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七下语文书课外古诗词

    1.谁有七下的课外古诗10首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 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论诗作者:元好问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七上和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原文)

    七上语文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

    高高的林梢头,沐浴着朝阳的辉光,蜿蜒的小路渐渐通向幽僻处,忽见花木繁茂,禅房就在花中央。 岚光催起鸟儿宛转歌唱,清潭将人心的污垢涤荡。

    深山万物呵,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只有钟罄的一脉余音,在晨空中萦旋回荡。这首诗是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所以诗人着力创造一种幽深寂静的意境,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诗中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静趣浓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唱一曲新词酒喝一杯美酒,一样是去年的天气去年的亭台,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来? 无可奈何看着花儿在暮春中凋落,似曾相识的燕子翩翩归来,我独自徘徊在园中铺满落花的小路上。

    本词情,景,思融合一体,景中见情,情中见理。常读常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 莫说下山容易无艰险,这只不过是你的错觉,未免高兴的太早了,小心诡诈的群山骗了你!下句一个“赚”字,一个“错”字,把行人在山间跋涉的刹那感受写得惟妙惟肖。

    不是吗?你兴致勃勃地爬过一道山峦,以为目的地就要到了,可是一山刚过,一山又横越面前,拦住了你前进的道路,原来你又陷入群山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不令人扫兴得很吗?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

    3.【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课外古诗词前五首的内容】

    人教版的:1 《龟虽寿》 【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3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qìng)音.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 泊秦淮 7 浣溪沙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 如梦令 10 观书有感。

    4.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吴均 (南朝)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唐)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唐)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赵师秀(宋)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清)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若有帮助,请采纳~

    5.7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课外10首古诗是那几首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解说】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

    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评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正应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的自然规律,月只“半轮”,使人进入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次句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第三句中的青年, 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诗人自己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於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夸张手法,艺术的感人力量是强烈的,也是真切的。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评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评析】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朴素秀美。

    前二句点明时间,后二句写归去情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

    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归意,诗人形象隐于诗外,表露寄托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说】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

    6.七年级下语文书后的十首古诗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七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古诗有哪些

    1.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原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七下语文书课后十首古诗词的情感

    课外古诗词背诵 1.山中杂诗 吴 均 背景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梁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初任吴兴太守柳恽主簿,历官建安王记室、国侍郎、奉朝请等官,因私撰《齐春秋》免官。作诗清拔有古气,有人学仿他的诗风,世称"吴均体"。

    本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它描写了山中幽居的景象,同时表现诗人闲适的心情,刻画自然而传神,是吴均山水诗代表作之一。

    山际见来烟,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际:边际。

    ○以"见"写存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现,灵动了景色,增添了人气。 竹中窥落日。

    窥:从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窥"呼应了前一句的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见",生动地再现了夕阳余晖疏朗地洒落竹林的情景。

    鸟向檐上飞, 向:从,在。 檐:屋檐。

    ○用"向"不用"于",借词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的多义性所带来的暗示,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 意的表达。 云从窗里出。

    ○这正是山居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本有的突兀感在前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三个诗句的铺垫下,自然熨帖,不露半点神来的痕迹。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

    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2.竹 里 馆 王 维 背景简介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作者王维(701-760),唐代诗人。

    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

    辋川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王维曾置别业于此。《新唐书。

    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罔、竹里馆、柳浪、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竹里馆是王维赋诗弹琴之处,本诗写于此,故以馆名命诗。 独 坐 幽 篁 里,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篁:竹丛;竹林。○虽仅客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观描绘诗人置身于竹林,然已隐露心情之怡然。

    弹 琴 复 长 啸。 长啸xiào:嘬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类似 一边弹着琴一边放肆地吹着悠长清越的口哨。

    于打口哨。○琴声与啸声,既衬出林子的幽静,又呈现出诗人快乐惬意时不俗的生命姿态。

    深 林 人 不 知, 深林:幽深、茂密的树林。此指"幽篁"。

    ○不知深 幽深茂密的竹林无人知晓, 林有此佳处,更不知深处佳境的诗人孤寂的心境。你 读出他对深深竹林外世界的惦念与张望吗? 明 月 来 相 照。

    相:偏指动作"照"的对象,此处表自称。 唯有天上皎洁的月亮映照着我,殷勤地来相伴。

    ○明月的映照与相伴颇有"对影成三人"的意味,是否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所怀着的渴望被世俗理解而不能的孤独与寂寞呢? 赏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王维诗歌的一个鲜明特色。而这个特色在每一首具体的诗歌中就表现为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的特点。

    本诗写眼前景物时只用了六个字组成的三个词:"幽篁"、"深林"、"明月"。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有六个字组成的三个词:"独坐"、"弹琴"'"长啸",完全是素描,没有任何着意的描写。

    逐字逐句分析,三句诗平平无奇,但是三句诗与第四句"明月来相照"合起来,却浑然天成一幅清幽绝俗的图画,其中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艺术魅力。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中的。

    就画景而言,这清幽绝俗的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就意境而言,空明澄净的月夜幽林分明是尘世受伤者的避难之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