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关于端午节的有名的诗词

    1.关于“端午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2.请写出有关端午节的著名诗句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己酉端午》

    释义: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释义: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4。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张耒《和端午》

    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释义: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苏轼《浣溪沙·端午》

    释义: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释义: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8.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释义: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释义: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10.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释义:需要用喝酒、聚会来酬谢端午佳节,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监狱里的草长的深,公堂上也静悄悄的,不妨多多的摆宴、游玩。

    4.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古诗有哪些,有名端午节古诗

    写端午的古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1.唐朝诗人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的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唐朝诗人卢肇的《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唐朝诗人李隆基的《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4.唐朝诗人苏轼的《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唐朝诗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唐朝诗人张耒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宋朝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宋朝诗人许文通《端阳采撷》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

    读音:duān wǔ

    释义: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背景: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

    6.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7.关于“端午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

    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