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祝福树教案

    一、给予树教学设计

    25、给予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心情的变化,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含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给予树”。齐读课题。

    1、“给予”是什么意思?2、默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家里并不宽裕,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气,金吉娅告诉我,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我激动的拥抱了她。

    3、在这件事中,妈妈的心情不断发生变化,请你用直线画出妈妈心情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担心,生气,激动。)

    过渡:文章就是按照妈妈心情变化的线索写的。二、抓住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一)注重点词,句品读“担心”1、读第一段,看看妈妈为什么担心?出示:“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2、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出示:我攒了100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跟我理解的一样吗?(1)课文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就是根本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老师的是孩子还有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2)谁理解得有道理呢?再来读读原文。

    (3)分、分享:分只是把钱分了,分享:和别人分享快乐、幸福(4)只、却体现生活的艰辛,不宽裕,攒钱不容易。3、通过比较,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现在你能准确地把你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自由读。

    4、读出不容易,还有分享快乐。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生气1.妈妈攒够了钱分给孩子,带孩子们到商场享受快乐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由担心转为生气。谁能把这段话读一读。

    2.妈妈为什么生气?金吉娅不是买礼物了吗?投影: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3.说话练习:如果你妈妈,你可能会想她用这20美元呀!4.妈妈想到这些,她很生气,毕竟是妈妈辛苦攒的钱,多不容易呀。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女生读)5.我听出你们在强调,孩子到底做了什么?(男生读)6.金吉娅到底做什么呀!有生气、有责问,同时妈妈想知道什么?7.这是妈妈想知道的,也是我们想知道的。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金吉娅做什么了吗?(给陌生的小女孩买礼物了)(三)品读激动1.默读第四段,想一想,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1)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A、感受到了什么?B、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

    想想她没有什么? 说话练习C、是啊,她就是这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读一读体会。(2)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A、理解“一直”B、朗读句子3.现在你就是“金吉娅”,看了小女孩的这个心愿,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一定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多有同情心的孩子呀。)

    4.那你呢?“金吉娅”( 我要帮助她。)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呀,它是需要你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分享圣诞的快乐,你确定要帮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女孩吗?(确定)(一定要帮她买到梦寐以求的洋娃娃。)

    4.多么善良的孩子。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和要帮助她的决心。

    读读金吉娅话。5. 过渡:于是,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此时,金吉娅为什么给家人买棒棒糖,而给陌生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6.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还送给她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关爱。

    关怀、温暖。一颗真诚的心。)

    (四)、感情的升华,理解最后一段。1.听完金吉娅的话,作为妈妈的我……,(齐说)为什么激动?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2.什么叫如愿以偿?(就是愿望实现)3.齐读最后一段。三、写话练习小女孩收到洋娃娃一定非常高兴,我们代表收到礼物的小女孩写几句感谢金吉娅的话。

    提示:(1)开头写可爱(亲爱)的姐姐(2)写你拿到洋娃娃怎样感谢的话。四、总结: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如果我们从小学会象金吉娅那样关注别人,关爱别人,那我们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你们按老师教的去做了,那老师的愿望叫----(如愿以偿)。(齐说)五、板书25 给予树 担心 生气 激动。

    二、《祝福》教案

    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二、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几篇课文教有所重,形成一个疏密有致浓淡互补的单元教学整体。

    三、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

    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五、布置作业 1.写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祥林嫂的故事》。 2.画出文中祥林嫂前后几次的肖像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做“思考和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交流作业,由两位同学读《祥林嫂的故事》,在学生互议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评议。

    二、理解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

    (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2、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3、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

    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

    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三、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默读、思考并讨论:1、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

    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2、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

    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

    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这部分最后交代了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

    读者读到这里,往往会稍松一口气。但祥林嫂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我们继续研读。

    四、讲析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1、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

    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

    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2、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3、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

    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4、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

    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

    三、幼儿园小班故事辛福的圣诞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教学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

    2、圣诞树一棵,圣诞老人图画一个,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

    3、白纸、蜡笔、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我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就载歌载舞的来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2、领发圣诞帽。

    3、唱《铃儿响叮当》。

    4、幼儿自由上台表演。

    二、讲故事——圣诞节的来历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讲故事。

    三、制作圣诞树贺卡我们知道圣诞树是最美的树。今天,我们就画一颗圣诞树送给你最爱的人好吗?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发送圣诞糖果互赠圣诞祝福。

    四、幼儿园托班语言《一棵树》教案

    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理解一棵品格卓越、服务甚至献身人类的“树”的形象,激发健康成长、奉献社会的人生观;3、赏析内涵丰富、触动心灵的诗歌语言。

    二、学习重点1、理解形象,激发情感;2、赏析触动心灵的诗歌语言。三、学习难点激发情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 (屏幕上展示一棵树) 同学们!我来过北环中学很多次了,每次走进校园第一感觉就是:环境优美!不知天天身处这样环境中的同学们是否和我有同感?(学生回答:是)那你们能具体说说美在哪里么?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 樟树飘香、水杉矗立、棕榈苍劲、绿树浓荫…… 美丽的景色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美景大都因为树而产生。

    我想,这也是学校种这么多树的原因吧。但是学校种树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思考回答) 我觉得应该还有一种原因。

    如果大家想知道另一个答案,请与我一起来欣赏一首现代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那么答案就不问而知了。(展示课题) (二)认识一棵树1、请同学们齐声读标题“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再来一遍。2、你们如何解释标题中的“骄傲”一词。

    学生:是“自豪”之意。3、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基本节奏,思考:我骄傲,因为我是一棵 的树 (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总结、板书,追问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请读出来!):生长于华夏土地;经历丰富,阅尽沧桑;汇聚自然精华,品格非凡;在不断奉献中生活;与周围事物和谐相处;充满奇幻的理想,惟愿更好的奉献;坚信明天更美好幸福;属于人民,永远忠诚于人民。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这棵树的认识,可见“骄傲”的含义非常丰富。(三)欣赏一棵树1、关于诗歌,有人说:“诗歌的创作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有人说:“诗歌是升华的文字,给人的不仅仅是阅读的快乐,还有触动心灵。”而诗人李瑛本人也说:“要写出激动人心的诗,必须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爱和激qing。”

    所以,我们读诗歌,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的把握上,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触碰,用心去感受。同学们,让我们来齐声朗读诗歌,看看哪些诗句能够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 (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第2节:一个人要成长成熟,就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丰富情感。

    ·第3节:诗人说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美的代名词,属于人民,看似夸张,其实是发自肺腑的宣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第5节:从“哪里、便”“柔嫩”“拥抱、拉”等词语中,可见诗人关注所有孩子和老人,关注各个种族的人民,善良亲切,爱得温柔。

    ·第6节:选择最美好的东西来馈赠最需要它的人,馈赠自己关心热爱的人。·第7节:为了人民的安静、安全、温馨,树遮挡风雪、抗击风沙、抵御雷火,尽自己一切力量,显示甘心情愿的牺牲精神,为人折服。

    ·第8节:“欢迎”“拥抱”,让我们仿佛看到热闹、绚丽、温馨、和谐的画面,营造了一块美丽的世界。·第9、10节:幻想更好地奉献,解决饥渴,装点世界,服务全世界的劳动人民。

    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第11节:诗人坚信明天更加美好,没有贫困,显示了美好的心灵。

    ·第12节:诗人与人民息息相关,血肉相连,他的生命、力量都来源于人民,所以一旦离开、忘记人民,人生便没有价值和意义。可见诗人永远忠诚于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心怀人民。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塑造了一个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崇高形象,抒发自己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情,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像这棵树一样,或者像诗人一样的人物吗?(学生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国家建设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冲破重重险阻,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功勋载千古。

    汶川大地震中像谭千秋一样的教师,临危不惧,用自己的身躯顶住塌下的泥板,用自己的死换取学生的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我们看到了奉献,也看到了牺牲的精神。 (四)成为一棵树 看来,同学们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不仅读懂得了一棵树,更读懂得了一颗自豪、伟大的心。

    设想一下我们自己就是这一棵树,如何通过朗诵来充分表现出我们自己内心的自豪之情?(学生配乐朗诵) 参考:朗诵方案:分角色朗诵 第1节:学生齐读 第2、3节:学生A 第4节:学生B 第5节:学生C 第6节:学生D 第7节:学生E 第8节:学生F 第9、10节:学生G 第11、12节:全班齐读 准备练习1—2分钟,要求:一、把握好感情、语气、语调和节奏;二、注意诗歌章节朗诵之间的自然衔接。三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静的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轮里有我的记忆,我的懊悔, 我经受的隆隆的暴风雪的声音, 我脚下的小溪淙淙流响的歌; 甚至可以发现熄灭的光、熄灭的灯火, 和我引为骄傲的幸福和欢乐…… 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 如果你俯下身去,会听见, 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轻轻地说: 让我尽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