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表现手法ppt

    1.古诗表现手法有哪些表现手法

    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2。什么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叙述方法?他们有什么区别? 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描写手法(托物言志之类),抒情手法(比如直抒胸意,借景抒情)。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统称5种表达方式。 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 3。

    语文中什么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手法? 常用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五种,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解说(说明)。 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是写作技巧,是指作者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完美地表达思想感情,也可称为艺术技法。

    表达技巧可以分为一般技巧和辨证技巧两大类。 一般技巧又可以分为: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对比、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悬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方面)、巧合(巧合的关键是一个“巧”字,“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象征(由象征体和象征义两个要素构成。)、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意识流与拼贴画。辨证技巧又可以分为:虚与实(实就是实写,虚就是虚写。)

    、疏与密(疏就是略写,密就是详写。)曲与直(直就是平直,曲就是曲折。

    )、动与静(有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以外,辨证技巧还有“抑与扬、张与弛、隐与显、少与多、庄与谐、断与续”等等。

    2.诗词里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一、用典?? (一)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二、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 三、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四、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五、渲染? 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 六、象征?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整理。

    ? 扩展资料: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等。 参考资料:表现手法-百度百科。

    3.古诗词都有哪些表现手法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uqing43

    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中考题型: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古诗人喜欢用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杜鹃表示感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2.托物言志、托物喻理,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二、描写手法1.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前一句直接描写了空山的寂寥静谧。山“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但闻人语响”,是用有声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也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人语”都“响”,更显示了环境的沉寂。作者以动衬静,将“静”表现得很含蓄,更具韵味。2.虚实结合。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前三联写的是

    4.关于古诗文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三.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

    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 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先以中国诗为例。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题酒肆) C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也可以用欢乐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月的一个早上一同到LU里去玩。

    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 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到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

    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仫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天来。三十年旧,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

    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 得象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

    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 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不自禁。

    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

    5.诗词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 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词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 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 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 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 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 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和 借代。

    6.语文诗歌中常有题说选择一个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进行鉴赏 请问这样的题

    先举一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表现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仔细观察答案,这种题目基本都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所用手法(从修辞、写作技巧等入手思考),这就要求能熟练掌握各种手法,这可以从手边的参考书上找到

    第二部:就已经指出的手法结合具体的诗句做简要分析,比如上例中就在分析如何使用反衬的

    第三部:分析完毕之后,要表述出表达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该手法给你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特殊体验等等,上例中就是属于情感一类的

    总之,这种答题就像公式一样,看到这样提问,你就按这三步走,往上套,但是前提是第一步的判断一定要正确,这就需要你仔细掌握表现手法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特征,并且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7.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是什么

    艺术手法也叫艺术技巧、艺术特色,它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

    你所说的抒情手法属于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包括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具体区别:

    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3.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等等。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8.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用典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2)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4)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9.古诗词鉴赏题中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不同,表现手法指的是诗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运用各种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它是技巧和方法。

    1.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赋为铺陈,比为比喻、比拟。 兴为起兴。

    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如: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以雌雄和鸣的雎鸠起兴,以采摘荇菜为比,以琴瑟钟鼓作结,叙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苦苦追求,描述了周代贵族社会的一个理想的婚姻模式。

    2.用典:即在古诗词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古诗词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3.衬托:“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4.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 杜甫《春望》中“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

    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5.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6.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以人格化的手法写石灰的采石,烧石,泡用过程,托物言志,表达出诗人宁受千种磨难万般艰险甚至生命,也要保持节操,留取人生之清白。 7.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如: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情景交融,写出了女主人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画龙点睛,形象概括了全篇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心境氛围显得十分协调。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9.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10.欲扬先抑: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是为了反衬后文的“扬”。

    如: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12.想像: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想象兄弟们发现登山插茱萸少了一人,表达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13.语序倒置:古诗常用倒装句,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归浣女”、“下渔舟”,是“浣女归”、“渔舟下”的倒装;杜甫《蜀相》“两朝开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