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成语谚语来源

    1.谚语的来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释 义】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 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示 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们应珍惜时光,而不可虚度年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释 义】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悲伤也没用了。

    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用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编辑本段典故 【出 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成语的来源

    一.来源于神话寓言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

    例如: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二、来源于历史故事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例如: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三、来源于古书成句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

    例如:①一鼓作气一《左传·庄工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一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四、来源于群众口语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

    例如:①狼子野心一《左传·宣公四年》 :“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②千夫所指一 《汉书·王嘉传》 :“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3.谚语的来历是什么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深耪棉花浅耪瓜,不深不浅耪芝麻”。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官不贪财,狗不吃屎”、“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 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4)歇后语和俗语: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民间谚语,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假托语,是比喻;后面是目的语,是说明。分为寓意的和谐音的良种,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如“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歇后语往往具有幽默、讽刺的意味,比如“老虎戴数珠——假慈悲”、“夜猫子进宅——凶多吉少”。比喻形象,讽刺尖锐,表现力很强,有人把歇后语比作俗语中的“杂文”,是很有道理的。俗语是一种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语,如“纸老虎”、“吹牛皮”、“翘尾巴”、“乱弹琴”、“硬骨头”等等。这些词语出现在日常的口语、对话中,使语言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形象简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谚语还生动的反映出大量民俗的内容,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钱官司,纸道场”、“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好饭不过高粱酒”。

    4.成语的来源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劳动群众的口语中,成语不断地产生、演变和发展。今天,它越来越多地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运用语言的各种场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成语非常丰富,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源于口语。

    这类成语是在人民群众口语中广泛流传之后见之于书面的,一般都比较通俗、生动。如:欢天喜地、细水长流、五花八门、指手画脚、量体裁衣、拐弯抹角、一干二净等。

    二、源于古书。

    即从几千年来的古代书籍中产生出来的,其中可分为:

    ①古代寓言的概括,如:自相矛盾、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杞人忧天等。

    ②历史故事的概括,如: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破釜沉舟、完璧归赵、卧薪尝胆、三顾茅庐等。

    ③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豁然开朗、水落石出、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一鼓作气等。

    三、源于外来语。

    如根据佛经意译或改写而成的成语: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惟我独尊、现身说法等。再如来自法语的成语:火中取票、象牙之塔等。

    四、新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也不断产生、演变。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多快好省、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等。

    5.谚语的由来

    所谓“谚语”是广泛流传于中华民族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成语的起源和由来

    成语的起源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成语的由来 成语,chénɡyǔ,idioms(周祖谟) 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

    7.成语的来源和作用

    成语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成语,chénɡyǔ,idioms(周祖谟) 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36356637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

    8.成语起源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谚语来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