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谚语

    1.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谚语、歇后语

    歇后语 :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半夜三更放大炮—— 一鸣惊人

    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事(屎)也是事(屎)

    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谚语 :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2.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谚语歇后语和一些特色短文如:幽默故事古今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3.表达语言上很有特点的歇后语,谚语,提示语

    表达语言上很有特点的歇后语、谚语、提示语、广告词按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先生的说法,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比如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山望着那山高”,“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内容十分丰富。常见熟语注释爆准门:在某些方面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事情背黑锅:代人受过,泛指冤枉吊胃口:让人产生欲望或兴趣倒胃口:因为味腻而不想吃倒插门:男方到女方家结婚并落户吹鼓手:替坏人或错误的理论卖力宣传倒栽葱:摔倒时头先着地大锅饭:不管劳动情况如何却享受同等待遇炒冷饭: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吃得开:行得通受欢迎出洋相:闹笑话、出丑传声筒: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无主见的人搭 档:协作的人打点滴:静脉输液挡箭牌: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倒 挂:应高的反而低,应低的反而高冷 门:很少有人从事的,不时兴的工作等老掉牙:陈旧过时劳什了:令人讨厌的东西拉下水:引诱人和自己做坏事连轴转:喻夜以继日地劳动领 衔:署名在最前面的利 市:吉利/买卖顺利的预兆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调查研究就加上一个现成的不好的名目广告词: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麦斯威尔咖啡)荷兰一家旅行社刊出一则广告:“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 蓝天六必治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提示语:爱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走廊上尽显你的文雅,操场上展示你的雄姿。

    4.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

    1,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

    2,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3,浪再大也在船底下,山再高也在脚底下。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5蚂蚁能溃千里基堤,奢侈能毁万贯家业。

    6好钢用到刃上,有理摆在事上。

    7最好的天赋是才智,最大的不幸是无知。

    8要吼就要象狮子那样吼,要飞就要象雄鹰那样飞。

    9园丁爱自己种下的花朵,牧人爱自己放牧的羊群。

    10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5.谁有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6.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歇后语有哪些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还有包含一定的道理。

    有点像谜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不同的是说歇后语时可以把两部分都说出来,也可以只说前一部分。

    歇后语在使用时往往只用前半部分的比喻,而“歇”去了后半部分的说明,让听话的人、看书的人自己去揣摩领会,“歇后语”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他要是能办成这件事,那是西边出太阳。”“西边出太阳”,比喻说明“不可能”。“歇”去了“不可能”,话说得既简洁,又含蓄,真叫一举两得。这也就使歇后语具有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

    7.表达上有特色的谚语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诺亚建造方舟时,天还没有下雨。

    □生命于混沌里产生,习惯在条理中产生。

    □愿望的清单和影子一样,随着时间流逝而越来越长。

    感情

    □分离对爱情的作用和风对火的作用相同:熊熊烈火被风越吹越旺,小火苗被风一吹就灭。

    □没有人是爱情专家,有人运气好,有人运气差,幸福的秘密如此而已。

    □男人吸引人的是他的财富,女人吸引人的是她的历史。

    与人相处

    □老鼠嘲笑猫的时候,它身边一定有个鼠洞。

    □1头狮子领导下的100只绵羊,要比1只绵羊领导的100头狮子可怕得多。

    □我们向来喜欢崇拜自己的人,但我们不一定喜欢自己崇拜的人。

    □不要买好房子,要“买”好邻居。

    8.汉语中一些表达上很有特色的歇后语和谚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

    (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

    (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

    (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

    (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

    (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

    (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

    (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

    (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

    (盲上加盲)。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

    (只有一锯)。 砖窑里失火----------谣言。

    (窑烟)。 灯盏无油------------费心。

    (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2353431。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筋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霉。(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礼义廉——无耻 水泥匠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于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线(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令人讨厌(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生(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举埋年结——算数 蒙古大汗——忽必烈:被打至屁股开花(忽=屁股;烈=裂) 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苍蝇飞进花园里——装疯(装蜂) 帅哥跳舞——更帅。

    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