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七律·咏贾谊的诗词朗读

    1.急

    七律 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这首诗根据抄件刊印。

    注释 〔少年倜傥(tìtǎng替淌)廊庙才〕本句是说,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据《汉书·贾谊传》载,贾谊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二十多岁任博士,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

    廊庙,指朝廷。廊庙才,指才能和才气可任朝廷要职的人。

    〔胸罗文章兵百万〕胸罗文章,指贾谊胸有锦绣文章。他的政论文如《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和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才能。

    兵百万,比喻贾谊的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能指挥百万军队。 〔胆照华国树千台〕胆照,肝胆相照。

    华国,即华夏,这里指汉王朝。树千台,指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汉制设立“三台”,即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建立众多的诸侯国则势将设立“千台”。

    贾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他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雄英〕出类拔萃的人。 〔圣主〕借用古代称颂帝王的惯用语,这里指汉文帝。

    〔长沙傅〕指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 〔空白汨罗步尘埃〕空白,徒然说。

    汨罗,即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这里化用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

    步尘埃,即步后尘。贾谊虽没有投江而死,但因梁怀王堕马死而忧伤死去,同于屈原的投江,还是步了后尘。

    尤其是屈贾的政治命运相同,都是因谗遭贬,壮志未酬。

    2.提供关于贾谊的古文、诗词

    【关于贾谊的古文】有很多,最出名的莫过于苏轼的《贾谊论》: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关于贾谊的诗词】:1、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唐·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全诗如下: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2、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唐·白居易《不准拟》全诗如下: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

    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

    3、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唐·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全诗如下: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4、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唐·李白《田园言怀》全诗如下: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5、贾谊才承宣室召,左思唯预秘书流。——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全诗如下:贾谊才承宣室召,左思唯预秘书流。

    赋家达者无过此,翰苑今朝是独游。立被御炉烟气逼,吟经栈阁雨声秋。

    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6、洛阳贾谊自无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唐·罗隐《湘南春日怀古》全诗如下:晴江春暖兰蕙薰,凫鹥苒苒鸥著群。洛阳贾谊自无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空阔远帆遮落日,苍茫野树碍归云。松醪酒好昭潭静,闲过中流一吊君。

    7、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唐·张祜《赠李修源》全诗如下:岳阳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

    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8、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唐·雍裕之《听弹沈湘》全诗如下: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9、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唐·白居易《不准拟》全诗如下:林间曲径掩衡茅,绕屋青青翡翠梢。

    一枕秋声鸾舞月,半窗云影鹤归巢。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10、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唐·牟融《题赵支》全诗如下:林间曲径掩衡茅,绕屋青青翡翠梢。一枕秋声鸾舞月,半窗云影鹤归巢。

    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11、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唐·李嘉佑《裴侍御见赠斑竹杖》全诗如下: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12、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唐·刘禹锡《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全诗如下: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13、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唐·白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如下: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4、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毛泽。

    3.在线等

    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有比较才有鉴别”,是政治家毛泽东的明训。

    在谈到咏贾谊的两首诗时,我们不妨将它们与已经刊入《毛泽东诗词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1996年版。以下简称《文献本》)的同体诗作一番比较。

    三 《七绝·贾谊》中的矛盾 诗的前两句,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团。 毛泽东对贾谊评价甚高者,主要是《治安策》。

    他在给田家英的信中说:“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彭按:应为《汉书》)的二赋二文。班固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

    《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以来最好的政论……值得一读。”在同一信中,他还明确告诉田家英,读《贾谊传》可“略去《吊屈》、《服鸟鸟》二赋不阅”。

    历史事实确是如此。查《汉书·贾谊传》,两赋诸全,而在《传》中称为《陈政事疏》,后来被冠以《治安策》为题的这篇“政论文”,却是《汉书》的编纂者班固根据贾谊平时的论著,“取其精切者”集缀而成。

    现在我们见到的《治安策》,实际上是个残篇。因为贾谊在文中一开头就说:“臣窃惟世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但《汉书》所录,仅见其三。前人评论此文的核心,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这与《文献本》注释的内容是一致的。

    正如马周的那句“自古圣王明主……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正中政治家毛泽东的下怀一样,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也正合1958年毛泽东强调中央集权,强调“全国一盘棋”,准备发起“大跃进”的心态。这就是他当时以“古为今用”的一贯态度,极力推崇这篇文章,给予那么高的评价的理由;就是他写信给秘书田家英,建议他和党的理论家伯达、乔木等,都读一读这篇策论的理由;也是叫他们把贾谊两篇有名的赋“略去”不读的理由。

    至于贾谊的另一篇著名的政论文《过秦论》,太史公将它保存在《秦始皇本纪》中,毛泽东在信中只字不提。这很好理解。

    因为在毛泽东那里,秦始皇是批不得的,他不但认为“秦始皇是个好皇帝”,“比孔夫子伟大得多”,而且坦承“我也是秦始皇”,“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郭沫若早期的著作《十批判书》,在“文革”末期还被毛泽东找来作为靶子,批个稀烂;林彪在党的会议上插了句“焚书坑儒”的话,当场受到毛泽东痛斥,都是明显的事例。

    “过秦”者,坦言秦始皇之过失也。这样的文章,难怪毛泽东要避而不谈了。

    搞清了这些背景,回头再看毛氏的原诗。 《七绝·贾谊》的首句,出自李商隐的《贾谊》句:“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里只改了一字:“贾生才调世无伦”。“更”改“世”,一字之差,这两字之间究竟有什么“微言大义”,似乎很难言喻。

    但这种借用前人的句子以为己用的写作习惯,在毛氏诗词作品中很多。如对“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战罢玉龙三百万”,“秋风万里芙蓉国”,“我欲因之梦吴越”等前人名句的改用皆是。

    其间是是非非,本文姑且不论。但下面的“哭泣情怀吊屈文”一句,与毛氏的思想就大异其趣了。

    从前面的信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并不十分看重贾谊自伤零落,情绪低沉,牢骚满腹的两篇赋。事实上,贾谊的遭遇,也算不上什么“贬谪”。

    在这里,我们首先还是应该将“一天升了三次官”,以及“遭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的事实弄清楚。 其实贾谊还是幸运的,他只是调动了一下工作,职位名分,仍然显赫。

    他比被流放的屈原幸运得多。和贾谊同年的晁错,也同样写过《论贵粟疏》、《募民实塞疏》、《言兵事疏》等不朽名篇,是一个杰出的政论家,曾经官至御史大夫,就是因为主张“削藩”,被诸侯王以“清君侧”之名,在贾谊忧郁而死15年之后(公元前154年),被杀了头的。

    至于贾谊因梁王堕马丧命一事,使他自责“为傅无状”,深感作为“太傅”责任重大,再加上因为工作的事总觉得壮志难酬,郁郁寡欢,竟自忧抑而终,这当然令人惋惜。但自责“为傅无状”是一种高度责任心的表现。

    倘他对梁怀王之死无动于衷,不当回事,汉文帝饶得了他么? 这一切,博古通今的毛泽东当然了解。可是,他在诗中说“哭泣情怀吊屈文”,是什么意思呢?说是赞扬,毛氏并不重视贾谊的那篇《吊屈原赋》,而且,用“哭泣情怀”去赞美这篇赋,在修辞上也是有些不尽妥当的;说是批评呢,不但与上句“少年倜傥廊庙才”的意境不合,而且也与他对贾谊的整体评价不符。

    思想深遽睿智,走笔如行云流水的毛泽东,怎么会写出这样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 后两句更不好理解了。难道说梁怀王堕马而死,作“太傅”的贾谊真要像没事人一样,仍然去作赋吟诗,写他的政论文么?倘如是,则贾谊断非今人所知之贾谊,一无赖文人而已。

    如果按照作此诗的“文革”时期的“阶级分析”观点看待此事:一个统治阶级的狗崽子骑马摔死了,你何必自己哀伤悲痛,搭上一条性命呢。那么,。

    4.七绝·贾谊的介绍

    《七绝·贾谊》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与《七律·咏贾谊》是姊妹篇。

    首句写贾谊杰出的才华“世无伦”,次句猛转写贾谊遭贬,三四句写对贾谊的死不以为然,表达对贾谊因自责和哀伤而死表示了无限的痛惜之情。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

    语言明白流畅,化用前人诗句,洒脱自如,韵味深长。 。

    5.关于古人评价贾谊的诗

    1,《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 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白话文释义: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2,《贾生》唐代:李商隐 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白话文释义: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

    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唐代:刘长卿 原文: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白话文释义: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4,《巴陵赠贾舍人》唐代:李白 原文: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白话文释义:贾生您举首西眺忆念京华,如今迁滴湘水之浦可别怨嗟。当今圣上恩典甚于汉文帝,怜爱您而未把您迁谪到长沙。

    5,《田园言怀》唐代:李白 原文: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白话文释义:贾谊急于仕进被贬到长沙三年,班超离家万里才封了个定远侯。这怎能比得上牵着白牛犊的巢父,饮水于清清的河流。

    6.咏贾谊 翻译成白话文

    (少年倜傥(titang替淌)廊庙才)本句是说,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据《汉书·贾已传》载,贾谊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二十多岁任博士,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廊庙,指才能和才气,可任朝廷要职的人。

    (胸罗文章兵百万)胸罗文章,指贾谊胸有锦绣文章。他的政论文如《过秦论》、《治安策》、《论积伫疏》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和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才能。兵百万,比喻贾谊的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能指挥百万军队。

    (胆照华国数千台)胆照,肝胆相照。华国,即华夏,这里指汉王朝。树千台,指建立众多的诸侯国。汉制设立「三台」,即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建立众多的诸侯国则势将设立「千台」。贾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他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雄英)出类拔萃的人。

    (圣主)借用古代称颂帝王的惯用语,这里指汉文帝。

    (长沙傅)指被贬嫡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

    (空白汨罗步尘埃)空白,徒然说。汨罗,即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

    这里化用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步尘埃,即步后尘。贾谊虽然没有投汨罗江而死,但因梁怀王堕马而死忧伤死去,同于屈原的投江,还是步了后尘。尤其是屈贾的政治命运相同,都是因谗遭贬,壮志未酬。

    7.谁有关于咏贾谊的诗,急用

    《七律·咏贾谊》是毛泽东为了咏赞古代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而创作的一首诗歌。

    全诗56字,系毛泽东建国后读史之作。原诗如下: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首联是说贾谊少年才气,豪爽洒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可惜才能还没得以施展即被排挤出政治舞台。

    颔联上承首联首句,称贾谊文采飞扬,有政治远见。 颈联上承首联次句,具体叙述贾谊“壮志未酬”的悲哀。

    尾联“千古同惜”指长时期以来,人们对贾谊命运的一致评价,表达了毛泽东对谗言佞臣的痛恨之情。供参考。

    8.毛泽东,郑愁予,江河写过的诗词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的诗词1893年—1919年 童谣·狮子眼鼓鼓(1901年) 五言诗·赞井(1906年) 五言诗·咏指甲花(1907年夏) 杂言诗·耕田乐(1908年) 七绝·呈父亲(1910年秋) 七绝·咏蛙(1910年) 五言诗·湘江漫游联句(残句)(1914年) 四言诗·《明耻篇》题志(1915年5月) 五言诗·挽易昌陶(1915年6月) 杂言诗·游泳启示(1915年夏) 五律·登云麓宫联句(1916年冬) 四言诗·露宿(1917年7月) 七律·游学即景(残句)(1917年夏) 五言诗·云封狮固楼(残句)(1917年夏) 七绝·赠刘翰林联句(1917年夏) 四言诗·题北宝塔(1917年8月) 七言诗·自信人生(残句)(1917年) 四言诗·奋斗(1917年至1918年) 杂言诗·河出潼关(1917年至1918年) 七言诗·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春) 归自谣(1918年春) 魏都怀古联句(1918年8月18日) 五言诗·大沽口观海(残句)(1919年3月)四言诗·祭母文(1919年10月8日) 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诗词1920年—1937年 虞美人·赠杨开慧(1921年) 贺新郎·别友(1923年冬) 沁园春·长沙(1925年春)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秋)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四言诗·懦夫奋臂(1936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诗词1937—1945年 四言诗·祭黄帝陵(1937年4月6日) 四言诗·戏改江淹《别赋》(1939年7月9日) 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1939年)五律·悼戴安澜将军(1942年秋)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诗词1945—1949年 七律·忆重庆谈判(1945年) 五律·张冠道中(1947年) 五律·喜闻捷报(1947年中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 在新中国时期的诗词1949—1976年 五绝·赞“密使1号”(1950年1月上旬)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1月)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年秋) 五律·看山(1955年) 七绝·莫干山(1955年) 七绝·五云山(1955年)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七绝·观潮(1957年9月)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七绝·仿陆游《示儿》(1958年12月20日) 七绝·刘口(1958年) 七绝·改梅白《夜登重庆枇杷山》(1958年)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七律·读报有感(一)(1959年10月) 七律·读报有感(二)(1959年11月) 七律·读报有感(三)(1959年) 七律·读报有感(四)(1960年6月13日)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七律·答友人(1961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七绝·屈原(1961年秋)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 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1961年) 七律·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1961年) 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1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杂言诗·八连颂(1963年8月1日)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12月) 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 七绝·贾谊(1964年) 七律·咏贾谊(1964年)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5月)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七律·洪都(1965年) 卜算子·悼国际主义战士艾地同志(1965年12月) 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 七言诗·戏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1971年岁末)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1971年) 七言诗·续乔冠华诗(1972年4月) 七言诗·戏续李白《梁甫吟》(1973年7月4日)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5日) 五绝·呈郭老(1973年) 诉衷情·赠人(1974年) 贺新郎·改张元斡《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词悼董必武(1975年)改《诗经·小雅·采薇》断句(1976年) 附录一毛泽东诗词补遗 四言诗·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929年1月) 六言诗·《讨逆檄文》(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布告1930年12月) 六言诗·苏维埃政府布告(1931年12月19日) 七言诗·观梅小吟(1932年冬) 打油诗·洛甫摔跤(1935年) 四言诗·为《八路军军政杂志》题词(1939年1月25日) 四言诗·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1939年3月1日) 五言诗·为《中国青年》复刊题词(1948年4月) 打油诗·二乔(1949年底。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