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赏析字博缘网

    一、解释《回乡偶书》的诗词的意思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其一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

    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其二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

    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

    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二、古诗词赏析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本诗亦然.而"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这首诗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三、求《古诗词鉴赏500字》随便一篇鉴赏文章

    1,诗词《清平乐·莺啼残月》鉴赏如下: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情侣的惜别之词,词人用清秋、残月、莺啼、马嘶等画面与声响,交相渲染秋天早晨的凄凉气氛,映衬出女主人公离别时悲痛欲绝的感情。

    词的上片写别时的情景。在个清秋的早晨,女主人公的丈夫就要远出。枝头响起紫莺啼晓的叫声,西边天空中,尚挂着一弯淡淡的月亮,留连不肯隐去。即将的离别使相爱的人儿有诉说不尽的情思,以致于夜无眠。然而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门外响起凄厉的马嘶,在催促行者赶快动身。后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概括性她表达了同样的人生感受。语序安排也十分精致,传达出极深的意蕴。首先,“莺啼残月”,点出时闻是早晨;“绣阁香灯火”。说明二人沉浸于离别的痛苦之中,于灯下互诉衷情,竟不知黑夜已经过去。是早莺的啼鸣,西斜的弯月,唤醒了这对爱人,始知吹灭燃着的油灯,离别的早晨已经来临。接下来的“门外马嘶郎欲别”,以不通人情的马儿偏又在门外长声嘶叫,来描写离别时刻的迫近和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而“正是花时节”一句,既交代了季节是在秋天,又描画出秋风瑟瑟,落红纷纷的景色。女主人公出门送郎,觅此凄凉之景。哀伤痛苦之情倍增。“正是”二字,同时总结以上的场景描写,强调出景物对人的感染。张炎《词论》曾云:“词之难于令曲,犹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不得闲。”这首词的语言就显现了韦庄运用词这种艺术形式的造诣之高深。

    下片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离别之思。“妆成不画蛾眉”,十分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态。离别后的一个早晨,她在对镜梳妆。云髻高耸,零簪横插,脂粉薄埯。她拿起黛笔,正待画眉,却端详着镜中那张青春美丽的脸庞,唤起心中无限酸苦。困挠她的,不仅是为谁梳妆、为谁打扮的烦恼,而且有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独守绣户、虚度年华的痛楚。这就是下句中“含愁”的内涵。她因而一阵心灰意懒,放下画笔,走到门边,凝视着门外的那条小路,然而,小路空空,不见人影。思念之情是这样折磨人,所以女主人公吩咐道“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那小路上还留着郎出行时的足迹。千万不能扫去,她要时时看见,仿佛郎才刚刚离去;扫去它,便使人觉得郎去已久,迟迟不归,思念之情更难忍受。留着它,纵使郎没有归来,这足迹也聊可慰人情怀。少女的痴心痴情令人怜悯。《长干行》曰:“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疑韦庄的词意即从此化出,但李白诗是叙述口吻,韦庄词则以祈使语气,在表达女主人公的情感上更加强烈。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情景交融,下片抒情而情致深婉。词人把这种洋溢着生活气息,植根于民间习俗的语言、运用到词中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痴情,又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集中体现了这首词的“无理而妙”。全篇语言秀美,情真动人。

    2,全词:

    《清平乐·莺啼残月》

    五代: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3,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四、两首古诗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的、。

    这是一首惜春叹春之作。诗人无一字及己之情,而情在景中。

    大好春日,诗人出城郊游。城外草色耀眼,草气馥郁。芳草侵远道,晴翠接高山。山脚下,涧水潺湲,泠泠作响,绕山周匝,迤逦而去。缘山道而上,桃花正艳,山风过处,落英缤纷。人在花雨中行,心也被染成粉红色的了。尤有林间黄鹂,娇啼声声。美色富眼,美声在耳,声色俱陈,其乐何如?惟秀山胜水,一人独赏,知音何在?

    诗四句,四处景物,无一景不含情。

    草色伤心,碧水徘徊,花自落而无人赏,鸟空啼而无人听,诗人独游,凄清可味也。景虽好,人空瘦。这是春行即兴的赏析、

    累死我的手了、

    呵呵

    五、求《蝶恋花》诗词及鉴赏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面对从遥远无边的天际而产生心情沮丧忧愁。

    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酒醉,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但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品评】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声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此作题一作“春景”。

    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

    “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

    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

    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

    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

    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 欧阳修(一说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赏析】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蝶恋花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①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上阙一开端即描绘出思妇所外的典型环境,三个“深”字,极见庭院之深邃了。

    通过刻画描写,一位幽闭深闺女的贵族女子,因为薄幸之人一味追求狭邪之游的愁苦心情便跃然纸上了。下阙,“三月暮”点出时令,“雨横风狂”,描述气候特征。

    此时此景只有掩起门户独守空房,发出“无计留春住”的悲叹。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历来受人赞赏的名句。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围栏里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心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水,仿佛在伤心地哭泣。

    轻风吹。

    六、柳香川的诗词赏析

    柳香川在诗、词、白话、和歌方面都探索着特有风格,词句有“吴语读来最柔婉,粤语读来又萧瑟。”

    之美。内容多是游离在个人虚幻梦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参悟,心意真切而悲郁哀婉,使得其不论在虚幻或现实中都被赋予了一层黯淡压抑的色调。

    相对比传统律体诗歌,浓墨重彩的时代化语言及个人化情感,使其诗词饱受诟病而褒贬难一。柳香川的离经叛道是敢于打破常规旧例,不惧背负忤逆之名的特立独行。

    坚持将别具格致的诗风词韵融入大众化而日新月异的新兴行业之中,以求借时代气息来复兴诗词文化,适应潮流变化。虽仅有微薄之力,却付诸给了钟爱,并花费青春年华去履行践诺。

    梦外听人语,梦里罗裳新泪痕,闻说身如梦。《仇病已·言说惊鸿》乱红飞花,吹向梦遥迢。

    有伤心啼泪,蹙眉梢,在眼角。《仇病已·梦遥》肯将伤心说与知?此恨天边明月谁省,醒后薄凉无消息。

    《仇病已·良玉》人间良缘天上月,半生相逢圆与缺,可怜辛苦谁能见。《仇病已·缘生》风月错推窗,向梦深寻处。

    听人依稀语,误将衷情诉。《仇病已·缘灭》相思久时念红唇,犹见眼角黛眉深,耳鬓青丝绕烟尘。

    《仇病已·修眉》问芳情幽恨,惹来江南细雨,愁风薄衣人初冷。《忆江南·临安》祝枝山旧字桥舫,一朝尽盛,天下俊采钟吴郡。

    《忆江南·姑苏》旧梦几时曾相约,清波桥上,月下梅边,重来却无言。《花幼卿·清波》世言公子白狐仙,一笑媚生断人肠。

    《花幼卿·白狐》吾乃诸君梦中魅,罗生门外凄凉时。《花幼卿·叶二》自今而后重逢少,怎说相思,语畔有谁闻。

    《花幼卿·幼卿》痴语唤阿谁,梦也只说当时错,薄幸真如我。《花幼卿·灯彩》冷眉瘦骨,也是优柔风雅事,无非相逢错遇时。

    《靳曼卿·曼殊》遍栏杆,美人红绡泪。粉黛颜色锦城宫,伤心孟昶爱芙蓉。

    《靳曼卿·成都》何年何月,美人初见时,沉梦初醒时。《靳曼卿·曼卿》再见时,依约在梦中。

    人生独恨玉堂风,吹换伤心泪几重。《靳曼卿·玉藻》回首人暗换,相语情难断。

    鬓云珠玉簪,檀木香折扇。《萤灯帖·菩萨蛮》驻马谁听,青丝缘尽,伤白两鬓。

    泪墨相隔,别时柳卿,流逝影卿。《流离笺·青衫湿》花开渐渐似离景,醉了今宵,无那尘缘哪得见?《流离笺·流离笺》流连飞蓬柳桥下,西来斜月勾栏里。

    五十年,繁华尽在,碧波亭前,雕龙画水云天。《载梦录·柳浙东》辗转难寐,薄幸相逢怯阿谁,情迷魂牵又见了,泪也怎生催。

    《载梦录·玉观音》人间愁情,繁华唱尽。隔舟畔江南客,周邦彦苏幕遮。

    残吹玉笛音。《紫衣郎·叶紫郎》弦琴前缘拨断,痴言载梦,沉沦今世紫衣。

    悲情魂破碎,暗淡凝眸久,镜中还似伊。《紫衣郎·星云坠》京桥咿呀伤景,错见遇情深未。

    残破笑依稀,相语漠然,伊人清泪。《紫衣郎·吴民笙月》铜镜照空人去,绿灯青瘦,红牙断笺。

    怜扇烟蝶飞,雁书归云墨,缺字泪梦别。《紫衣郎·流泉花月》轻影问谁犹在,汉宫铜镜,姑苏吴船。

    临风留仙广袖,笑颜浅淡,屏画嫣然。《紫衣郎·飞燕》恋思情未露,隔雨病消瘦。

    怜梦人影空,探手红豆蔻,泪醒月微透。《紫衣郎·解鞍》薄怨罗襟,流雨轻寒,石桥迟来画燕。

    白鹳悠然去也,浅恨无缘。《紫衣郎·石雀》垂羽影蝶飞,怜顾谁人悄问,春风时雨,吹梦碎泪。

    《花蝴蝶·花蝴蝶》蝶燕何处知心伤,春风薄幸笑柳郎。可怜辛苦谁无问,过尽山水是梦乡。

    《花蝴蝶·燕初啼》错解情字朦胧月,无关心事飘摇风,小楼幽处梦难成。《花蝴蝶·纳兰》寂寞归桥啼燕愁,残枝花蝶嗅。

    流芳灯影摇曳漏,碎梦削香春风又。《花蝴蝶·早梅歇》人间无事,总教愁字入梦。

    昨夜笙歌伤晚景,泪落雨霖铃。《竹蜻蜓·怜花》无花飘摇迟伫立,人间痴笑笑痴痴,落尽芳菲字。

    《竹蜻蜓·容若》碎雨心事流离夜,芳魂早破,梦字休说。《竹蜻蜓·雨花台》痴心不曾听,但愿灯前共耳语,恨谁如今。

    《千纸鹤·漫樱》流芳消褪易,粉香残字泪依稀,可怜重逢梦里去。《千纸鹤·殇雪》伤情凋逝早,谁问更有多少泪,幽夜人间里,添灯数豆蔻。

    《千纸鹤·香川》今生为情苦,多愁月桥伤心处,玉栏拍遍,怅惘灯前语。《千纸鹤·玉郎》我是俗凡水中月,问也无语枉凝咽,明镜为谁照桥边。

    《千纸鹤·绛本》伤心多看一程月,怜它凄清冷似风,吹皱眉间事。《千纸鹤·白石》薄灯冷瘦清萧影,飘零心绪,吹泪梦还无。

    门外谁来,和衣一身烟雨。《周紫芝·紫芝》也问当年情几许,心思而今谁人识。

    相见已如梦,何事说与知。《周紫芝·东楼》悄问芳情谁人唤,仔细梦中寻。

    缠身低语绕青鬓,呢喃萦耳窃窃听。《周紫芝·连城》低语柔声,青丝豆蔻新剪,巧笑姝妹难分。

    名花生得相似处,眉目流转间。《周紫芝·二乔》红灯豆蔻湿泪痕,痴语伤心声哽咽,憔悴唤侬竟梦醒。

    《周紫芝·花田》当年歌吹是姑苏,燕桥画舫,碎玉翠屏冷。《周紫芝·慕容》小立门帘,轻声唤阿郎。

    幽梦别语依稀是,冷雨叩寒窗。《顾留芳·梦窗》冷风吹皱娥眉时,哽咽无人知。

    念情恨谁初相识。《顾留芳·留芳》若说缘分相忆深,为何孤梦里,不知是阿谁。

    《顾留芳·青梅》芳华千万种,世间多少,谁曾似阿侬。《顾留芳·媚娘》别泪相寻已无处,。

    七、古诗词赏析100字 30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朝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阙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喜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一直众说纷纭。

    八、《秋甫歌》古诗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

    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

    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

    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

    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

    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

    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

    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

    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

    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

    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

    九、古诗词赏析的方法

    一、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主要描绘的是山水名胜、唯美的自然风光,其写景手法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衬、对比等。

    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写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简要概况一下诗中呈现出的景象和写景手法的作用。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诗人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有的是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仅是抒发对眼前美景的喜爱,有的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反衬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这主要从写景手法和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展开论述。

    二、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主要描绘所咏之物的形与神,以此寄托诗人高尚的情怀,表现诗人的志向。这类诗主要是状物,描写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反衬、正衬、对比、欲扬先抑等。

    在赏析时,第一步是将诗人所状之物的形给概括的描述出来;第二步将形反映出来的神加之于诗人身上,可结合诗人历来的形象和所处的背景来综合判断。

    例如,陶渊明咏菊,菊花可能并不能给人带来淡泊名利的神韵,但是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可知,陶渊明是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综合判断诗中所传之意。

    三、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主要通过缅怀历史英烈或描述历史典故,来表明诗人的立场和情感。这类诗主要是绘史,描写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对比和衬托。

    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要点明诗人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第二步就是要结合作者写诗当下的时事背景,两者加以比较;第三步就是道明诗人的主观看法和抒发的情感,这类诗多半是借古讽今,亦或是抒发沧桑巨变、物事人非的怅然之情。

    四、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主要通过描绘边塞壮丽的风光和将士们的军旅生活,来表现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这类诗的绘景通常大气豪迈、恢弘壮丽,故而多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

    在赏析时,第一步简要描述一下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边塞将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魄;第三步就是以诗人的立场表达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对将士们的敬意。

    五、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诗境大多清新淡雅,宁静隽永。这类诗一般融合写景和记事,手法多变,词藻优美。

    在赏析时,第一步描绘自然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发诗人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结合诗人背景,考虑是否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隐居之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古诗词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