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语文诗词修辞手法

    1.语文中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拟人

    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表达上可以增加叙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有助于抒发作者的强烈的感情或喜爱或憎恨或讥讽等;有利于创造浓郁的气氛,表现主题。

    对偶对仗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常被用于各种文体。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的语句,它被广泛运用于律诗、骈文、词曲的创作,后来又被用于对联的撰写。

    顶真

    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来巧妙组织句子的一种修辞格。它可以把事物存在、出现的状态更好地表现出来。它使语言结构严密、气势通畅。

    夸张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有助于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突出形象特征,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唤起人们的联想,从而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用以抒情则能使感情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

    还有,暂时就列这些了

    2.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有哪些

    1、比喻 比喻即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比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游刃有余地将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比喻出来,或者反之,将形象的事物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出来,给人以多重感观美的享受。

    像这样的比喻在古诗词曲中不胜枚举。 2、拟人 拟人即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

    这种修辞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同时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3、夸张 夸张即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

    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4、对比 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5、设问 设问即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以引导读者去思索体会。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反问 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7、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

    8、互文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辞手法。

    3.诗词修辞手法比的作用是什么

    例如张籍的《猛虎行》:山南山北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摘。五陵少年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这首诗描绘猛虎如入无人之境凶残叼取牲畜的形象,诗人借写虎的凶残来比喻和影射无恶不作的土豪和酷吏。这种表现手法就是“比”。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所谓“比”就是比喻,即索物托情,使人们 的情感依附在事物的表现上。这和我们前一章中讲的诗词的修辞手法里的比 喻是相同的。

    古代诗论用“比”来概括除了 “兴”以外的一切修辞手法。因 此,“比”除了比喻外,还引申为比拟、对比、排比等。

    4.语文诗歌鉴赏常用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赏析36法

    1、直抒胸臆

    2、融情于景

    3、托物言志

    4、托物起兴

    5、巧用衬托

    6、联想巧妙

    7、细节逼真

    8、欲扬先抑

    9、欲抑先扬

    10、以动写静

    11、以静写动

    12、以虚写实

    13、以实写虚

    14、虚实相间

    15、乐景写哀

    16、巧用问答

    17、巧用比喻

    18、巧用讽喻

    19、巧用借代

    20、巧用双关

    21、巧用夸张

    22、巧用拟人

    23、巧用对比

    24、巧用白描

    25、巧用典故

    26、巧用象征

    27、巧用反复

    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有尽而义无穷

    3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36、平中见奇

    5.关于古诗文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三.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

    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 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先以中国诗为例。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题酒肆) C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也可以用欢乐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月的一个早上一同到LU里去玩。

    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 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到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

    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仫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天来。三十年旧,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

    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 得象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

    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 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不自禁。

    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