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讽颂的谚语

    1.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谚语的种类

    (1)农谚.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气象谚.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3)讽颂谚.如: 乌鸦擦粉照样黑。 强将手下无弱兵。

    (4)规诫谚.如: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 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

    (5)风土谚.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6)生活常识谚.如: 二八月乱穿衣。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7)修辞谚.如:泼水容易收水难。草有茎,人有骨。困难九十九,难不住两只手。

    2.熟语(歇后语 农谚 成语)的修辞功能

    4.熟语

    熟语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样一些结构固定,意义独特的固定语.

    成语根据构成成分的特点,可分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的成语(根据谓语和动词中心确定词性)四类.

    谚语可分不同的类别,如:农谚,气象谚,讽颂谚,规戒谚,风土谚,生活常识谚,修辞谚等.它们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材料的选择与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化,动植山川有关;二是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三是反映了特有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四是形式上音节搭配整齐,多对偶排比,多韵语.

    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是:第一,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第二,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第三,成语在语言运用中作用一般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

    歇后语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之间有一种"引注"关系,结构上很有特点.

    惯用语的特点:第一,大部分由三个音节构成,以动宾关系为主,如"敲竹杠","吃老本";第二,意义和结构上有定型性的特点,整体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多表示比喻意义;第三,有一定的灵活性.

    3.谚语一共有几种类型

    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4.关于争吵名言,成语,词语

    描写和同学吵架的四字词语:

    声嘶力竭

    【解释】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闻一多《贾岛》:“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

    气势汹汹

    【解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指桑骂槐

    【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指手画脚

    【解释】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5.形容反目的成语

    前赴后继 前倨后恭 上窜下跳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6.表示“批评”的成语、表示赞扬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批评的成语1.衣冠禽兽 拼音发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解释意思 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2.厚颜无耻 拼音发音 hòu yán wú chǐ 解释意思 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3.忘恩负义 拼音发音 wàng ēn fù yì 解释意思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 《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4.丧心病狂 拼音发音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解释意思 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

    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因噎废食、混淆视听、丧心病狂、衣冠禽兽、指鹿为马、厚颜无耻、斯文败类、禽兽不如、欺善怕恶、小肚鸡肠、恩将仇报、忘恩负义、腆不知耻 不学无术赞扬的成语一表人才,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大公无私, 一鸣惊人 长相骏雅,身付异秉,才思敏捷,过目不忘,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谈吐不凡,谈笑风声,高谈阔论,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言简意赅,完美无缺,一针见血,远见卓识, 义正词严,一气呵成,大显神通,出口成章,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万古流芳,一本正经,一箭双雕,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气贯长虹,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坚韧不拔,身体力行,空前绝后,视死如归, 英姿焕发,奉公守法,艰苦奋斗,忠贞不渝,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一尘不染,一鸣惊人,叱诧风云,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雷霆万钧,惊心动魄,横扫千军,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千篇一律,口诛笔伐,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无与伦比,励精图治,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忍辱负重,盖世无双,龙飞凤舞,一丝不苟, 身兼数职,日理万机,明察秋毫,英明果断,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欢天喜地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半斤八两 胡言乱语 千变万化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鸡鸣狗吠 狼心狗肺 虎背熊腰 獐头鼠脑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先来后到 不知不觉 粗枝大叶 跋山涉水 天造地设 七零八落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和颜悦色 冰天雪地 严寒酷暑 救死扶伤 志同道合 豪言壮语 吆五喝六 摇头摆尾 撕心裂肺 枝折花落 胡言乱语 高瞻远瞩 高谈阔论 眼疾手快 聚精会神 金枝玉叶 三年五载 左邻右舍 发号施令 自由自在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1—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2—4位是反义词: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

    7.结合实例说说成语的修辞功能

    成语的修辞功能1、比喻修辞手法,具体又分为三种类型(1)明喻 如“大笔如椽”、“光阴似箭”、“味同嚼蜡”。

    这些成语中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是典型的明喻。又如:虚怀若谷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2)暗喻如“一字一珠”、“枪林弹雨”。

    前者意为“一个字像树林,子弹像下雨,炮火异常密集”。成语中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又如:车水马龙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3)借喻:如“冰消瓦解”、“鳞次栉比”。前者以“冰的融化,瓦的分解”,比喻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后者以“鱼鳞的梳齿”比喻房屋等建筑物一幢接一幢排列着。

    成语中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是借喻。又如:望穿秋木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4、对仗(对偶):如“大刀阔斧”、“深入浅出”。

    者“大”对“阔”,“刀”对“斧”,是近义词对仗;后者“深”对“浅”,“入”对“出”,是反义词对仗。又如: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5、对比 如“面善心恶”、“先礼后兵”。

    前者说一个人“外表和善而内心险恶”;后者说对人“先讲道理,以礼相待,而后采取强硬手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6、通感:如:水瘦山寒、甜言蜜语、冷嘲热讽、余音绕梁、柔情蜜意,等等。

    7、排比 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四个字并列表示声音有时低,有时高,有时停顿,有时转折,节奏分明,和谐优美;后者四个字并列表示事情有轻有重,有缓有急,应该分清主次,按序完成。

    8、反复 如“高楼大厦”、“鸿篇巨制”。前者“高楼”和“大厦”都是指高大的房子;后者“鸿篇”和“巨制”都是指大部头的作品。

    又如: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9、反问:岂有此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可忍,孰不可忍10、借代 如“椿萱并茂”、“掌上明珠”。前者中的“椿”即椿树,代指父亲;“萱”即萱草,代指母亲。

    整个成语以“椿树和萱草都很茂盛”代指父母都很健康。后者以“明珠”代指“被宠爱的女孩”。

    又如: 拈花惹草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11、比拟: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12、夸张: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一目十行 一日三秋 千钧一发 不毛之地 排山倒海、羊肠小道。13、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4、顶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说曹操,曹操到15、映衬 如“沧海一粟”、“千钧一发”。

    前者用“茫茫沧海”与“一粒粟子”相映衬,突出事物极小,微不足道;后者用“千钧之力”与“一根头发”相映衬,突出情况极其危急。16、双关: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17、叠词:如:堂堂正正、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兢兢业业、三三两两、鬼鬼祟祟、原原本本、熙熙攘攘……18、互文:如:打家劫舍、争权夺利、诗情画意、文从字顺、字斟句酌、熙来攘往、油腔滑调、伶牙俐齿……19、移就:如:铁面无私、怒发冲冠、热血沸腾、民怨沸腾、凄风苦雨、愁云惨雾、冷嘲热讽、春风得意……20、拈连:如:强奸民意、食言而肥、秀色可餐、捕风捉影、偷天换日、食古不化、搜索枯肠、吃一堑长一智21、讳饰:如:皮里阳秋、三长两短、半截入土、山高水低、一暝不视、百年之后、与世长辞、粉身碎骨22、倒装:如:栉风沐雨、实繁有徒、大权旁落、耳提面命、夜以继日、善自为谋、饱以老拳、人莫予毒23、飞白,又名“非别”,是明知说错或写错而不予改正,有意将错就错,如实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常都说,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和简练,似乎和飞白无关;但其实不然,有许多成语即因飞白而来,或包含着飞白修辞手法。从语言因素的使用角度而言,飞白可分为字形飞白(白字)、语音飞白(白音)、词义飞白(白义)和逻辑飞白等几种。

    字形飞白利用的是文字使用上的错误,是因字形相近而读错或写错,被记录或援用下来而构成的飞白。比如成语“不识一丁”,语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个字。”

    因“个”与“丁”字形相近,人们将“个”误写为“丁”,以致以误传误,后来便把一个字也不识称为“不识一丁”。

    讽颂的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