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对比阅读

    一、诗歌比较阅读在比较什么

    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象征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3.鉴赏作品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法: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 (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4)风格 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 柳 永、李清照:婉约 李煜、刘禹锡:隽永 谢朓、谢灵运:自然 李 白:清新飘逸 杜 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 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5)修辞: 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 5.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 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 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第二,内容主旨: 考查的主要有: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二、对比较类的诗词鉴赏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 比较创作背景 诗人总是最敏感的,他们往往比一般 人更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声音。

    他们的呼声,往往就是历史前行的脚步 声。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是我们把握诗 人情感的重要途径。

    古人读诗讲究知人论 世,也就是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 个人经历,去揣摩诗人的情感脉络。 (2) 比较意象选择 把握意象,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是 鉴赏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

    古人认为意象 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西方以为意象是一种一刹那间表现出来 的理性和感性的复杂集合体。

    其实,意 象就是沾染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 我 们要知道古人常用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 的情感。

    如柳暗指留别,竹代表气节,菊 象征隐逸等。我们更要知道,选择什么意 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完全是作者的主观 行为,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使是同一种意 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所表达的情感也 可能不同。

    (3) 比较情感基调 读诗重在感悟,有所感触,才能有所 领悟。 赏读一首古诗,首先要通过诵读,从 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信息,感受作者的感 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体会作者的 内在情感。

    (4) 比较遣词造句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炼字的根本 就是炼意,也就是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 者情感的字词。因而,读古诗离不开揣摩 诗人的遣词造句。

    有时,优秀的词句能给 读者以极大的阅读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 么不周人对同一句或同一字的表达效果 会有见仁见智的情况。 (5) 比较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

    不同的 作家往往擅长或习惯于采用不同的表达 技巧,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出于表达 的需要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法,以至于呈 现出千姿百态的作品。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更能让我们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6) 比较意境的营造 抒情诗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优秀 的诗篇情与景、意与境相互交融,产生强 烈的感染力,形成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首 诗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营造 出独特的意境。 。

    三、高考语文的诗词鉴赏重点考察比较阅读,啥是比较阅读啊

    所谓的比较阅读就是不再是单独出现一首诗歌让学生进行理解赏析,从题型上来看与往常考察的题型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加入两诗比较的因素。

    但是两诗比较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对诗词理解的要求。理解诗词是做对诗词鉴赏题目的前提,因此学生必须掌握高效理解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接受对高考诗词有精深研究的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对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一定会有帮助。你要是觉得学习有困难的话,可以去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了解一下,那里的老师很厉害的。

    四、文言诗文阅读

    1.律诗 抒情诗2.(1)渡 (2)空、白白地 (3)书信 (4)眼泪3.(1)“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2)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4.(1)白白地看着人家垂钓,心想得鱼而苦无渔具。

    也是隐喻自己想做官但又无法实现。 (2)一方面是个人与亲朋失去联系,年老多病;二是国家多难,战乱未平,动荡不安。

    5.(甲)表达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或者抒发了作者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 (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五、诗歌对比阅读《春望和望岳》怎么赏

    全诗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联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

    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

    “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 “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

    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

    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 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

    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

    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

    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 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

    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

    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

    有些注本,说是“指当年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或说指整个春季。

    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 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

    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解诗太实,往往曲解原意。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 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

    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见《别林斯基论文学》)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 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

    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

    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本诗格律属五言仄起式正格。

    中间两联是对仗,词性、结构,声调平仄两两相对,十分工整。韵脚“深”、“心”、“金”、“簪”,同属平声侵部。

    按现代普通话来念,听起来不够和谐,但从方言中保留的古音来读,就十分和谐。 如客家话的“深”念 qim,“心”念 sim,“金”念 gim,“簪”念 zim,韵母都是“-im”,可见是古今音变的缘故。

    本诗起句“国破”的“国”属古入声。入声“短促急收藏”,适合于表现激愤、愁凉的感情。

    因此,本诗一开篇就定下沉郁顿挫的基调,与“感时”、“恨别”的愁情合拍,进而产生一种深沉的敲击人心的力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