育能够让每个个体,学会摒弃原始状态的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习性,更好的与人交往建立良好关系。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学校,更有进入社会所见所想所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好坏,决定这着个体在社会上是否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或建立更好的利益或政治关系,是否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从而保障个体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和阻碍。

    学习和受教育能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样的一些能力决定人和他人之间是否会产生严重冲突,受教育程度和认识能力越高,个体间的冲突就相对小,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反社会性就会减少。相反,人有可能会表现出违背社会性的行为。

    因此我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完善和发展。

    能提高人的思想,让人更聪明更文明,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社会现象。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我来评说这对“亲姊妹”。

    一,什么是教育?古人韩愈说“传道,授业,解惑”,我加一个词“开来”,这四个概念合起来就是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用八个字即两个成语来回答,这就是“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这两个成语大同小异,前者强调连续性,后者突出开创性。

    三,怎样理解教育的夲质呢?

    第一,用反证法。假定社会发展中没有教育,那么,书本上的知识,人们脑海中的经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本事等怎么继承呢?即没有“承上”和“继往”怎么样“启下”和“开来”了?人类历史上有两大发明,一个是货币的发明方便了商品交换,一个是文字的发明方便了知识的传承。而书本上的知识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否则,废纸一沓,而且也不会成书。

    第二,教育三大层次。小学到高中教育突出“承上”和“继往”,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大学教育,一多半还是如前,一少半是“启下”和“开来”。进入社会才是真正的“启下”与“开来”。

    第三,具体讲“继往开来”的几大渠道。学哲学是教人们怎么样认识世界并和世界和谐相处。学语文和政治,是教人们怎么样做人和做事。学教理化等是教人们怎么样做工(科技之工)。学生物医学是教人们怎么样健康与防治疾病。学地理是教人们怎么样和地球相处。学外语是提供给人们与外国打交道的方便条件,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内容分得越来越细,不再赘述。

    笫四,在现实的社会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概念及其本质的理解并实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表现在学生负担过重但效果还不太理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扬长避短,从而尽快地走上健康便捷的发展道路。

    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内涵,并不高深莫测。如说一个人有内涵,指什么?有思想,有修养,外在表现有气质,有风度,等等。对教育来说,以人为夲不是口号,是种深入骨髓的理念,是种整体团队的执着追求,育人为夲不是口号,而是遵循规律,有思路,有方法,有行动,有效果,校园文化不是嚎头,一菒一木总关情,不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为亮点,但求和谐迁移默化,育人无声!

    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谢谢邀请

    其实教育具有双重意义:从广义来说教育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从狭义来说它是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引导;教育是老师们通过社会经验和社会要求对孩子们进行身心引导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影响孩子的成长方向。

    其次就是教育给学生的影响比价全面、系统和深刻,主导着社会向前发展。教育由老师进行教育具体实施,保证教育的专业性。

    同时老师对学生的传递、引导都非常重要,同时要进行共性培养与个性形成、外在培训与内在塑造,从中西方教育理念之间寻找最佳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最后对教育具体含义理解就是不断的进行考查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共同提高学生受教育的全面发展。

    生涯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大学生生涯教育原来通常称之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称为职业生涯指导或职业指导,在日本称为进路指导。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所形成的生涯教育的理念也不尽相同。

    [1]中国高校目前运用的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理论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上,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所差异,与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传承有所疏离,因此,有必要辨明我国生涯教育实践背后的文化因素。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作为向学生阐释生涯理念的方法和手段,既使民族文化的瑰宝被赋予现代意义,又使生涯教育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增强学生对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的认同感。

      从世界范围看,生涯教育是伴随着就业指导的发展而产生的。生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终身性。生涯教育成功与否决定了受教育者人生质量的高低。高校开展生涯教育,就是要教会他们站在自我实现、人生不朽的高度上规划职业、规划人生。尽管世界各国已经达成了“生涯教育”的基本共识,但是中国生涯教育特点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传统精神理念生涯教育活动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从中西方对“生涯概念”的不同理解上,就可见一斑。

      由于传统和历史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化积淀也不尽相同,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教育理念和思潮。“生涯”(career),在英语中,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西方人的概念中,职业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西方人认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连续演进的方向,它整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表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Super,1976)。中国人的“生涯”概念,原指边际、限度,后指生命、人生。中国人的生涯发展始终是在文化的大环境中与时推移的。个人的“生涯历程”如何,充满了变量。有一类变量是客观的,存在于个体之外,如身世、性别、家业、时局等;另一类变量是主观的,存在于个体之内的,如天赋、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倾向。

    [2]这两类变量决定了个体的富贵贫贱,其间的互动之学,中国人称之为“命学”,是最为朴素的“生涯”观念。

      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中国人的生涯观念较少以“职业”为核心。中国人在接受诸如“认识自我、认识职场、规划决策与谋职技巧”的教导(安身)之外,更为关注对生活情趣和生命意义的探寻(立命)。台湾杨国枢先生曾说:“一个以志业为主的人,根本不会去考虑工作的时间,他整个人的身心都投入到里面,因为他觉得自己做这份工作,可以让生命更有意义,生活更有价值,可以感觉到自己在这里面安身立命……”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会懂得,人生的意义是可以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彰显的,不仅是由于这个人是否“立德’、“立功”、“立言”(外界的评价),更是由于这个人觉得此生如何(主观的自我实现)。

      一、中国的传统教育即生涯教育

      一提到生涯教育,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西方”、“心理学”。的确,东西方生涯教育概念之内涵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不同而存在不少差异。从源头上讲,西方生涯教育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逻辑是发展心理学作为职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在大学中推广而来的。世界上很多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在高等院校普及生涯发展教育,中国仅仅是近代以来才提出生涯辅导、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等概念的。然而,我国的传统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教育,就是生涯教育,让人无限追思。

      我国自古以来强调“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指明生涯教育的起始应该是在生命之初。传统教育更为注重人的修养,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一个原则有四个字,就是乐天知命。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自己生命的价值。人活着要先找到安身的道理,然后,心才有所安,心安必有所立,也就是古人所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方能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化是“知”,知了以后开始创新。而中国人的生涯历程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磨砺才能有所收获。一个人生涯发展到了“虑”的阶段,才能得到职业生涯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幅清晰的生涯路线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非要成为领袖,而是人的内心可以妥善处理所有的难题。现代的提法就是努力从自身做起,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和谐,这也是生涯教育的当代追求与光荣使命。我们理解的生涯发展,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内心。但是,传统教育的断裂,使生涯教育在我国的各级教育系统中长期缺位,不禁令人深深惋惜。

      二、生涯规划立足于“人生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从文化的层面分析,西方更为关注个体、关注社会,却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国外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在这个自我概念充分发展,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站在自我的角度审视工作世界与自身的关联。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迷惑与挫折接踵而至。这是一个缺少确定感的时代。

      中国人的命运和人生是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业与人生构成了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互相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个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努力追寻天命所在,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之所,是生涯教育的重要使命,体现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叩问和对人的终极关怀。时代的变迁,使传统教育有了融入生涯教育的历史条件。

      融入传统文化的生涯教育可以化解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当今的学生受西方工具主义、行为主义产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缺乏一种安身立命的平和心态。在荣誉与挫折面前容易大起大落;在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道路上,不愿踏踏实实地奋斗;在是与非之间不能形成选择的可控心理机制。传统教育思想正包含人生和谐的丰富智慧之思,如“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极高明而道中庸”等。

    这些智慧之辩,对今天的年轻人的安身立命来说,不失为一种绝佳引导;融入传统文化的生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传统教育所追求的和谐完美的价值取向,弥补了目前生涯教育工具价值理念的缺憾。若能在生涯教学中予以贯穿,则必能熏陶化育学生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对学生未来个人幸福、社会的整体安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