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民间谚语故事

    1.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有一天,一位城郊农夫到圩市卖菜,听说伤马很便宜,也去买了一匹,拉回家去。

    由于回家时天色已暗,他便把马绑在猪圈里,准备明天一早就把它杀掉。 这天半夜,有一个毛贼到村里偷东西,听见农夫家的猪圈里有大猪嚎叫的声音,走近一看,是一只大肥猪。

    他高兴地把猪圈门撬开。当他刚钻进猪圈时,摸到那只伤马的尾巴。

    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觉得尾巴被抓住了,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贼的下身。小毛贼痛得哇哇叫。

    农夫一家人听到了,马上冲到猪圈,毛贼一看到有人来,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后不敢来偷东西了!” 第二天,这事传开了,村里的人说:“莫看这歹马也有一步踢”。农夫也舍不得把马杀掉、精心喂养,结果这只伤马成了一匹壮马。

    这则故事说明,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点优势,就不要小看或郫视他。 这以上说到的是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则民间谚语故事。

    接下来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另外一则闽南俗语叫“罩鸡不成孵”,也叫“押鸡不成孵”。听众朋友,“罩鸡不成孵”,说的是,母鸡不在蹲窝的时候,硬把它罩起来强迫它孵蛋是不可能的,如同普通话中“捆绑不成夫妻”“按下牛头喝水”的意思一样。

    它告诫人们,凡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勉强。 听众朋友,母鸡蹲窝孵蛋是它的本能。

    当母鸡产完一窝蛋以后,它就开始孵蛋。这时,窝里即使没蛋,它也要蹲在窝里,这就是“蹲窝”,有的又叫“赖窝”。

    蹲窝的母鸡既清醒又迷糊。说它清醒,是因为它感到窝里有它的儿女们,不能离窝,否则会遭夭折。

    这期间,它少吃少喝,但不忘把粪便排泄在窝外,还不时翻窝,用身体最大限度地盖住所有的蛋。说它迷糊,是因为窝里有没有蛋它并不理会,即使窝里放鸭蛋鹅蛋或者其他鸟蛋甚至石头,它照样精心孵化。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农家,为了使蹲窝的母鸡早清醒早生蛋,往往使用各种残忍手段折磨它,或泡入水中,或缚住双翅或双脚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依然不能使它恢复常态。 “罩鸡不成孵”原意为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如今又被人们引申为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或事勉强凑合在一起,结果彼此不但不能和谐相处,甚至往往把事情弄得乱糟糟。

    例如,兄弟、妯娌间由于性格不同或利益冲突,提出要分家过,而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统一”,却不答应,结果事与愿违,落得“罩鸡不成孵”,纠纷不断,家庭失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好,讲完了“罩鸡不成孵”这则闽南俗语后,下面咱继续来讲到一个泉州的俗语叫“一个书笼,一个头桶”。

    听众朋友,“一个书笼,一个头桶”是一句比较特殊的泉州俗语。书笼,即是装书的竹笼;头桶,便是装人头的木桶。

    这句俗语来自古代晋江一位书生的故事。 相传,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磁灶村一农家诞生一男孩名叫吴复。

    吴复从小天资聪颖,活泼执灵。六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七岁时通论语孝经,被称为“小神童”。

    十八岁成为县学中有定额的廪生,享受公费待遇。 宣宗宣德戊申年(一四二八),泉州知府发现府学里有的廪生是冒名代考而录取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宣布所有的廪生全部除名,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那时,被除名的廪生,绝大部分觉得冤枉,但心里生气嘴中不敢说,自在家里生闷气。唯独吴复不怕死地说:“现在,我蒙受极大的冤枉。

    尽管民要告官,难如上青天,但人生自古谁无死,我怎能归世人屈辱于权势而在世间生存呢?我要上诉,来昭雪我的耻辱。”这样吴复就写好理由充足的状词,立即向泉州知府申诉,但被拒之门外,不予受理,他又往省城福州进行申诉,仍然无什么用。

    吴复回家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到京城告御状,直到洗雪冤情方才罢休。 吴复拜别父母步行上京时,肩上挑着一个书笼和一个头桶,走了一村又一村,穿过一县又一县,晓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顺利抵达京城,找个小客店住下,准备告御状。

    当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曾多次接见和受理来京告状的受害者。吴复终于寻得机会,亲自向皇上申述冤情,并恳求皇上让受除名者重新参加甄别考试,他还表示:“若是小民考后属于不合格者宁受死罪,斩首后装在从家中带来的头桶而毫不悔恨。”

    皇上听后,既同情又感动,遂即颁下圣旨,命翰林院出题,从速通知泉州府所有被除名的廪生前来京都,在天门下参加甄别考试。 消息传开,泉州被除名的廪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又欢喜,积极准备应试。

    众廪生经过几场甄别考试,到公开发榜时,吴复名列第一,其他具有真才实学者皆榜上有名。那些花大钱请人替考的冒牌货色,一一落马,丑态百出。

    事后,每当人们谈起这件事时,无不敬佩吴复的才学和胆识。 不久,吴复被朝廷选派到江苏省应天府溧水县担任县学训导,后因政绩突出,又被提升为溧水知县。

    吴复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若不是冒死拼搏,我哪会有今日呢?”从此,“一个书笼,一个头桶”这句俗语,连同这个真实的故事便在泉州民间流传开了。

    2.关于民间俗语的故事

    1,喇叭腔 相传,有个叫阿福的人,吹弯喇叭出了名。

    那年,江苏太仓的双凤镇上请了好多吹鼓手去游船奏乐,阿福自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镇,竟碰上了好几班吹鼓手班子。

    阿福他们不甘示弱,要显显身手,出出风头。 游船奏乐开始了,吹鼓手班子各自坐上了一条船,顺着摇船摆荡的节拍,拿出看家本事吹奏起来了。

    果然,“弯喇叭”最最吸引人,从街尾吹起,一直吹到街头,喇叭声音一点儿都没停过。 南北两岸,人山人海,都跟着阿福这班子的船走,还喊着:“弯喇叭厉害!”“弯喇叭吹得最好!”这时,阿福得意洋洋,面孔通红,喇叭吹得更响亮了。

    双凤镇有三里多长,再加船多拥挤,摇得缓慢,足足一个多钟头才罢,“弯喇叭”当然也足足吹了一个多钟头,一刻都没停。 哪里知道,船刚靠岸,“弯喇叭”阿福竟倒在船舱里,立不起身了。

    阿福一连吹了那么久,尽管他有运气之功,但终究因疲劳过度,力尽精竭,口喷鲜血,闭上眼睛死了。 “弯喇叭”一死,震惊了江南,人们都说喇叭腔听着响,但最终坏事了。

    此后,只要一说“喇叭”或“喇叭腔”,大家就会领悟到本来挺顺利的事情搞砸了。 听说,相亲那天,阿达装有钱人,对着阿莉一顿显摆,可当阿莉开口问问车子、房子的事,阿达就“露马脚”了。

    阿莉说阿达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阿达不服气,指着阿莉说:“你就是‘见钱眼开’!” 2,露马脚 朱元璋加入了元朝末年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后,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郭子兴很赏识他,于是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

    马氏是一个才女,精明干练,辅佐朱元璋实现统一大业。朱元璋当上了明朝皇帝,就封她为第一皇后。

    马皇后温柔端庄,举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

    在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女人脚大是一大缺陷。马氏在当了皇后以后,越发地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

    因而在大庭广众,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 有一天,马皇后游兴大发,乘轿招摇过市,浏览古都风景。

    百姓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采。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赫然展现在百姓面前。

    人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全城立刻轰动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后来,人们便将隐私、阴谋出现了破绽或彻底败露,称之为“露马脚”。

    3,见钱眼开 相传,宋朝时,苏州有个大富商,非常有钱,人们都叫他“财万贯”。可这个财万贯虽然有钱,却极其吝啬。

    那年,京城临安开科,财万贯的外甥顾文秀想进京赶考,但家中贫困,没有盘缠。财万贯的老婆瞒着他给了外甥几件首饰做盘缠,财万贯知道这事后,就像剜了他的心,气得两眼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

    财万贯瞎眼后,去求法力无边的济公和尚,济公打趣地说:“施主,眼不见,心不烦,还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好啊!”财万贯一个劲地磕头,说:“只求神僧医好我的眼睛,弟子愿献上布施。” 财万贯心一横:“一百两!”济公扭转身,说:“那你回家摸银子吧!”财万贯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他颤抖着说:“一、一千两,总可以了吧?”济公说:“那我试试吧!”他假装念了几句咒语,又从身上搓了些泥丸给财万贯吃,却还不见好。

    济公说:“看来施主的眼是无药可救了。”财万贯又苦苦哀求,济公说:“好吧,你的眼睛,临安新科状元才能治,咱们去找他吧!” 财万贯和济公来到临安,找到状元府。

    原来,新科状元就是顾文秀。顾文秀命家佣捧上十个大元宝,说:“外甥能中皇榜,全靠舅妈资助。

    这一千两银子先孝敬舅父,就算还盘缠钱吧。” 财万贯一听还他一千两银子,满心惊喜,把十个元宝摸来摸去,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这时,济公念念有词:“心病还需心药医,见钱眼就开,开!开!开!”财万贯只觉两眼一亮,面前是十个银光灿灿的元宝,高兴地大叫:“银子!银子!十足的银子!” 济公冷笑一声,说:“施主,你这病,因为钱财所得,又因钱财而愈,今后若要再发病,和尚我可就没办法了。这一千两银子,就算你许的布施吧。”

    财万贯心疼万分,但他害怕眼睛再瞎了,只好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现在,人们用“见钱眼开”来形容那些吝啬喜财、爱占便宜的人。

    4,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本小,门面不大,可是店主善于经营,小茶馆越办越兴旺。知县白老爷整天不掏钱的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

    他一人占一桌,骂骂咧咧不说,还得来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

    白老爷天天来,这父子俩可怎么受得了啊,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

    一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

    老掌柜病愈后,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5,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少时拜王养年为师,王对有这样一个“缺心眼子”表示淡淡的忧伤,就对他进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着。

    3.经典谚语故事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付建 关于气象的谚语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3626563: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瑞雪兆丰年。3.春雨贵如油。

    4.一层秋雨一层凉。5.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6.云低要雨,云高转晴。7.燕子低飞要落雨。

    8.青蛙叫,大雨到。9.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10.鱼儿出水跳,风雨要来到。11.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12.星星明,来日晴。13.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4.十雾九晴。15.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1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17.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18.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19.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0.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关于哲理的谚语21.人心齐,泰山移。

    2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23.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24.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25.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26.办酒容易请客难。27.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2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29.树挪死,人挪活。

    30.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3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32.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33.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34.一山不容二虎。35.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36.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37.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56。.。

    4.关于民间俗语的故事

    1,喇叭腔 相传,有个叫阿福的人,吹弯喇叭出了名。

    那年,江苏太仓的双凤镇上请了好多吹鼓手去游船奏乐,阿福自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镇,竟碰上了好几班吹鼓手班子。

    阿福他们不甘示弱,要显显身手,出出风头。游船奏乐开始了,吹鼓手班子各自坐上了一条船,顺着摇船摆荡的节拍,拿出看家本事吹奏起来了。

    果然,“弯喇叭”最最吸引人,从街尾吹起,一直吹到街头,喇叭声音一点儿都没停过。南北两岸,人山人海,都跟着阿福这班子的船走,还喊着:“弯喇叭厉害!”“弯喇叭吹得最好!”这时,阿福得意洋洋,面孔通红,喇叭吹得更响亮了。

    双凤镇有三里多长,再加船多拥挤,摇得缓慢,足足一个多钟头才罢,“弯喇叭”当然也足足吹了一个多钟头,一刻都没停。哪里知道,船刚靠岸,“弯喇叭”阿福竟倒在船舱里,立不起身了。

    阿福一连吹了那么久,尽管他有运气之功,但终究因疲劳过度,力尽精竭,口喷鲜血,闭上眼睛死了。“弯喇叭”一死,震惊了江南,人们都说喇叭腔听着响,但最终坏事了。

    此后,只要一说“喇叭”或“喇叭腔”,大家就会领悟到本来挺顺利的事情搞砸了。听说,相亲那天,阿达装有钱人,对着阿莉一顿显摆,可当阿莉开口问问车子、房子的事,阿达就“露马脚”了。

    阿莉说阿达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阿达不服气,指着阿莉说:“你就是‘见钱眼开’!”2,露马脚 朱元璋加入了元朝末年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后,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郭子兴很赏识他,于是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

    马氏是一个才女,精明干练,辅佐朱元璋实现统一大业。朱元璋当上了明朝皇帝,就封她为第一皇后。

    马皇后温柔端庄,举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

    在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女人脚大是一大缺陷。马氏在当了皇后以后,越发地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

    因而在大庭广众,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有一天,马皇后游兴大发,乘轿招摇过市,浏览古都风景。

    百姓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采。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赫然展现在百姓面前。

    人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全城立刻轰动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后来,人们便将隐私、阴谋出现了破绽或彻底败露,称之为“露马脚”。

    3,见钱眼开 相传,宋朝时,苏州有个大富商,非常有钱,人们都叫他“财万贯”。可这个财万贯虽然有钱,却极其吝啬。

    那年,京城临安开科,财万贯的外甥顾文秀想进京赶考,但家中贫困,没有盘缠。财万贯的老婆瞒着他给了外甥几件首饰做盘缠,财万贯知道这事后,就像剜了他的心,气得两眼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

    财万贯瞎眼后,去求法力无边的济公和尚,济公打趣地说:“施主,眼不见,心不烦,还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好啊!”财万贯一个劲地磕头,说:“只求神僧医好我的眼睛,弟子愿献上布施。” 财万贯心一横:“一百两!”济公扭转身,说:“那你回家摸银子吧!”财万贯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他颤抖着说:“一、一千两,总可以了吧?”济公说:“那我试试吧!”他假装念了几句咒语,又从身上搓了些泥丸给财万贯吃,却还不见好。

    济公说:“看来施主的眼是无药可救了。”财万贯又苦苦哀求,济公说:“好吧,你的眼睛,临安新科状元才能治,咱们去找他吧!” 财万贯和济公来到临安,找到状元府。

    原来,新科状元就是顾文秀。顾文秀命家佣捧上十个大元宝,说:“外甥能中皇榜,全靠舅妈资助。

    这一千两银子先孝敬舅父,就算还盘缠钱吧。” 财万贯一听还他一千两银子,满心惊喜,把十个元宝摸来摸去,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这时,济公念念有词:“心病还需心药医,见钱眼就开,开!开!开!”财万贯只觉两眼一亮,面前是十个银光灿灿的元宝,高兴地大叫:“银子!银子!十足的银子!” 济公冷笑一声,说:“施主,你这病,因为钱财所得,又因钱财而愈,今后若要再发病,和尚我可就没办法了。这一千两银子,就算你许的布施吧。”

    财万贯心疼万分,但他害怕眼睛再瞎了,只好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现在,人们用“见钱眼开”来形容那些吝啬喜财、爱占便宜的人。

    4,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本小,门面不大,可是店主善于经营,小茶馆越办越兴旺。知县白老爷整天不掏钱的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

    他一人占一桌,骂骂咧咧不说,还得来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

    白老爷天天来,这父子俩可怎么受得了啊,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

    一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

    老掌柜病愈后,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5,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少时拜王养年为师,王对有这样一个“缺心眼子”表示淡淡的忧伤,就对他进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着绣花针,把。

    5.紧急紧急

    闽南民谚的哲理故事 闽南语作为中国古代中原母语的活化石,已经经过不少资深语言学家的论证。

    其生动的语汇无不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其流传地区的广泛更令人惊讶。现在,我就平日搜集过的一些闽南民间谚语故事一段段细细讲来,相信大家听了一定会喜欢的。

    首先咱要讲到的一则谚语叫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句谚语出自古代一次战乱之后。

    据传有一次兵荒马乱过后,漳州府在清理战场时,把一批受伤的战马拉到南门外圩市上拍卖。许多人看到伤马价钱低贱,纷纷购买回去杀了吃马肉。

    有一天,一位城郊农夫到圩市卖菜,听说伤马很便宜,也去买了一匹,拉回家去。由于回家时天色已暗,他便把马绑在猪圈里,准备明天一早就把它杀掉。

    这天半夜,有一个毛贼到村里偷东西,听见农夫家的猪圈里有大猪嚎叫的声音,走近一看,是一只大肥猪。他高兴地把猪圈门撬开。

    当他刚钻进猪圈时,摸到那只伤马的尾巴。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觉得尾巴被抓住了,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贼的下身。

    小毛贼痛得哇哇叫。农夫一家人听到了,马上冲到猪圈,毛贼一看到有人来,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后不敢来偷东西了!” 第二天,这事传开了,村里的人说:“莫看这歹马也有一步踢”。

    农夫也舍不得把马杀掉、精心喂养,结果这只伤马成了一匹壮马。 这则故事说明,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点优势,就不要小看或郫视他。

    这以上说到的是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则民间谚语故事。接下来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另外一则闽南俗语叫“罩鸡不成孵”,也叫“押鸡不成孵”。

    听众朋友,“罩鸡不成孵”,说的是,母鸡不在蹲窝的时候,硬把它罩起来强迫它孵蛋是不可能的,如同普通话中“捆绑不成夫妻”“按下牛头喝水”的意思一样。它告诫人们,凡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勉强。

    听众朋友,母鸡蹲窝孵蛋是它的本能。当母鸡产完一窝蛋以后,它就开始孵蛋。

    这时,窝里即使没蛋,它也要蹲在窝里,这就是“蹲窝”,有的又叫“赖窝”。蹲窝的母鸡既清醒又迷糊。

    说它清醒,是因为它感到窝里有它的儿女们,不能离窝,否则会遭夭折。这期间,它少吃少喝,但不忘把粪便排泄在窝外,还不时翻窝,用身体最大限度地盖住所有的蛋。

    说它迷糊,是因为窝里有没有蛋它并不理会,即使窝里放鸭蛋鹅蛋或者其他鸟蛋甚至石头,它照样精心孵化。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农家,为了使蹲窝的母鸡早清醒早生蛋,往往使用各种残忍手段折磨它,或泡入水中,或缚住双翅或双脚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依然不能使它恢复常态。

    “罩鸡不成孵”原意为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如今又被人们引申为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或事勉强凑合在一起,结果彼此不但不能和谐相处,甚至往往把事情弄得乱糟糟。例如,兄弟、妯娌间由于性格不同或利益冲突,提出要分家过,而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统一”,却不答应,结果事与愿违,落得“罩鸡不成孵”,纠纷不断,家庭失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好,讲完了“罩鸡不成孵”这则闽南俗语后,下面咱继续来讲到一个泉州的俗语叫“一个书笼,一个头桶”。 听众朋友,“一个书笼,一个头桶”是一句比较特殊的泉州俗语。

    书笼,即是装书的竹笼;头桶,便是装人头的木桶。这句俗语来自古代晋江一位书生的故事。

    相传,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磁灶村一农家诞生一男孩名叫吴复。吴复从小天资聪颖,活泼执灵。

    六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七岁时通论语孝经,被称为“小神童”。十八岁成为县学中有定额的廪生,享受公费待遇。

    宣宗宣德戊申年(一四二八),泉州知府发现府学里有的廪生是冒名代考而录取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宣布所有的廪生全部除名,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那时,被除名的廪生,绝大部分觉得冤枉,但心里生气嘴中不敢说,自在家里生闷气。

    唯独吴复不怕死地说:“现在,我蒙受极大的冤枉。尽管民要告官,难如上青天,但人生自古谁无死,我怎能归世人屈辱于权势而在世间生存呢?我要上诉,来昭雪我的耻辱。”

    这样吴复就写好理由充足的状词,立即向泉州知府申诉,但被拒之门外,不予受理,他又往省城福州进行申诉,仍然无什么用。吴复回家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到京城告御状,直到洗雪冤情方才罢休。

    吴复拜别父母步行上京时,肩上挑着一个书笼和一个头桶,走了一村又一村,穿过一县又一县,晓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顺利抵达京城,找个小客店住下,准备告御状。 当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曾多次接见和受理来京告状的受害者。

    吴复终于寻得机会,亲自向皇上申述冤情,并恳求皇上让受除名者重新参加甄别考试,他还表示:“若是小民考后属于不合格者宁受死罪,斩首后装在从家中带来的头桶而毫不悔恨。”皇上听后,既同情又感动,遂即颁下圣旨,命翰林院出题,从速通知泉州府所有被除名的廪生前来京都,在天门下参加甄别考试。

    消息传开,泉州被除名的廪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又欢喜,积极准备应试。众廪生经过几场甄别考试,到公开发榜时,吴复名列第一,其他具有真才实学者皆榜上有名。

    那些花大钱请人替考的冒牌货色,一一落马,丑态百出。事后,每当人们。

    6.谁有民间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7.经典谚语故事

    原发布者:付建

    关于气象的谚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瑞雪兆丰年。

    3.春雨贵如油。

    4.一层秋雨一层凉。

    5.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6.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7.燕子低飞要落雨。

    8.青蛙叫,大雨到。

    9.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10.鱼儿出水跳,风雨要来到。

    11.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12.星星明,来日晴。

    13.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4.十雾九晴。

    15.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1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7.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18.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9.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0.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关于哲理的谚语

    21.人心齐,泰山移。

    2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3.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24.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25.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26.办酒容易请客难。

    27.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2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9.树挪死,人挪活。

    30.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32.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33.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34.一山不容二虎。

    35.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36.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37.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56.

    8.寻求谚语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心的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象。”

    象是森林中的一个庞然大物,蛇却是一条细长细长的爬虫,肚皮很小,吞吃一只青蛙、老鼠什么的还差不多,居然妄想一口吞下一只庞大的象,真有点太自不量力了。“蛇吞象”是办不到的,它的用意不过是告诫人们不要“人心不足”,而要“知足”,不是有句成语叫“知足常乐”吗? 这还有个典故: 相传宋仁年间,深泽某村,一家人只有母子两个人,母亲年迈多病,不能干活,日子过得很苦,儿子王妄,三十岁,没讨上老婆,靠卖草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王妄照旧到村北去拔草,拔着拔着,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小心翼翼地拿回了家,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了点头,表达它的感激之情,母子俩见状非常高兴,赶忙为它编了一个小荆篓,小心地把蛇放了进去,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也长大了,而且总象是要跟他们说话似的,很能可爱,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点小小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打草,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篓里。忽一天,小蛇觉得闷在屋子里没意思,爬到院子里晒太阳,被 阳光一照变得又粗又长,象根大梁,这情形被老娘看见了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

    王妄说:“不行,地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花斑蛇催促地说:“不要紧,你快点,我能顶得住。”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可谁也没说什么,王妄再一回想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没什么新样,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

    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棵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为忍心下手,说:“那样做太残忍了,你会疼的受不了的。”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于是,王妄挖了蛇的一只眼睛,第二天到京城,把宝珠献给民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到了晚上,宝珠发出奇异的光彩,把整个宫廷照得通亮,皇帝非常高兴,封王妄为进行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皇上看到宝珠后,很赏识,占为已有,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说把丞相的位子留给第二个献宝的人,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到皇上面前说自己还能找到一颗,皇上高兴地把丞相给了他,可万没想到,王妄的卫士去取第二只眼睛时,蛇无论如何不给,说非见王妄才行,王妄只好亲自来见蛇。

    蛇见了王妄直言劝到:“我为了报答你,已经献出了一只眼睛,你也升了宫,发了财,就别在要我的第二只眼睛了。人不可贪心。”

    王妄早已官迷心窍,那时还听得进去,无耻地说:“我不是想当丞相吗?你不给我怎么能当上呢?况且,这事我已跟皇上说了,官也给了我,你不给不好收场呀,你就成全了我吧!”他执意要取第二只眼睛,蛇见他变得这么贪心残忍,早气坏了,就说:“那好吧!你拿刀子去吧!不过,你要把我放到院子里去再取。”王妄早已等待不得,对蛇的话也不分析,一口答应,就把蛇放到了阳光照射的院子里,转向回屋取刀子,等他出来剜宝珠时,蛇身已变成了大梁一般,张着大口冲他喘气,王妄吓的魂都散了,想跑已来不及,蛇一口就吞下了这个贪婪的人。

    说曹操曹操就到 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民间说法是曹操主动前来护驾,与三国演义稍有不同。 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 幸许部”。

    且说曹操在讨伐董单之后,曾任东郡太守。当时山东黄巾又起,他与济北相鲍信共同讨伐黄巾,招安降兵三十余万。

    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仍担心李催、郭汜来犯,故奏请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

    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洛阳护驾。刚到洛阳城外,适逢李催、都记领兵来攻洛阳。

    说曹操, 曹操到. 英语的说法代表了民间谚语引申后的意义,也就是说虽然曹操是来护驾的,但是正因为曹操及时护驾,却从此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是比李郭二人更险恶的devil。所以这句话有时候可以带有贬义。

    船到桥头自然直 生活中的哲理 ——船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