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鉴赏晴江秋望

    1.古诗词鉴赏 宫烟晓散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

    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 临流笑语。

    映十二栏干,翠颦红妒。 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

    东风为谁媚妩? 岁华频感慨,双鬓何许! 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心期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

    王易简是南宋末的及第进士。南宋都城临安,有西湖这样的美景,想必他在春风得意时必多畅游其处。

    后来作者又历亡国之事,在晚年着笔,以长安写临安,其个中滋味,亦是难以卒言。 上阕写清明寒食的景象,以“倦游曾遍”提点全文,说明这是对往事的追忆。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早晨,宫中烟气飘散,宛如春雾,参差披拂,笼罩睛窗。

    “春如雾”,读为“如春雾”。词序颠倒,意为增加朦胧之美。

    这两句写的是清明寒食的情景。据史载,寒食的第三天即清明节。

    南宋宫中风俗命小内侍在阁门用榆木钻火,先成者赐之金碗和绢三匹。并赐臣僚与臣烛,常谓“钻木改火”。

    唐诗人韩翃曾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见唐宫之俗亦如是。

    这是当日宫廷的一种节日仪式,作者把它加以诗化。 “柳色初分,饧香未冷”,是清明景象。

    南宋时俗,在寒食和清明时,京城家家用柳条插到门上,叫“明眼”。这便是“柳色初分”的含义。

    饧,即饴糖,是寒食应节食品。“初分”、“未冷”,初,未指程度。

    “正是清明百五”用“正是”明确点出时令。“百五”指寒食节,据载,和冬节正好相距一百零五日,叫寒食,禁火三日。

    因而称之。 “临流笑语。

    映十二栏于,翠颦红妒”:一群衣饰明艳的游春女子正倚着栏干,临流谈笑,姿色周围的红花翠柳感到嫉妒。“十二栏干”,出自南朝乐府《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红”、“翠”,如“红衰翠减”、“绿肥红瘦”、“惨绿愁红”之类常用之来代表繁花绿叶,或花光柳色。“颦、妒”两字是词眼,作景人合一的描写,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倚栏笑语的女郎们美艳动人之处。

    连清明前后烂漫娇柔的花柳尚怀生嫉忌之心,反衬姑娘们的美貌多姿。南宋时西湖上有很多可以行乐的地方。

    从断桥以西到苏公堤,都种繁花柳树,都有一些小亭馆可以休息。这里自有很多“栏干”和“红翠”了。

    “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游而至“倦”,想必次数极多。

    西湖是杭州人常游之地,有钱人常在这里抛金洒银,故有“销金锅儿”之称。作者年轻时便是那“销金锅儿”的常客。

    联系上面,他的西湖之游大概不单是观赏风景,而包括“风月冶游”在内的。 “东风为谁媚妩”追忆完毕,便是感慨。

    “媚妩”是娇美之意。东风啊,你今天又为谁酿就这满湖春色呢?这一切恐怕都已经与己无关了。

    岁月无情,人亦易老,感慨系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境界拓深,抒发出更内在、更深沉感慨:我就象当年的刘禹锡、杜牧,旧地重游,美丽已不见,只剩些尘土,真有恍如隔之感!“前度刘郎”借于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诗中。

    “三生杜牧”,黄庭坚曾有诗:“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杜牧有诗《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者把自己比作是杜牧的后身,这大概是指的自己在美好的春日里重到西湖所产生物是人非、难以为怀的感慨。由此引出下文:“心中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酒筹,喝酒时用以计数的筹子。

    花谱,指记载四时花卉的书籍。这里“酒筹花谱”指宴游玩乐之事。

    自己美好的心愿都已落空,再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地宴饮畅游、尽情欢乐了。心境沮丧已极,而“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夜幕降临,淅沥细雨敲打心头,一股愁闷的阴影不觉悄悄袭上心头。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往日欢游,化为今夜酿愁的春雨。词不直抒而曲笔,使词意显得委婉蕴藉,更耐咀嚼。

    这首词从写景到抒怀。在写景时,又以“夜雨”和“晓烟”护睛相呼应,衬托出词人的心境。

    作者是宋末进士,国变之后,隐居不仕,属于“遗民作家”。词中借对风月冶游的眷念和追惜。

    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愁思。

    2.语文古诗词鉴赏:蒲生行,谢眺

    这是一首用乐府题写的咏物诗。诗所咏之蒲,为生长在我国南方水边的草本植物,叶扁长而尖,可用来编扇织席。

    全诗共十句。前六句写蒲的身世。“蒲生广湖边,托身洪波侧。”二句写蒲的出生地——“广湖边”、“洪波侧”。其湖因水广故波浪洪大。在这样的大水大浪中生长出来,是多么艰险啊!所以,蒲对它的出生地毫无感情,它从不把它的出生地看作是它的可爱的家乡,是它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只苟求借此“托身”而已。确是心中无限伤心苦,尽在“托身”一语中。“春露惠我泽,秋霜缛我色”,写蒲的成长。前句写蒙恩,后句写受祸。春露的降临,它也分享到一点恩惠,展现了自己的活力。但这恩惠稍驻即逝。秋日一到,可怕的严霜,把那表现自己生命的翠色一扫而尽,使之变得憔悴黄萎。它的生机已被摧残殆尽。但是,这还不是它苦难的终结。更有那无情的狂风恶浪,乘蒲之危,把蒲连根带叶从水下拔起,使之生命悬空,漂泊沉浮,无从着落。“根叶从风浪,常恐不永植”。环境的险恶,生命的垂危,并未使它产生了此残生之念,而还是顽强地要活下去。“常恐不永植”,正是为了争取“永植”下去。这为末二句暗设伏笔。

    古人对社会上出现和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无法克服、无法解释时,就认为这是由不可捉摸的命运所决定的。南朝诗人鲍照也说:“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蒲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也曾尽过自己的“智”和“力”,但它得到的报答总是那样的不合理,不公平。于是它只好承认:“摄生各有命,岂云智与力”。“摄生”在此是生活的意思。“各”与末句“尔”相呼应,提示了这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另一方面,即与苦难生涯相反的一方。

    末二句“安得游云上,与尔同羽翼。”从宿命中突兀振起,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与不受风浪冲击,不受冰霜摧残,能自由翱翔长空的“尔”——飞鸟一起。无忧无愁地共享这大自然的乐趣。它既认为,身世的幸与不幸,是由命运所操纵的,同时,它又不甘心听任命运的摆布,而要摆脱这不幸命运对它的残害,与幸运者共享快乐。然而,这毕竟是理想,是希望,而眼下的现实是正“常恐不永植”呢。人生的理想与希望,其情况与结果是多样的。一般地说,想要锦上添花,最有可能实现;等待雪中送炭,已是相当困难;企望在绝境中出现奇迹,差不多只是梦想了。这种注定失望的希望,最为令人痛惋。“安得”二句所提,正是这最后一种希望。

    此诗乍读时,觉得字字句句在咏蒲,细味后,便觉字字句句在写人。关于咏物诗,古人有体物之妙说。所谓体物之妙,就是咏物诗要不即不离,不离于物,又不太粘着物上。《蒲生行》可算得是“体物之妙”的佳作了。

    原文:

    《蒲生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朓

    蒲生广湖边。

    托身洪波侧。

    春露惠我泽。

    秋霜缛我色。

    根叶从风浪。

    常恐不永植。

    摄生各有命。

    岂云智与力。

    安得游云上。

    与尔同羽翼。

    翻译:

    蒲生广湖边,托身洪波侧。春露惠我泽,秋霜缛我色。根叶从风浪,常恐不永植。摄生各有命,岂云智与力。安得游云上,与尔同羽翼。

    3.诗词赏析武陵春?????????????????李清照??风住

    婉约派 易安居士 辛弃疾2。忧愁的原因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出浓重的哀愁。

    3。“闻说”“也拟”交代作者产生泛舟的念头,以消除愁苦,不过,又转而否定了计划,“只恐”一词,写出自己沉重的哀愁。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求学生对重点诗词的作者作品介绍要熟记。

    答案:婉约派、易安居士、辛弃疾2。词人忧愁的原因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句子表现浓重的哀愁。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闻说和也拟”说明作者产生了泛舟的念头,否定了自己的出行计划“只恐”一词写出了自己浓重的哀愁。

    考点:古诗词阅读 文学常识 文意的把握 情感的把握点评:文学常识,要求学生对重点诗词的作者作品介绍要熟记。 对于文意的把握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读懂内容,联系上下文意,给出正确答案。

    4.古诗词鉴赏 临江仙 徐昌图 赏析上阕“孤”,“寒”二字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黄昏别,孤帆远征。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淮月朦胧。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风格柔丽,抒情宛转。语言美,意境尤美。 上阕以“孤雁”和“寒日”这些凄哀的景物,营造了一个悲凉的气氛,以此表达出作者离别之痛,相思之苦。语言美,意境尤美,抒情宛转。词末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想象了未来旅程中将要面临的顾忌,来表现出此时心中离别的哀愁。

    这首词所写的不过是前人作品中重复过千百次的熟悉别绪,并不新鲜;但就表现说,却实在很新颖。那熟悉别绪通过新颖的表现构成一系列情景交融、心物交感的意象。而抒情主人公的行踪、神态、乃至心理活动,也随之浮现于读者眼前。 全词以“饮散离亭西去”发端,真可谓“截断众流”!“离亭”,是供人饯别的亭子。作者不写离亭饯别,也不写彼此惜别,却从“饮散”、“西去”写起,把这一切都抛在词外,省却多少笔墨!然而“截断众流”之后写出的那句词,却包含着饯别的场所和过程,因而被“截断”的“众流”仍然不可阻挡地涌入抒情主人公的心灵,也涌入读者的想象,行者与送行者走向“离亭”,到达“离亭”,开始饮宴,劝君更饮,依依不忍分手。这一切,都是离亭“饮散”之前连续发生的事,只要提到“离亭”,提到“饮散”,就不能不想。从“饮散”着笔的这个起句,的确起得好!正因为起得好,植根于这个起句的以下各句,才那样富于魅力。“浮生长恨飘篷”,是直接由“饮散离亭西去”激发的深沉慨叹。“生”即人生,乃抒情主人公自指。“生”而“浮”,已见得飘流无定;又“恨”其象断“蓬”那样随风“飘”荡,身不由己:则离亭饮散之后,虽说“西去”,实则前途茫茫!而于“恨”前又加一“长”字,自然使读者想到:对于这位抒情主人公来说“饮散离亭”并非破题儿第一次,而是经常重演的;第重演一次,就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这首词,大约写于徐昌图入宋之前,它所反映的个人身世,饱和着五代乱离的时代投影。接着写“西去”。“回头烟柳重重”一句,将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动的、多层次的体现。上船西行,却频频回头东望:始而“回头”,见送行者已隔一“重”“烟柳”,继续“回头”,则“烟柳”由一“重”而再“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无数“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渐模糊,终于望而不见了。从行者方面说,情景如此;又何尝不然。“烟柳”乃常见之词,一旦用作“回头”的宾语,又用“渐重重”修饰,便场景迭现,意象纷呈,人物栩栩欲活,其惜别之情与飘蓬之恨,亦随之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头等者既为重重烟柳所遮,“回头”已属徒然,这才沿着“西去”的方向朝前看。朝前看,可以看见的东西当然并不少,但由于特定心态的支配,摄入眼底的,只是“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淡云”、“寒日”、“暮天”,这都是情中景,倍感凄凉。而那“远”去的“孤雁”,则分明是抒情主人公的象征。雁儿啊,天已寒,日已暮,你孤孤零零地飞啊飞,飞向何处呢? 下半片以一问开头:“今夜画船何处”?问谁呢?当然不是问船夫,而只是问自己。以下各句所写,乃是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作为对问语的回答。船在淮水上行进,现在还未起风,“潮”该是“平”的;天空中“淡云”飘动,月光是“朦胧”的;离亭话别之际,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但酒意终归要消失,一旦“酒醒”,,正当夜深“人静”,又有什么办法解愁;一个人躺在船里,“孤枕”、“残灯”,思前想后,哪能入睡?熬到五更天,也许会有点儿睡意,恍惚间梦见亲人;然而五更天往往有风,有风就起浪,即使是“轻浪”吧,也会把人从梦中惊醒;醒来之后,风声、浪声,更增愁烦,将何以为怀?这是多么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这首词从“饮散”写起,截去饯行的场景,让读者去想象;一问之后展现的画面转换和心理变化,又完全出于想象。其艺术构思,极富独创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