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清杨二酉诗词

    1.《长白山》(清)沈承瑞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长白山》

    帝业荒东北,兹山实效灵。

    龙形蟠大野,云气撼沧溟。

    水泻双流白,天开万古青。

    何年驻銮跸,珥笔侍仙廷。

    沧溟,大海。

    銮跸,銮驾。

    珥笔,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清朝入主关内后,东北就荒废了许多,然而这里的长白山果真很有灵气。

    龙气在山野中盘旋,翻滚的云气能撼动大海。

    水流倾泻,流下两道白练,山脉延绵,把天都分开,山上好像万古长青。

    我什么时候才能在皇帝身边侍奉,在朝廷上为官呢?

    2.急求鹧鸪天|酬孝峙[清] 钱继章整首诗翻译

    你好

    我直接发答案了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参考答案】

    12.(1)【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答案】: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赏析

    明末清初之际,在江山易代、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中,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识分子,维护民族尊严,以凛然正气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这首词,就是词人以简洁劲拔的白描手法,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写照为中国词史留下的一幅爱国词人的肖像画。

    这位爱国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也就是这个爱国词人,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吗? 回答是:“干不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呵,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上片以“发短”突兀而起,气势逼人,发人深思: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旋即颁布了强制汉人梳结长辫的政令,在清初顺治二年 (1645) 的六月,江南民众还曾因满清的“剃发令”而奋起浴血抗战。词作开篇即以“发短”暗对满清的长辫,确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继之以“髯长”一语,既反衬了“发短”

    的鲜明形象,又以长髯飘胸显示了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再配上棱棱眉嵴,炯炯眼神,一下子就使词人的特异容貌灿灿然立于纸面。明朝灭亡后,不少怀故国之思的遗民墨客纷纷遁入僧门。但这些抱亡国之恨的僧不同于那四大皆空的僧,故词人着意点示:我因忧国之忧和愤世之品则“怪于僧”。一个“怪”字传递了词人多少不须表述却不难意会的衷曲。前两句是词人面容表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霜侵”两句则是词人心态意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艺术上由表入里,由近致远,由风貌到气质,从而丝丝入扣地熔铸出词人的立体塑像。

    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进一步申足了上片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个性;同时自然地生发为“折腰久矣谢无能”的词意。用“折腰”代替“做官”,足见词人的巧构匠心。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熏风”跟上片“霜侵”词意前后对照,上下呼应,共同渲染着、象征着残酷苦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激着、映衬着词人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不慕势禄 (不屑于清政府笼络汉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沐雨的凄楚生活,却始终铮铮然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正是诗词的生命所在。

    为柳州词派之中坚作家的著名词人,钱继章以本词的高超造诣,为柳州词派赢得了词史上的不朽地位。(朱 捷)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用意: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3.清代诗人王树楠的诗

    《樊馆诗》

    将军之头勇士股,天生血射燕云古。

    鱼棺赤臭犹避人,何况秦庭履生虎。

    敲碑下马招古魂,一掬督亢老焦士。

    论人成败吾所嗔,匹夫驰驱能许君。

    达官累累斗大印,压臂不敢轻磨磷。

    慷慨悲歌吾已实,眼中谁是当年人。

    《过升仙桥》

    升仙桥畔水沦涟,升载仙翁去不还。

    忆昔六龙曾驻跸,祗今群犬尽升天。

    烟波沆漭迷丹灶,宫殿依稀认紫泉。

    我亦避人逃出者,凭高回忆独凄然。

    《七月十一日定甫上公招饮水磨沟别墅依斗亭亭公所建也》

    缓辔连骑出近郊,园林一簇入岩坳。

    汉家孙子皆隆准,塞国风沙有寄巢。

    监令酒筹溪上斗,烂柯棋局月中敲。

    行窝到处为安乐,绿水青山好结茅。

    依斗亭边望北辰,万山回首一沾巾。

    聊将烂熳杯中物,来伴神仙劫后身。

    美尽东南开胜集,天擎西北要奇人。

    茫茫大宇无穷事,且把冰壶共买春。

    《再题依斗亭》

    西荒万里见岩林,空谷跫然有足音。

    四面峰峦皆在眼,两头箫管坐当心。

    高陵深谷几兴废,明月清风无古今。

    一石醇醪消永日,夜深时听老龙呤。

    《裴伯谦同年将南归宋子顿侍御方筱泉观察随少伯制军

    之幕兰州定甫上公星桥中丞邀集同人宴之於依斗亭佐以西域偎郎之舞因赋小诗志别》

    小阁森森万木秋,绿阴深处度歌喉。

    销魂一阕偎郎曲,红袖缤纷对白头。

    天涯飘泊等萍蓬,盛集匆匆似梦中。

    谱罢龟兹新乐府,听君齐唱大江东。

    《定甫上公席中赠伯谦》

    君如决辔不羁马,我似萦丝自缚蚕。

    帝子降兮临渚北,先生去也望江南。

    一杯对影翻成忆,万里寻诗不厌贪。

    从此天山续佳话,大名原不属岑参。

    《定甫上公水磨沟别墅公宴别宋子顿》

    世外桃源不可知,匆匆车马去何之。

    浮云苍狗几迁变,今夕白驹空絷维。

    陌上行人折扬柳,渚中帝子赠江离。

    伤心万里腥膻窟,归隐终南与子期。

    《次韵筱泉水磨沟公宴》

    万里重来赋远游,行窝安稳到庭州。

    有情明月来相送,无价清风不可酬。

    归去手携天上石,等闲身戏海中楼。

    一曲清歌月满林,小栏斜依玉森森。

    好将苦竹哀弦调,谱人思乡出塞吟。

    好友渐如秋叶散,老怀常学古灰沈。

    年来时入渔樵梦,辜负名山直到今。

    4.清朝侯芝的诗词作品

    侯芝,女诗人,弹词小说家。

    字香叶,号香叶阁主人,修月阁主人,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侯学诗之女,梅曾良之母。幼承家学,通经史,性好吟咏,有往来赠酬者,诗多佚。

    尤善弹词改写。常患病。

    自嘉庆十六年(公元一八一一年)起,专改弹词。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又改成四种。

    今所存者,有《再生缘》八十回,系改陈端生原作;《玉钏缘》三十二卷,二百三十四回;《再造天》系续《再生缘》的创作,凡十六回;《锦上花》系拼合《锦笺缘》、《金冠记》二种而成,凡四十八回,亦作二十四回;并撰《再生缘》洁本三十二回,题为《金闺杰》。

    5.清朝诗人裘自珍的诗句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以上 都出自《己亥杂诗》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6.清代诗人陈筱石有那些诗

    陈夔龙善诗、工书法。诗作最多,一生出过几十本诗集,计有《松寿堂诗抄》、《花近楼诗存》、《鸣原集》、《吴楚连江诗存》、《五十三参楼吟草》、《丙子北游吟草》、《江皖道中杂吟》、《把芬庐存稿》、《梦蕉亭杂记》、《游庐纪程杂记》等。

    陈夔龙(公元1857年—1948年),又名陈夔鳞,字筱石、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中国贵州贵筑(今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人。是清朝末期大臣,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徇清遗老。八岁丧父,家境贫寒,困境中苦读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

    7.村居 清?高鼎 描写儿童的古诗

    村居⑴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

    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⑸。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