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汉代诗词歌赋

    1.诗词歌赋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

    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斆之间的文体。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歌诗体的一种 [a kind of poet]。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2.古代著名的诗词歌赋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汉代:古诗十九首,东门行,有所思,上邪,妇病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

    魏晋南北朝: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曹植白马篇,美女篇,送应氏,阮籍咏怀,陶渊明的所有诗,左思咏史,民歌:西洲曲,子夜歌,木兰辞

    唐诗: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杜牧,李贺,刘禹锡,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陈子昂,韩愈

    五代词:冯延巳,李煜,

    宋诗:苏轼,陈师道,黄庭坚,杨万里,陆游,欧阳修

    宋词:婉约派:晏殊,柳永,李清照,周邦彦;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陈亮

    元曲:四大家作品,张养浩,郑光祖,张可久,乔吉;元好问词

    明清:吴伟业:圆圆曲;前后七子,袁枚,沈德潜,纳兰词,朱彝尊,陈维松,黄遵宪

    3.古代诗词歌赋如何用古诗词赞美一古代女子美丽容颜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荷叶杯 》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春云怨 》冯伟寿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团凤眉心倩郎贴。

    《青玉案 》 赵彦端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更漏子》 温庭筠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感镜》 白居易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蜞,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顾倾城,再顾倾国。

    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4.求西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及其夫人卓文君的诗词歌赋全套

    长门赋司马相如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忄兄忄兄,音晃)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礻詹礻詹,音掺)。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门内加言,重叠,音吟)。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翡翠协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口+宏去宀,音宏)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木薄,音博)栌兮,委参差以(木康,音康)梁。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足寺)于枯肠。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眇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去日,音昂)。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足徙,音徙)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侃下加言,音谦)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艹+臣,音chai3)香。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辶+王,重叠,音狂)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注:《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上林赋①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②:“楚则失矣③,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④,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⑤。封疆画界者⑥,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⑦。

    今齐列为东藩⑧,而外私肃慎⑨,捐国逾限⑩,越海而田(11),其于义固未可也。且二君之论(12),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13),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14),而适足以贬君自损也(15)。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16)!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17),右西极(18)。丹水更其南(19),紫渊径其北(20)。

    终始灞浐(21),出入泾渭(22);酆镐潦潏(23),纡馀委蛇(24),经营乎其内(25)。荡荡乎八川分流(25),相背而异态(27)。

    东西南北,驰骛往来(28),出乎椒丘之阙(29),行乎洲淤之浦(30),经乎桂林之中(31),过乎泱漭之野(32)。汩乎混流(33),顺阿而下(34),赴隘□之口(35),触穹石(36),激堆崎(37),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弗宓汩(38),逼侧泌□(39)。横流逆折,转腾潎冽(40),滂濞沆溉(41)。

    穹隆云桡(42),宛□胶□(43)。逾波趋浥(44),涖涖下濑(45)。

    批岩冲拥(46),奔扬滞沛(47)。临坻注壑(48),瀺灂霣坠(49),沈沈隐隐(50),砰磅訇礚(51),潏潏淈淈(52),湁潗鼎沸(53)。

    驰波跳沫(54),汩濦漂疾(55)。悠远长怀(56),寂漻无声(57),肆乎永归(58)。

    然后灏溔潢漾(59),安翔徐回(60),□乎滈滈(61),东注太湖(62),衍溢陂池(63)。于是乎鲛龙赤螭(64),□□渐离(65),□鰫□□(66),禺禺□鳎(67),揵鳍掉尾(68),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讙声(69),万物众伙。

    明月珠子(70),的□江靡(71)。蜀石黄碝(72),水玉磊砢(73),磷磷烂烂(74),采色澔汗,藂积乎其中(75)。

    鸿鹔鹄鸨(76),□鹅属玉(77),交精旋目(78),烦鹜庸渠(79),箴疵□卢(80),群浮乎其上,泛淫泛滥(81),随风澹淡(82),与波摇荡,奄薄水渚(83),唼喋菁藻(84),咀嚼菱藕。 “于是乎崇山矗矗(85),□□崔巍(86),深林巨木,崭岩□嵳(87),九嵕嶻嶭(88)。

    南山峨峨(89),岩陁□锜(90),摧崣崛崎(91)。振溪通谷(92),蹇产沟渎(93),谽呀豁閕(94)。

    阜陵别□(95),崴磈□廆(96),丘虚堀礨(97),隐辚郁□(98),登降施靡(99),陂池貏豸(100),沇溶淫鬻(101),散涣夷陆(102),亭皋千里,靡不被筑(103)。揜以绿蕙(104),被以江蓠(105),糅以蘪芜(106),杂以留夷(107)。

    布结缕(108),攒戾莎(109),揭车衡兰(110),槀本射干(111),茈姜蘘荷(112),葴持若荪。

    5.有那些书带有历史典故还带有诗词歌赋的,典故诗词主要在宋朝前

    ①《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一般认为,《昭明文选》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 至中大通三年(531) 之间。

    《昭明文选》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 ,是一部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在这部总集里 ,萧统把我国先秦两汉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作了梳理和区分 ,他认为经史诸子都以立意纪事为本 ,不属词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于沈思 ,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的文章才能入选。也就是说 ,只有善用典故成辞、善用形容比喻、辞采精巧华丽的文章 ,才合乎标准 ,《昭明文选》正是以此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第一部选集。

    由于 《昭明文选》选材严谨 、注重词藻 ,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教科 书 ,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千余年来流传不衰。

    大诗人杜甫教育他的儿子宗武要 “熟精文选理”( 《宗武生日》) 。到了宋代 ,更有“文选 烂 、秀才半”的俗谚(陆游《老学庵笔记》 )。

    《昭明文选》的诞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自从有了《昭明文选》,这才使我国自先秦来文史不分现象有了明确的分界。

    《昭明文选》继往开来 ,对古今文体做了全面的阐述、辨析和整理 ,它是我国第一部按体区分规模宏大的文学总集 ,这在文学史上是个开创。 ②《玉台新咏》 (诗歌总集)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学界曾公认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但近年考证,应是徐陵作序,由张丽华辑成。

    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

    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但它和“以文为本”作为收录标准的《文选》比较,也有独自的特色。

    如它不如《文选》那样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入选各篇,皆取语言明白,而弃深奥典重者,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

    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它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对于唐代五言绝句这一诗体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它不如《文选》那样不录在世人物之作,选录了梁中叶以后不少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比“永明体”更讲究声律和对仗,可以较清楚地看出“近体诗”的成熟过程。

    书中收录了沈约《八咏》一类杂言诗,也可以据此了解南朝末年诗和赋的融合以及隋唐歌行体的形成。 《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又有可资考证﹑补阙佚的,如所收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为他们的集子所阙,又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

    内容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 1卷﹐共为10卷。

    除第 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玉台新咏》前一部分的“往世名篇”取材十分丰富。其中既有对古代妇女婚姻变故的描写(如古诗《上山采蘼芜》),也在对远行丈夫的无穷思念(如古诗《冉冉孤生竹》);既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慕表白(如古《越人歌》),也有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既有不慕荣华、反抗强暴的颂歌(如辛延年《羽林郎》),也有不惜以死来斥责丈夫负心的烈举(如颜延之《秋胡诗》);既有六宫嫔妃失宠的哀怨(如班婕妤《怨诗》),也有公主远嫁匈奴的哀苦(如石崇《王昭君辞》);既有活泼可爱的娇憨幼女(如左思《娇女诗》),也有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如李延年《歌诗》〕;既有男子对恋人才情的思恋(如张华《情诗》,)也有丈夫对亡妻举止的怀念(如潘《悼亡诗》)……总之,无论是女子的天生丽质、巧饰靓妆、华美穿戴,还是缠绵的情思、悲欢的婚姻,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都有生动的描述;另外加上所咏女子身份不同、遭遇各异,因而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妇女真实的生存状况、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主要反映女性的生活,表现女性的情思,描绘女性的柔美,吐露女性的心声,同时也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欣赏、爱慕,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爱恋与相思。因此又可以说,《玉台新咏》是一部关于女性的诗集,一部情爱的宝典,一部唯美的乐章,在文学史和审美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玉台新咏》虽是情诗,但却有反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积极地思想意义。表现出真挚爱情和妇女痛苦的作品也不少。

    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孔雀东南飞》详尽地写出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过程。

    这都说明《玉台新咏》所录诗作并非全是艳情诗。

    6.诗词歌赋行的歌赋行的体裁是什么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韵歌赋,是讲究格律的韵文,是韵文赋的一种,是律赋的分支,是骈赋的近亲,主要以歌韵的节奏来行赋文,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字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赋或新赋。

    因为辞赋,目前可划分为:传统辞赋、白话辞赋、新赋、诗赋、词曲体辞赋等。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

    “行”就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

    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

    7.求带有伤感色彩或悲壮的古代诗歌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最高楼 程垓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从第一句开始就结结实实沉浸在苏轼营造的伤感气氛里出不来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伤感多半是因为无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自然有一种特别的忧伤,情何以堪啊。)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什么都别说了,55555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

    (句首连续七个叠词,把能形容迷茫凄凉的形容词都用尽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伤感,因为是事实……)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人生一点点的快乐都没有,如果不是生在一个无比悲惨困苦的环境里,怎会有如此绝望。)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还是无奈……)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举杯消愁愁更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相比这一句,就体会到西方那些反战的歌曲是多么无力了。)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平淡之中的坚贞情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率性、坦荡、豁达、从容,无出其右者。)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求不得,爱别离,人生七苦,一句便占了两席。)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第一眼看到就忍不住要落泪。)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得出来的愁便不是愁了……)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失去才知道珍惜,却再也回不去了,为这一句爱上纳兰性德。)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好一番执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陆放翁晚年的诗,首首泣血,这一首尤其让人痛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这样吧。)

    幸毋相忘(汉代女子写给恋人的句子,书于一枚西域流沙中出土的汉代残简。寥寥数字,言简意赅,心中纵是千言万语,却只轻轻道出此四字而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的变化无常永远都是伤感的源泉。)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豪气悲壮,大丈夫气概跃然纸上。)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此豪迈诗歌,难以想象是出自一向以婉约细腻著称的弱质女流笔下。)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翻翻十年前的老照片,看看双亲的样子。)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武林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直都觉得这是唐寅一生的悲歌,但是高明在悲而不伤,嬉笑怒骂之中足见赤子之心。)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好好一首刚烈无匹的誓言,活生生被《还珠格格》给糟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唉……怎么我们还不如古人了呢。)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难怪说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