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忱诗词

    1.和忱有关的诗句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短歌行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浣溪沙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山中对酌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问刘十九 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借问酒家何处有。--杜牧《清明》莫道农家浊酒混。

    --陆游《游山西村》红酥手,黄藤酒。--陆游《钗头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杨慎《临江仙》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呼尔将出换美酒。

    --李白《将进酒》白日放歌须纵酒。--王维《闻将军收河南河北》料峭春风吹酒醒。

    --苏轼《江城子》隔坐送钩春酒暖。--李商隐《无题》葡萄美酒夜光杯。

    --作者忘记了。劝君更尽一杯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话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吴刚捧出桂花酒。

    --毛泽东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瀑布联句) 诗言志,香禅师和季忱的诗句各言什么样的“志”

    香严闲禅师·李忱《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此诗中瀑布形

    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3.请问白居易的枕上行诗词内容怎么理解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

    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

    迥思往事纷如梦,转觉余生杳若浮;

    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飚何必荡虚舟;

    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

    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且看:当风疾痹症侵凌到这位老翁身上,使他只好从此卧床不起,和从前能够无拘无束地漫游相比,回思往事又是何等地渺如梦境?然而,“浩然之气依然能够充满我这静静的卧室,那是由于有了乐天知命的精神使我不会忧愁!”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翁依然能够作诗不辍,这又是何等乐观的人生哲学?又是何等坚韧的精神境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