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赞美屈原的诗词赏析

    1.屈原的诗词及赏析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背景简介《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

    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

    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

    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

    内容述评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

    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

    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

    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

    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

    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

    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

    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二、屈原。

    2.屈原的诗歌与简略赏析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背景简介《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

    “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大致言之成理。

    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

    《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

    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

    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

    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内容述评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

    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

    “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

    “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

    “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

    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

    3.赞美屈原的诗

    1.怀屈原 _____让今日的雨洗礼你纯粹的灵魂汨罗江畔的香花汀蓝和怀王的宫殿废墟一起沐浴着五月初五的细雨千百年来的龙舟竞渡苇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都不足以祭奠你包容了家国和诗歌的灵魂惟有今日的雨这从历史和唐诗宋词里飘落的雨能和你怀石投江的坚毅神情相映成趣这雨,是诗人的血这雨,是歌者的泪只有它能洗濯你的峨冠博带能轻轻敲打你腰间从未拔出的宝剑2.汨罗不灭的永恒-----纪念屈原 一个生命 渗入了一条长江 深情的牧笛 汨罗的滩歌 一曲桔颂清辞 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一个诗魂 沱回水系与笔端 开中华诗歌之先河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 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一个情怀 心系离骚长悠悠 怎能平你胸中的愤懑 情寄天问每凄凄 怎能知你茫海天愁 又寄向哪里? 一个心愿 抛棕子划龙舟 以歌当哭 是华夏儿女的思念 插菖蒲烧茱萸 以求平安 是万千百姓的祝愿 落落的诗魂 绵延了千古的足迹 悠悠岁月 见证了诗魂永生 你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贵品质 震撼了楚王朝的大厦 千江万河为你鸣筝弹琴 汨罗你生命源头 汨罗你不灭永恒。

    4.屈原的诗词鉴赏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

    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

    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详细介绍: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 《招魂》 《卜居》 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

    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 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九歌》是屈原流放在江南时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 记11种神灵。

    其中: 《东皇太一》祭祝最尊贵的大神。 《云中君》祭的是云神。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 《大司命》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

    《少司令》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 《东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 《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

    《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一共9篇。

    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组诗中数《哀郢》最深刻地表达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九章》和《离骚》 是一类型的作品,区别在于《离骚》是屈原平生综合性的自我叙述,而《九章》则是具体的片断生活的记录和心情的显现。《九章》是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最有价值的材 料。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篇奇文。它以一个 “日”。

    5.屈原的诗词鉴赏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

    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

    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详细介绍: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 《招魂》 《卜居》 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

    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 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九歌》是屈原流放在江南时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 记11种神灵。

    其中: 《东皇太一》祭祝最尊贵的大神。 《云中君》祭的是云神。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 《大司命》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

    《少司令》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 《东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 《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

    《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一共9篇。

    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组诗中数《哀郢》最深刻地表达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九章》和《离骚》 是一类型的作品,区别在于《离骚》是屈原平生综合性的自我叙述,而《九章》则是具体的片断生活的记录和心情的显现。《九章》是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最有价值的材 料。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篇奇文。它以一个 “日”字领起,。

    6.屈原的诗词及赏析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背景简介《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

    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

    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

    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

    内容述评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

    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

    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

    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

    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

    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

    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

    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二、屈原的感情寄。

    7.称赞屈原的诗 100悬赏

    招屈亭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体】:绝句 【全文】: 三闾①溺处杀怀王②,感得荆③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 远天秋色暮苍苍。 【注释】: ①三闾,指屈原,屈原曾担任过楚国的三闾大夫。

    ②杀怀王:这里的怀王并不是客死秦国的楚怀王,而是后来项羽拥立的楚国后裔熊心,项羽灭秦胜利后野心膨胀,派人把楚怀王暗杀了。 ③荆:指楚。

    【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作者简介】: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

    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

    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

    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项羽恃权夺位的一己私欲相比,赞颂了这一伟大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8.对屈原的评论诗歌

    /gudian/shici/A/A0002/index.htm 所有作品~`` 伟大的泽畔行吟诗人——————屈原 屈原生活于距今2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与他同时代的人,早已化作一掊黄土,淹没无闻.而屈原的名字,我们现在还记得;他的《离骚》,《天问》流传至今;他本人,不仅被国人追忆,纪念,也被外国人所推崇,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这是作为一个文学家,作为一个诗人所享有的最高荣誉,而我们的这位伟大的诗人,当年却沉江自杀.是的,是自杀,而非自然死亡. 人总是为某一理想而活着,理想实现时我们会感到欣慰,而当理想破灭时,人,总不免想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人活着总是要死去的,我们根本没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活着,怎样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屈原的理想是什么呢?他绝不是想做一个名闻中外的诗人.他的抱负在政治方面.他倡导"美政",他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他希望能与强大的秦国抗衡.于是他辅佐楚怀王实行变革,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他做出了种种努力,但都趋于失败.——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楚国本应该强大起来的,当时就流行着一种说法:"连横则秦帝,合纵则楚王.",楚是当时唯一能与秦抗衡的国家,可是楚国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齐国向他伸出了援手,楚国同样主动背叛;楚国曾经拥有第一流的人才,像张仪,陈轸,屈原都是,但张仪没被录用,不仅如此,还受到了莫大的羞辱;陈轸积极倡导联齐抗秦,楚国同样没有重用;屈原忠心耿耿,却被诽谤,放逐,最终在楚国的国土上孤独的死去. 屈原的命运不能算是悲惨的.他是楚国的贵族,即使被放逐,他还拥有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他可以非常平稳,安详的度过他的余生,他可以做一个非常优秀的隐士.但是我们的诗人不这样,因为他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使他感到孤独."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独清"这是他自己说的,他一点也不愿随波逐流.于是,他在泽畔行吟起来,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楚辞. 屈原不能算是政治家,至少不是一个职业的政治家,不然,以他的才华,不论在楚国或是在其它国家,他都可以呼风唤雨,改变政局.因为战国确实是纵横家驰骋的疆场,他可以做第二个苏秦,继承苏秦的事业,如此,张仪也不会那么嚣张,如此,秦国也不会那么快吞并其它国家,如此,秦楚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屈原也不是职业的文人,职业的诗人,我们从史料中没有发现他与文人唱和,探讨创作,也没有像孔,墨等人一样传道授业,他不与文人交游,甚至,他不与世人交流,千秋而下,只听得见他给渔父说过的一句话"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所以,他是孤独的.他自言自语,与神交游,向天发问,被围困或者说是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对祖国的前途,他只有期望与等待.其实,他不知道,像齐国的田需,燕国的太子丹,韩,赵,魏等国的有识之士都在等待着他的到来,都希望能与秦国保持一种均衡.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在极度的悲观绝望中,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于神仙.他不想做诗人,然而他的言词在他的感想驱动下,却变得那么精彩,然后,他被人们尊为诗人,并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四大诗人之一. 诗人本无意作诗,时代使之然,局势使之然.然后,他仰天长啸,诗便汨汨而出.也许我们不能尽知其中意味,但我们感觉得到,字里行间,毫无创作的喜悦,只有忧时感世的悲怆与凄凉,只有叩心问天的无奈与沉重,只有花草神仙与之交游的孤独与寂寞,只有吊民悼军的愤懑与哀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胸怀人民的诗人是最伟大的诗人!只此一句,便足以让世世代代的百姓为他纪念下去。

    9.称赞屈原的诗

    招屈亭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体】:绝句

    【全文】:

    三闾①溺处杀怀王②,感得荆③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 远天秋色暮苍苍。

    【注释】:

    ①三闾,指屈原,屈原曾担任过楚国的三闾大夫。

    ②杀怀王:这里的怀王并不是客死秦国的楚怀王,而是后来项羽拥立的楚国后裔熊心,项羽灭秦胜利后野心膨胀,派人把楚怀王暗杀了。

    ③荆:指楚。

    【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作者简介】: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项羽恃权夺位的一己私欲相比,赞颂了这一伟大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10.赞颂屈原的现代诗

    行吟颂?怀屈原 (张园)我在孤月沧浪中唤你在沉沉长夜中寻找你的浪迹江水滔滔整个江畔、雁儿、鱼儿泪眼汪汪,苦苦地哀颤和别离 从墨绿的水中打捞七国交战的烽火,王公贵族的墓碑拼凑起用血泪灌注了千年的忠魂你名得天,字得地,生得人九死未悔之心,千年后用口碑实行了“美政”滚滚浊水,一股清流汨罗江水接纳了你的赤子之心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用大写的名字诠释了你的一生和永生诗人的愤慨,高歌便成旷古的奇章卓绝于世的楚辞已融入长空皓月引着无数诗人传承不朽的精魂已经是往昔的风霜了“武王之童督”青铜戈惊现汉寿我似乎又见你,行吟在泽畔为一份衷情沿着沅、湘二水,从壮年走到了老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