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小篆诗词带翻译

    1.古诗带翻译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时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望庐山瀑布【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小篆的和怎么写

    和字小篆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hé hè huò huó 部首:禾 笔画:8 五笔:TKG 释义: [ hé ] 1.平和;和缓:温~。

    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

    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

    ~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

    ~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柜台正~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服。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一唱百~。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

    ~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近义词:跟 、与 反义词:战 不同读音的相关组词: 1.和好[hé hǎo] 和睦:兄弟~。

    2.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 3.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

    三个月产量的~。 4.附和[fù hè]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

    和(hè)。 5.唱和[chàng hè] 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6.应和[yìng hè]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同声~。 7.拌和[bàn huò] 搅拌:~饲料。

    饺子馅儿要~匀了。 8.和弄[huò nong] 搅拌。

    9.和面[huó miàn] 用水揉和面粉。

    3.小篆和中文对照表

    小篆和中文对照表如下图所示(部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扩展资料: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参考资料:小篆-百度百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