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黄梅天谚语

    1. 黄梅天的相关谚语

    中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夏之交,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均有70%到80%。换句话说,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2. 芒种的谚语是什么

    芒种节气谚语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芒种闻雷,对农业生产好坏及未来天气均有一定的预示意义,反映在气象谚语中:

    ◇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意义,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3. 黄梅天为什么叫黄梅天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

    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日称为“入霉”,结束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期间特有的现象。6月中旬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编辑本段梅雨与雨带 1.梅雨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

    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

    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

    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

    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

    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①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②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

    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

    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2.雨带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

    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

    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

    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

    4. 黄梅天是指什么时候

    什么是梅雨?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5. 有关农耕的谚语

    你好希望下面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有关农耕的谚语

    1.身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

    2.种田不怕多,修坝别怕长

    3.一挑粪进,一挑谷出

    4.牛马年,好种田。

    5.麦盖三层被,头枕馒头睡。

    6.马不知自己脸长,牛不知自己角弯。

    (1)农事类谚语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黄梅天,雨水多。

    芒种打火夜插秧。

    一场秋雨一场凉。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重阳无雨一冬晴。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冬至天阴无日色。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春分有雨病人稀

    瑞雪兆丰年。

    重阳无雨一冬晴。

    穷汉不听富汉耸,楝树开花就下种。

    小暑吃粟,大暑吃谷。

    小满不满,忙种不管。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长三月,短八月,不长不短是腊月。

    十月上场雾,江湖成大路;冬月上场雾,讨好打鱼户;腊月上场雾,讨好种田户。

    大雪纷飞,粮食成堆。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6. 有关农耕的谚语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5、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6、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7、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8、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9、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10、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11、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12、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13、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14、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15、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扩展资料:

    一、谚语简介: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二、其他谚语: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5、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7、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8、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9、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10、伤筋动骨一百天。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谚语

    7. 关于农耕的谚语

    关于农耕的谚语:

    1) 霜打片、雹打线。

    2)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5)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1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1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1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1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1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8) 冷收麦,热收秋。

    19)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0)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1) 大雪兆丰年。

    22)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23)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24)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5)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6)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7)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8)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9)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30)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1)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2)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3)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34)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35) 处暑下雨烂谷箩。

    36)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

    3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3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1)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2)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3)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44)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5)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6)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7)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8)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49)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50)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2)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53) 处暑下雨烂谷箩。

    54)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5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