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闻一多自幼爱好古典诗词

    一、闻一多资料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

    《红烛》

    《死水》

    《闻一多全集》(1一4册)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闻一多的故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闻一多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三、闻一多的原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闻一多治印的故事/王师北 2005-7-26 有人把闻一多六十年前所刻印章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前夕捐赠给有关部门。

    中新社消息说,这枚玉石印章的边款,用行草刻著一百二十六个字:「忝与毓棠为忘年交者十有余年,抗战以还,居恒相约: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顷者强虏屈膝,胜利来临也。

    而毓棠亦适以牛津之邀,而果得挟胜利以远游异域。信乎!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

    承命作印,因附数言,以志欣慰之情,非徒以为惜别之纪念而已也。卅四年九月十一日一多於昆明之西仓坡寓庐。

    」消息称这是一封抗战「家书」。 这是闻一多为孙毓棠刻的一枚篆章。

    孙是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日留学。抗战爆发后,两人同在西南联大执教,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抗战胜利后,闻推荐他到牛津大学做客座教授。这段边款文字,其实就是一段临别赠言。

    把它看成是一封特殊形式的「家书」,固然未尝不可;但是,治印者利用边款记录时事友情抒发胸中感慨,则是篆刻艺术的主要特徵之一,现在青年人对此大多不甚了了。闻先生治印边款留言者甚多。

    譬如他在一九四四年底送给华罗庚一方图章,边款写著:「甲申岁晏,为罗庚兄治印兼为之铭曰:顽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於牙章,雅於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也是夹叙夹议,感慨良多。

    华罗庚后来在《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中说:「在几十年迁徙辗转的生涯中,我一直珍藏著它,每当我取出它,就想到一多先生,它上面所凝聚的患难之交的革命情谊成为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 闻一多治印,主要是在西南联大时期。

    当是时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闻一多虽是一名教授,所拿薪水却无法养活家人,不得不挂牌治印补贴家用。

    他在一封信中说:「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

    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经友人怂?,乃挂牌刻图章以资弥补。

    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赖此道。」从一九四四年四月到一九四六年七月,闻一多留下一千四百多方印谱,可见其治印之勤,更可见其家庭经济状况之窘迫。

    他的印章艺术价值很高。浦江清特别撰写过一篇《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称他是「黄济叔之长髯飘洒,今见其人;程瑶田之铁笔恬愉,世尊其学。

    」季镇淮《闻一多年谱》记载说,浦江清教授曾经专门解释过这两句话,说:「黄济叔是明代刻印名家,其为人长髯飘洒,喻闻先生之风度;程瑶田清代经学名家,兼长篆刻,以之拟闻先生最为恰合。」这篇《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由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等十多位教授联合签名,名噪一时。

    闻一多治印是为了补贴家用,但是他治印从来没有影响自己的教学。他在清华,研究学问就很认真。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说「他一回到清华就拼命下功夫,许多蝇头细字的读书笔记都是在新南院写出来的」。西南联大南迁之时,文学院曾经在南岳衡山山腰圣经书院旧址上课,宿舍紧张,闻一多一度与钱穆、吴宓、沈有鼎四人合居一室,只见他从容自若,一丝不苟潜心学术研究,认真读书备课。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回忆此事说:「室中一长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灯置其座位前。时一多方勤读《诗经》、《楚辞》,遇新见解,分撰成篇。

    一人在灯下默坐撰写。」生活艰难却研究不懈,一九四四年终於完成学术专著《楚辞校补》,出版后被学术界公认为文献研究中的力作。

    这种敬业精神,令人神往。 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中说:「他是一个斗士。

    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治印也反映出他这种形象。

    陈明远《文化人与钱》有一章《闻一多的经济生活》,其中说到在昆明学生运动遭到镇压以后的一件事。「一二.一」惨案的祸首李宗黄,竟然附庸风雅,请闻一多刻印,说明两日之内刻好,润例优厚。

    闻一多根本不予置理,将石料原样退回。这就惹恼了特务,公然把大街上代闻一多治印收件的商店招牌砸烂,以此泄愤。

    他自己常用的闲章之中,有一枚文曰「叛徒」。他给人题词,常常盖这方印章。

    别人问他为什麽叫「叛徒」?他说:「我要做一个旧世界的叛徒!」这不正是一个正气凛然的斗士麽!。

    五、【闻一多生平事迹】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六、有关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诗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诗论以提倡“三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散文抨击社会时弊、批判传统文化,其中尤以《最后一次演讲》最为惊心动魄。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七、闻一多的生平事迹 不超过两百个字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

    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1910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级小学读书。

    1912年冬,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 22年7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和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192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

    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

    次日,国民党中央通渡缇谷槐嘣旒傩挛牛?苤刚獯渭?崾峭练松?摇?6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

    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

    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工作,并对殡仪路祭等问题提出了寓意深刻而又便于操作的意见。他撰写的《“一二.一”始末记凤钥淘谒牧沂磕乖暗氖?谏稀?万人参加的游行队伍所经之处,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快亮了吧!” 闻一多流着热泪,不停地反复的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随后,闻一多与民盟其他同志一起组成李公朴治丧委员会。

    这时昆明的气氛异常紧张,盛传下一个暗杀对象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应该避一避。

    还不时有一个“疯女人”闯入西仓坡宿舍院内,进行蛊惑宣传和恶意恫吓。 7月1。

    八、闻一多的一首诗也许葬歌闻一多葬三岁的女儿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

    转自网络: 一、整体感知 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

    不久其妻子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

    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夭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写下这首诗。

    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惋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爱女的早夭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是,诗人没有嚎啕恸哭,而是将深深地悲痛埋进诗里去。

    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离不开一个“爱”字。小孩得病,昼啼夜哭,哭累了便昏然睡去,这是常有的现象,而这里的情况是,诗人借睡眠来安慰自己,爱女的早夭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

    由此找到了诗歌构思的突破口,后面的诗句全都由此引出,整首诗的框架也就建构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以下所谓的“叫夜鹰不要咳嗽”等句,均由此“睡”字而来。 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

    正因为这“睡”字中暗藏和饱含着诗人对死者的安慰和爱抚,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 “不许”,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是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其实,安葬好爱女之后,诗人未必听到夜鹰咳嗽,轻微号叫,那是诗人的想象。

    但是这一连串的想象却非常重要。因为该诗副题虽表为“葬歌”,却没有直接写坟墓,而是通过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自然景物,以及夜鹰、青蛙、蝙蝠、蚯蚓等自然界小动物,从侧面写出了爱女的所葬之地,渲染和烘托了目的四周幽静的环境气氛。

    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反照和折射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正是军阀割据、内战频仍的时代,政治、社会及其昏暗腐败,诗人对此十分愤慨,感觉女儿虽然去世太早,但离开这个混浊的人世,日夜与夜鹰、蝙蝠等为伴倒也罢了,在松阴庇护下安睡,听“蚯蚓翻泥”,听小草的 “根须吸水”,但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总比听那人世的咒骂声要美妙一些。 这当然只是诗人意识的自我安慰,但也可以见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同时也反衬出爱女心灵的纯洁无瑕。

    二、问题探究 1.诗的题目是一个副词“也许”,为什么不直接用“葬歌”? 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次是永世长眠,但他不愿意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 作为父亲,他有着育儿常识,小孩生病哭闹,常常哭着昏睡过去,所以,前两个“也许”,他宁愿假想孩子,她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

    整首诗的框架也就建构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女儿的离开对诗人来说是永远的睡着了,用“也许”真切地表达了父母对痛失骨肉的难以言传的悲痛。 2.诗人以怎样的想象表达了对亡女的感情? 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环境。

    表达了诗人对亡女深切的安危和爱抚。诗人从两个方面写“睡眠”环境。

    ①要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在第一节连用三个“不要”,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诗人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

    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口气更加重,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②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所以“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

    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喜欢听“蚯蚓翻泥”“草根吸水”。 第三节中连用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同时他用一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也许你听着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妙”,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的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 真切地表现了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和无奈。

    三、语言品味 1.韵律特征 闻一多很重视音乐美。他认为,音乐美在诗中表现为音节、平仄、韵、双声、叠韵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节奏,诗所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

    此诗反复吟唱,句子整齐中有错落,又不妨碍诗情的表达和语意的流畅,本来是十分困难的,而诗人却处理得很好。 其中除了第二节的语气显得比较坚决之外,其它三节几乎都用了一种温柔的轻轻的语气写成,如平时催眠的儿歌,让爱女静静地“睡去”。

    2.动词锤炼 闻一多很重视炼字,擅长使用动词。有些诗仅仅一两个字,就把一节诗乃至整首诗写活了,使诗倍增生命力。

    他总是寻求最恰当的字句去鲜明有力地表现诗的内容。第一节中写“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咳嗽”“号”“飞”都非常形象地写出自然界生物的叫声和行动特点。

    九、学术著作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文史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闻一多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早年闻一多曾加人文学社团“新月社”,并先后执教于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

    皖南事变后,他积极投身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斗 争之中。 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发表完最后一次演讲之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给予闻一多“一生在追求美,不止是形式上的美,而是 精神上的美、真和善。他痛恨虚伪,勇于接受批评,有真性情,有骨格,敢 写,敢说,不做好不放手”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是名副其实。

    闻一多的诗是其艺术主张的实践。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特别擅长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中变换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 配以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等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更像一 幅幅完整的艺术品I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而失去了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

    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闻一多在北 京清华学校就读期间,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1920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以及第一首新诗 《西岸》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闻一多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今人辑有《闻一多全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