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七年级下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一、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能用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擢”、“锦衾”、“瀚海”、“阑干”等字词,读准“擢”、“锦衾”、“掣”、“见”等字词。

    (二)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三)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迢迢牵牛星》、《渡荆门送别》和《春望》(一)导语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二)学习《迢迢牵牛星》1、初读感知。

    (1)播放一凄婉忧伤的曲调,教师朗读全诗。(2)继续配乐,学生朗读,了解诗歌缠绵悱恻、爱情遭挫后的痛苦忧伤的感情。

    (3)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词句。(4)学生就词句理解质疑。

    (5)点拨。突出:擢,意思是伸出,念为zhuó。

    间,意思是隔,念为jiàn。2、品读鉴赏。

    (1)再次播放凄婉忧伤的曲调,学生齐读全诗。①用两个字概括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

    (悲恨)②既然“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呢?这悲从何来,恨由何生呢?明确: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诗人正欲使读者反观出一条无边、无底、污浊的无形银河对牛郎织女自由爱情的扼杀,从有形的优美之中见出无形的丑恶。可见,织女“泣涕零如雨”的悲思是缘于其对情人的爱情被无情毁灭的悲恨。

    ③自由朗读两三遍,体会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悲恨之情。④与同是以星喻人的马克思给燕妮的情诗《两颗星》的前半部分进行比较,体会中国古典诗歌委婉含蓄的特色。

    在那遥远的蓝天上/有两颗奇异的金星/它们总是互相飞往对方/可又一辈子对立相向/为的是能有一次相会/相随合唱/正当它们要相会/忽然有一双手将它们分开。(可让学生自由朗读比较后讨论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3、诵读巩固。(三)学习《渡荆门送别》1、初读感知。

    (1)出示长江示意图,其中自四川至湖北一段用异色笔勾出,或播放一段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镜头,结合画面介绍:开元十四年(726)秋,26岁的李白,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辞别家乡(四川),乘船东下荆门,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就是诗人从四川至两湖途中所见之景,读来自有开阔、雄奇之感。

    (2)指名试读课文,教师评点后再范读。(3)学生反复朗读,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4)结合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以下均为注释所未注明,若学生未提出,教师亦应讲解。)

    渡远:乘船远行。云生:云彩兴起。

    此句写白天的情景。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作者从5岁起便随父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在诗中称四川为故乡2、品读鉴赏。(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平野使人顿时眼界开阔,滔滔奔涌的长江气势是那样雄壮。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明确:“月下”句写夜晚,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句写白天,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3)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明确: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4)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明确:诗句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

    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令人称叹。3、诵读巩固。

    学生朗读全诗,当堂背诵。(三)学习《春望》1、初读感知。

    (1)指名读全诗,其他学生边听边圈出读不准的字词及不理解的词句。(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

    (3)就仍不能理解的部分质疑。(4)师生共同活动,解决疑难。

    突出“搔”、“簪”二字的读音。tVV中国绿色语文网——试题│教案│作文│课件│名著│演讲│中考│高考2、品读鉴赏。

    (1)三月的长安城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诗人见了为何却堕泪惊心呢?明确: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至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种种的倒行逆施。

    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

    (2)结合诗歌后四句,发挥。

    二、古代诗歌五首的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2.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杨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三、正课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关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5.小结。

    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 6.朗读《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

    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

    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8.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9.小结。 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三、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的25课《诗词五首》的五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

    《饮酒》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次北固山下》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四、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

    1、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五、初一下期语文诗词五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七、悬赏50分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心远地自偏'的'远'是什么意思

    “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饮酒》中“心远”一词是全诗的诗眼,它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作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半首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务缠身,所以能够于东篱下独自采菊,于闲暇中望山,得见群鸟于夕阳中还山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山的启迪,给诗人以感触,陶醉于心领神会之中,不须多言,也无必要多言.这些都因为“心远”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

    九、七年级下册后五首诗重点词句解释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编辑本段]古诗注释

    1.滁州:今安徽滁州。

    2.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城西水库。

    3.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4.春潮:春雨。

    5.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6.横:指随意飘浮。

    7.上有黄鹂深树鸣:树荫深处的黄鹂发出诱人的叫声。黄鹂,黄莺。深树,树荫深处。

    8.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野渡,野外的渡口。自横,

    自由自在的漂浮着。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4.落花时节:春末。落花的寓意甚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5.君:指李龟年。

    6.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7.寻常:经常。

    送灵澈上人(即《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yǎo yǎo)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名句研析]

    第三句是全诗立意的中心,也是唐诗中的名句。如果把这首诗比作画卷,当人们把卷轴缓慢地舒展开来,遥见群山青岱,竹树云烟;近看是一轮依恋人间行将西沉的骄阳和一个荷笠远去的孤独身影。这是一幅清冷淡远的山人夕照图。

    句中“荷笠”两字,说明诗人和他的挚友这时已不是并肩细语或相对话别,而是别后目送友人远去的背影了。用“荷笠”暗喻隐迹山林的灵澈,是非常恰当的。“斜阳”,是指晚景无限美好。可它的光华却偏偏映照在一个离人身上,这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显得多么不和谐,而诗人正是利用这主客观的矛盾,以外物的美好来反衬惜别的情切和友情的深厚。夕阳尚且如此留恋多情,对朋友的情谊更可想而知了。

    “荷笠带斜阳”,造语平淡自然,象是信手拈来,景物却跃然纸上,诗情画意,耐人寻思。

    约客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论诗1(元好问)

    作者:赵翼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