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白居易古诗词

    1.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 1.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2.苍苍:灰白色。 3.切切:虫叫声。

    4.绝:绝迹。 5.独:单独、一个人。

    6.野田:田野。 7.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诗人独自来到门前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白居易 古诗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 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 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 ,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

    2.白居易的所有诗词及他的生平我喜欢白居易的诗词

    以我记忆中的理解如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古代文人大多都有号和字的,私下都称呼字,表示熟稔和亲切.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魔”.另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为我们所熟知的诗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忆江南》《观刈麦》《赋得古元草送别》《暮江吟》《花非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平啊,中唐诗人,可谓有悲有喜,可联系当时唐代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所有诗词不便在此输入,可上网查阅或是书店图书馆浏览《白居易诗词》《白氏长庆集》就记住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你.。

    3.白居易的古诗

    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小桥柳》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上香炉峰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少年问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白居易诗句解释诗名:白云泉谁知道请帮我解释下整首诗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大意: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 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赏析: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5.白居易的诗歌鉴赏就是可以通用的,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 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新乐府序》).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