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凉山彝族谚语

    1.赞美彝族的句子

    1、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

    2、彝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一代。

    3、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大多居住在大西南云贵高原西部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山脉一带和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等江河沿岸。

    4、勤劳朴实、善良坚强的彝族人民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发明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语言文字,谱写了族群记忆的辉煌篇章。

    5、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6、诗歌是彝族人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在彝族文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彝族民间诗歌高度发达密切相关。

    7、彝族现代诗歌的繁荣昌盛是彝族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例证。彝族现代诗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歌文本。

    8、彝族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记述彝族历史、风俗的彝文书籍,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

    9、彝州楚雄,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彩,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绵亘悠久。文化赋予古镇以灵魂,旅游赋予古镇以持久的活力与生命力,彝人古镇形成了一道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风景线。

    10、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

    11、看彝家的《云衣霓裳》堪比天边五光十色的云彩,炫亮了彝家人的眼。人间四月,花柳生长,彝家妹子穿上节日的盛装,这人面花面相映红,人比花美,花衬人靓,花与人交相辉映,姑娘的脸上心里乐开了花。听曲比阿乌放声高歌,彝家调子情心合一,演绎着彝家姑娘的美丽心曲。

    12、更加赏心悦目的是彝族青瓦房的彩绘装饰,从屋檐到门窗,从横梁到墙板,都绘满了艳丽缤纷的装饰花纹和造型拙朴的图画,将彝人村落特有的土掌房、垛木房、茅草房、闪片房装扮得古朴美丽。

    13、穿梭在古镇的大道小巷,鼻息里浸染着古典民居的气韵,在各个景观和园林中,走过的游人均在演绎中国彝族及各民族的千年文化、万种风情。

    14、彝族崇拜火,是火的民族,不仅仅是他们的日常起居,离不开火,更因为他们的性格如火,耿直,豪爽,做事风风火火,待人热情如火。

    15、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与白族村相对,村内的三虎浮雕墙,展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左脚舞”、“大三弦”、“女子龙灯舞”热情奔放,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简介: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历史: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

    2.彝族的资料,速度

    OK 作为彝族 我就给你说说我知道的吧

    1。 主要居住在四川凉山自治州 云南小凉山 楚雄 贵州毕节地区 广西的一部分地区也有 前几天聚会就遇到个好几个彝族帅哥 吼吼~~

    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泸沽湖 灵山寺 彝海 卢山 草海 等等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风景 你可以百度一下 哈哈哈

    3.彝族支系很多 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服装 就给你说说最具代表性的凉山服装 女的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 领口别有银排花 穿百褶裙 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 下着多褶宽脚长裤 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 称为“天菩萨” 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 男女都披擦瓦尔 你可以搜搜花腰彝啊 撒尼彝啊 阿细彝啊 这些衣服都很特别的

    4.嘿嘿 都很豪爽的 只要觉得你是兄弟 够朋友 就能为你做他能做的事 认定你是朋友了 他就会真诚待你 喜欢喝酒 每次彝族聚会都是少不了酒的 也瞧得起能喝酒的人

    5火把节的你就自己搜了 网上多的很 反正是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3.民族谚语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 ---哈萨克族志大的好汉,身心不闲;手巧的妇女,手眼不闲。

    --- 蒙古族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 ---蒙古族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蒙古族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维吾尔族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柯尔克孜族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 ---哈萨克族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蒙古族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朝鲜族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

    ---蒙古族懒驴总嫌驮子重。 ---维吾尔族话语用道理衡量,行为以实践检验。

    ---蒙古族鹰看高飞,人看行为。 ---蒙古族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哈萨克族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 ---藏族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苗族宰只羊一瞬间。养只羊得一年。

    ---哈萨克族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 ---满族不敢翻越高山,哪能到达平原。

    ---藏族只要比赛就有一胜,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蒙古族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仫佬族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塔吉克族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门巴族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土族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壮族生存的价值在于战斗,青春的可贵在于学习。 ---维吾尔族只有孜孜以求的人,才能够获得知识。

    懂得知识的价值者,才是有知识的人。 ---满族功夫到家,石头开花。

    ---朝鲜族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苗族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彝族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毛难族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

    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塔吉克族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

    ---朝鲜族聪明的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哈萨克族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藏族骑马要有缰绳,学习要有机灵。 --- 蒙古族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

    ---柯尔克孜族闲聊等于假死,思索等于磨石。 ---蒙古族雨勤水草好,口勤学问高。

    ---蒙古族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 ---蒙古族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壮族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回族有知识的人,在人前不说都懂;无知识的人,在人前都说学过。

    ---哈萨克族自己不知道的问别人,大人不知道的问小孩。 ---哈萨克族蠢汉话大,牛粪堆大。

    ---纳西族还未长毛就想飞,肯定跌落在土堆。 ---朝鲜族别把自己看成聪明伶俐,别把别人看成傻瓜笨蛋。

    ---蒙古族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纳西族空袋子竖不起来。

    ---乌玫别克族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人前听。 ---满族走路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蒙古族眼睛望着天,走路会跌交。 ---乌玫别克族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

    ---藏族知识渊博的人,只讲知道的事。 ---维吾尔族高高在上的人算得什么英雄?浮萍只会在水面上飘摆游动。

    ---维吾尔族流水冲不走重石头。 ---乌孜别克族早不起能误一天的事;幼不学能误一生的事。

    ---布依族寅时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蒙古族知道一分钟确实可贵,就应该珍惜每一秒钟。

    ---回族在千百只黄羊群里,如果无目的地放枪,可能一只也打不中。 ---藏族好马全凭强壮,好汉全凭志强。

    ---蒙古族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景颇族能力同肌肉一样,锻炼时才能生长。

    ---藏族卓越的人受到挫折,能使他更加倍努力。 ---藏族少时易变,青年易错;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僳僳族在他偷公鸡的时,不给一点教训,将来他会偷牛。 ---珞巴族向上抛石头,留心自己头。

    ---蒙古族小树容易弯,青年人易错。 ---藏族三天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

    ---朝鲜族火气一来,智慧走开。 ---乌孜别克族飞鸟因贪食而被捕捉。

    ---乌孜别克族求人诚意,教人诚心;行行有学问,事事要用心。 ---蒙古族白天的行动,夜间扪心检讨;明天的工作,今天周密计划。

    ---鄂温克族拉烈马缰绳要长,争问题肚量要宽。 ---藏族成事惟有多远虑,败事都由少思考。

    ---鄂温克族肚油从何来?吃得肥;教训从何来?吃过亏。 ---蒙古族脚勿踏两船,心勿摆两面。

    ---壮族喝酒不过量,玩笑要适当。 ---柯尔克孜族话多易错,线长易断。

    ---藏族说话要真实,招手要有事。 ---藏族若只庇护自家狗,定与邻里不和睦。

    ---蒙古族制服猛虎非英雄,抑制脾气真好汉。 ---维吾尔族一怒之下踢石头,只有痛着脚趾头。

    ---朝鲜族土地长粮就好看,牲口长膘就值钱。 ---彝族上阵的骏马,勒紧缰绳还想奔;睡觉的懒猪,驱它吃食也不动。

    ---藏族对。

    4.彝族有什么风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云南昭通,西接甘孜州;自治州辖17个县市,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彝族,自称“诺苏”、“尼苏”、“纳苏”、“倮倮”、“撒尼”等。它的婚礼习俗极其特别、有趣。

    订婚 订婚,彝语叫做“吾让木”。是双方正式结缔婚姻的主要标志,彝族谚语云:“祖灵可戏,婚事不可戏”,一旦举行了定婚仪式,双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约了。

    定亲仪式要泼水、抹锅烟子、杀猪宰羊。当男方使者要来的时候,女方家便喊来邻居妇女,藏好了一桶桶、一盆盆的水,并在手上抹好了黑黑的锅烟子,等待客人的到来。

    当定亲的客人一来,四面八方的妇女们峰拥而来,向客人泼水、抹锅烟子,客人则须表现得勇猛、顽强,用衣服或擦尔瓦蒙着头,迎着“暴风骤雨”勇往直前,冲破姑娘们的一道道防线,猛冲进屋,姑娘们则会紧追不舍,尾随进屋乱泼,把客人泼得一个个像落汤鸡,一张张的白脸全变成了黑脸。泼水和抹锅烟子时,客人不能生气,客人和主人可以相互进攻。

    泼水、抹锅烟子过后,给客人敬酒、敬烧肉(彝话为“舍府则”)。主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把装有烧肉和酒杯的木盘端给客人中的一个,客人也伸出双手接受,先渴酒再尝烧肉。

    杯中的酒可以喝完,但盘中的肉不能吃完。因为能喝酒是好汉,能吃肉是狗熊。

    当客人喝了酒尝了烧肉后,从包里掏出钱放在木盘中。装在盘子中的钱,就是“吾让则”(定亲礼),一般都是单数,但更多的是“九”数,如九千九百元,一万九千九百元等。

    “九”在彝语中为“古”,“古”为久远、牢固的意思。所以,凉山彝族喜欢九这个数。

    此外彝族婚礼中也很喜欢被习惯认为是不吉利的“四”,比如彩礼是四万、定亲时四点钟去等,因为“四”在彝语中为“尔”。“尔”为要的意思,即男方是真的要女方,并且以后会好好对待她,一辈子都只要她。

    订婚仪式上,还要订下结婚的日子,结婚的日子一般地说都由男方测定,但要听女方的意见,主要看双方属相和不和,要请毕摩测算。 婚前 彝族以解手为羞,(尤其是异性之间),女人出嫁时结亲、送亲的是男人,且路途一般比较远,为避免路途中和婚礼上在父老兄弟众目睽睽之下有解手之要求,婚前几天,新娘要禁食,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喝几口水,或吃一小片荞饼,出嫁那天还要禁水。

    彝族的风俗中认为,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便越显得懂礼节,有毅力。此外部管你是真的想嫁还是不想嫁,都要表现出伤心难过得样子,一说到嫁期将至便哭哭啼啼更好。

    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不知节制饮食,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 迎亲 结婚前夜,男方家派两位聪明勇敢的人当“线木”,带去礼品及新娘婚服礼金到新娘家,陈明求婚之来意。

    女方村子里的姑娘们则贮水以待,到处设置障碍,向他们泼水、抹锅烟,直到把他们两个弄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才肯罢休。 晚上,新娘的姐妹们都前来陪伴,新娘哭,女伴们也陪哭而歌,尤其是在与父母辞别时要诉女子嫁人之苦,哭号陈词,凄婉动人,依依难舍,由此衍生出来了《哭嫁歌》、《惹打》(留住)、《咒媒歌》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

    翌日清晨,女家请一位子女多而且都健康的妇女为新娘梳头、打扮,梳毕头则戴上耳环、头饰、头罩,著新衣彩裙。鸡啼时,新娘被拥至房前的果树下坐着。

    她们手持树条和端着水盆,准备对前来摸亲的迎亲者进行一番痛打。这时男方派出的一名精灵的代表,在其他人的簇拥和掩护下,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委曲中想方设法摸亲。

    只要他们摸到新娘头上的彩罩,新娘便算是婆家的人了,这时停止了“保卫战”,大家簇拥着新娘开始上路。送亲的都是新娘的亲戚和邻居,少则十多个,多则几十上百。

    所地方言区送亲的全是男性,没有女性,自古以来都这样。什乍、依诺方言区,有少部分女性参与送亲。

    凉山彝族送亲一般都步行,只有新娘或送亲的老前辈才能骑马,可以说跋山涉水,一路风尘。沿途居住的新娘的侄女们如果知道新娘要路过,都要在路上接待,给新娘敬油炒饭,给送亲的人敬酒。

    这是一种礼节,一种祝愿,一种亲情。 迎亲时很特别的是,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但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途中。

    抢婚带有一种表演成分,它热闹、喜庆、祥和,是彝族人民娶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天,打扮一新的新娘,由娘家人将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则在半路抢亲,女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则在后面象征性的追赶上来,此时,抢婚也就变成一种娶嫁的交接仪式。

    抢婚既是对女方的一种尊敬,也是彝族人民一种古老的娶嫁形式。 婚宴 送亲的队伍到达新郎家附近时便停下来休息,新郎这边男女老少都前来迎接。

    男方家便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带上少许钱和烟、酒、一点盐巴、一张羊皮,向客人请安、敬烟、敬酒,然后,送亲的队伍这边又派几个精壮小伙子前往新郎家“抢肉吃”,这些小伙子大摇大摆地来到新郎家门前,走到掌管分发肉食的人跟前站定,男方这边的姑娘们则虎视耽耽站列在对面,严阵以待 , 等负责分肉的刚把一篮子热气腾腾的肉递。

    凉山彝族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