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江南相关诗词

    一、有关江南是诗句

    相和歌辞。

    江南曲(一幅很优美的江南水墨,平平如暮烟横纱,谈谈如江舟远山) 张籍(张籍,新乐府运动健将之一,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具体手法略异。)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

    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杂曲歌辞。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江南曲 陆龟蒙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

    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相和歌辞。

    采莲归(写采莲的风景描写不错,尽管景语悲伤)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杂曲歌辞。

    杨柳枝(一句写柳絮漫天的优美意境) 孙光宪(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 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

    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

    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

    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春梦(有一种缥缈的思绪,江南在里面是一个美好的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意和优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关于江南的古诗词

    关于江南的古诗词太多了,例如:

    1、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描写江南的诗句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埂?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 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 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 彩侍紫霞记。

    天上九朝岛冉冉, 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 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 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 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 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 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 心远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 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 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 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 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 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 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 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 愿身能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 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 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杂曲歌辞~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春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送人游吴 【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 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润?t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Q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宋·戴复古】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

    不负一生心。 江南 【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年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踏歌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古别离 年代:【唐】 作者:【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江南诗句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

    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

    四、有关江南的诗词

    江南诗词吟咏江南好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 【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

    日拟醉华筵。歌白雪,除是雪地传。

    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望江南 【宋·周邦彦】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忆江南 【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望江南 【宋·戴复古】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门外路,咫尺是湖阴。

    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江南柳 【宋·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望江南 【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

    南北别离心。兴废事,千古一沾襟。

    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

    日日斗青袍。风欲转,柔态不胜娇。

    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

    迢递送星槎。名利客,飘泊未还家。

    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

    颉颃恣西东。王谢宅,曾入绮堂中。

    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

    竹叶满金锺。檀板醉,人面粉生红。

    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

    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

    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朝与暮,长在楚峰前。

    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

    风月影徘徊。寒玉瘦,霜霰信相催。

    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梦江南 【清·屈大均】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宿新市 【宋·杨万里】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

    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鹊桥仙 【宋·吴潜】扁舟昨泊,危亭孤啸,且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马矣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到头人事空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渡。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满江红---禾兴月波楼和友人韵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鼠..生.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二月朔日夜观灯偶成 【清·陈庆之】通街士女涌如潮,历乱灯光照碧霄。箫管酿成春一片,还疑今夕是元宵。

    十景塘散步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韶村夜泊 【明·谈应祥】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客情成鹤梦,人迹似流萍。

    横渡炊烟暗。

    五、【与江南三大名楼有关的诗句】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境遇不惬人意,晚秋移居江陵南九十里的公安(今湖北公安),本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未果,在这年暮冬入岳阳(今湖南岳阳)并登岳阳楼.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和所感.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颈联慨叹亲朋音信杳然,自己老病无医;尾联写诗人北望秦陇以兵乱未息为忧.诗人在诗中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历代最为传诵的登岳阳楼的名篇. 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

    六、三首忆江南的诗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第三首,写的是苏州。

    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

    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

    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

    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你觉得呢?忆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作者】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七、有关江南的诗词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八、谁知道关于江南的诗词

    很多!最出名的有: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