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青螺老师讲座

    1.我是高一的 老师让我班课前5分钟演讲 要自己搜诗词然后给同学们赏析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是最晴朗的,秋月是最皎洁的,秋水是最平静的。

    诗人这次来观赏洞庭湖的风光,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而且是水面无风的时候。可以想象,呈现在他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片宁静、和谐的湖光月色了。

    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说:这很像是还没磨光的镜面啊!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诗人又将视线移向远方:洞庭湖心,青山一点,那就是自古闻名的君山了。这么苍翠,这么小巧,蹲在皓月清辉的水面上,正好似白银盘里的一只小青螺呢! 这首山水小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

    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遥遥望去,洞庭湖水倒映着君山,

    就象是明亮的银盘里盛放着玲珑的青螺。

    自古以来描写洞庭湖的诗文较多,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要再独树一帜是不容易的,然而,此诗却从“遥望”的角度,以谈雅的笔触,将月夜中的千里洞庭湖呈现于读者眼前。前两句写湖光,用“镜末磨”的贴切比喻,写出了粼粼湖光与柔媚的月色“两相和”的迷蒙缥缈的韵味。水是澄澈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后两句写山色,诗人想象飞驰,作一更巧妙的比喻,先把浩渺的洞庭湖比作银盘,再把湖中苍翠的君山比作玲珑的青螺,喻出了洞庭君山少女般的柔美秀色,表现了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的空灵的气调和清奇的情趣。在作者笔下,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水映山光,山增湖色,湖光山色又一同融入月夜,呈现出清旷而朦胧的美。确为咏洞庭诗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3.望洞庭中一青螺指的是君山还是群山

    是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岛!看,像青螺吗?君山岛上有72峰,老师说群山有一定道理,但青螺应该是指整个君山岛,因为诗中说是一青螺,不是许多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