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兰花谚语

    1.关于兰花的名言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2.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3.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

    兰花: 幽兰操 韩 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空谷有幽兰,人世传芳草。细叶素荣浅淡香,不似佳人笑。

    ??富也且由它,贱却何曾恼。唯喜千山万壑中,天地同怀抱。

    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岳阳楼记》中以一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为我们描述了江南水乡兰花丛生的盛况。

    2.兰花的格言

    1、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2、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4、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6、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李日华《兰花二首》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咏兰》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清·郑燮《题画兰》10、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11、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12、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13、`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14、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15、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16、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1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18、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石兰》宋·梅尧臣 20、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梅尧臣 扩展资料:1、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3、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4、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5、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3.有关兰花的名言及精神

    赞 美兰花 的名句:

    1、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2、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3、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4、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5、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6、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7、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8、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9、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10、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中国人历来 把兰花 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象征高尚、典雅、坚贞不渝。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象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兰花也因有高洁的品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常以此题材吟诗作画。

    4.兰花的格言

    兰花,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花卉,特别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它株形典雅,花姿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人们既从外形鉴赏它的天生丽质,又从气质上寄寓高洁、独秀、气节等人文之思,这样“兰意象”就具有了多重涵义。而名人总是与兰、兰花、兰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于是名人效应下的“兰意象”就更加显示复杂多元。

    这里,我们拟从纵、横两个角度对“兰意象”作一些评述、剖析。ؤإ1、名人的“兰花情结”إ(1)孔子إ作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特别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与提高,《论语·为政》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其中“为政以德”的意思就是,天子诸侯平治天下国家,须自自身之道德修养做起,用德来正民、化民。《论语·为政》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朱熹《朱子语类》说:“道之以德,是躬行其实以为民先。”所以《中庸》又记孔子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他既感叹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又严格要求自己,三省吾身,检点提炼自己的思想品质。إ孔子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兰花采取了认同、赞扬的态度。

    据三国时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的记载可知:إ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إ曾子曰:“何谓也?”إ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إ这里的“商”,即孔子弟子子夏;“赐”即子贡,都是孔子的有名高徒。孔子认为,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益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减少。

    孔子举了一系列比喻,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质性格的影响作用。最后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两个对比例子,得出结论“君子必慎其所处”。

    孔子以兰花为高层次品质修养比喻的本体,在情感与理智两个方面对兰花作了“文化性”阐述,从而使“芝兰之室”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鉴兰的成语。إ西哲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谈及东方哲学时说:إ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إ这一评述也多少反映了西方哲学界对中国哲学的隔膜。孔子的确非常强调那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但仍然是从思辨形象的角度来强调的,孔子既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又要求弟子“见不善如探汤”,“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以“兰花”环境氛围比喻人文环境,则又达到抽象与形象的统一。

    إ孔子于生活困窘、仕途不顺时,亦以兰花之美以固其节。《荀子·宥坐》中记孔子云:إ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إ《孔子家语·在厄》记孔子云: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إ两处记载在文字上稍异,但意义相同。这段话是孔子对子路说的。

    当时的背景是,“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甚,弟子皆有饥色”,于是弟子们发生了如今所说的信仰危机,子路发牢骚说:إ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إ孔子回答说:إ由不识,吾语汝!汝以知者为必用耶?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汝以忠者为必用耶?关龙逢不见刑乎?汝以谏者为必用邪?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

    由是欢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إ最后孔子以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为喻,说明君子不能因为“困穷”、“不遇时”、生不逢时、得不到任用而改节辍学,而应博学深谋,修身端行。而且“君子困穷”(君子在仕途失意困窘时,仍然能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自始至终。)

    إ如果说三国时王肃的《孔子家语》还不太可信的话,那么,《荀子》则是可靠的先秦哲学史料。因此,孔子的“兰花情结”是可信的。

    孔子的兰意象内涵,首先是植物学上最鲜明的,即“芳香”,进而以“芳香”提炼、升华为文化学的象征意义,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象征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操节。إ正是孔子奠定的“象征”意义,开创了兰文化、兰文学源远流长的人格象征系列。

    إ(2)屈原إ自古有“陶渊明爱菊”、“林和靖好梅”之说,若以此仿之,我们也可以说:屈原爱兰!这话在徐文靖《管城硕记》中似乎有所暗示,徐文靖说屈原《离骚》一篇,竟“言兰者十”。إ从《楚辞》中我们可知,兰、兰文化已渗透于贵族生活的各个侧面:إ①楚国所生إ《招魂》云:齐叶兮,白芷生;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少司命》云:“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إ《湘。

    5.兰花的格言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兰花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

    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

    唐代诗人 孟郊 《赠别崔纯亮》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唐·李世民《芳兰》。

    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

    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

    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芳兰》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明·张羽《咏兰叶》。

    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

    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元末明初文人 张羽 《咏兰叶》 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 范师孔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关于兰花的名言元·谢宗可《并蒂兰》霜节:高尚的气节。国香:指兰花。

    元代诗人 谢宗可 《并蒂兰》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宋·刘克庄《兰》。

    挹(yì译):取出来。这两句大意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

    此二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淡雅,据说兰花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为淡黄绿色,清香异常,因而诗人说兰花品格高洁,可在书房与诗卷为伴,可在内室伴君子入眠。寥寥两句,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此二句可用以描写兰花或其它清素淡雅的花卉,一说“供诗卷”、“入卧屏”指入诗入画,亦可。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兰》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明·张羽《咏兰》。芳:用作动词,飘散芳香,寸心:指花托上由心皮构成的雌蕊,俗称“花心”。

    这几句大意是:兰花能够开出白花又可开出黄花,旁近无人它也独自散发着清香,花心原本不大,却容有许多芳香。兰花受人赏爱,但它并不是为赏爱自己的人开花,野生的兰花出自深谷,即使“无人”也会“自芳”,所以人们常用“空谷幽兰”形容品质高洁的人。

    兰花的花心虽“不大”,却能容得“许多香”。每当兰花盛开时,从花心中散发出清远的幽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元末明初文人 张羽 《咏兰》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笑秾李夭桃,只解寻常妆束。

    清·陈维崧《蕙兰芳引》[溪店寺桥]。微含:含苞待放。

    乍秀:刚刚开花。秾(nóng农)李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

    只解:只知,只懂。这几句大意是:数朵兰花含苞待放,有一枝刚刚吐秀,其色淡淡如菊;可笑那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只懂寻常的妆束。

    以“秾李夭桃”与“淡淡如菊”的兰花相比,突出了兰花的淡雅高洁,不同流俗的特点。《诗经)有“桃之夭夭”“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的句子。

    后人熔化锤炼成“秾李夭桃”,作者将其用在这里,极为恰切。对比衬映的手法也运用得很成功。

    可用来咏兰花。清代词人 陈维崧 《蕙兰芳引》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鲜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兰花名言宋·刘克庄《兰》。抱幽贞:怀抱幽独的操守。

    遵:传递。远馨(xīn欣):散布很远的香气。

    藓砌:满布苔藓的台阶。这几句大意是:兰花生于树林深处,终日默默不语,怀抱幽独的操守,既然有微风可以将清香传向远处,那么靠近满布苔藓的石阶开放又何妨?即使有人因为喜爱而把它折来置于室中,它却决不肯依恋那插花用的金瓶。

    兰花生于“深林”,靠近“藓砌”,怀抱“幽贞”,不恋“金瓶”,品格实在可嘉!可用来咏兰花,也可用来赞美那种澹泊远志,不慕荣贵的人。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兰》 皇上就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罢了。

    一朵紫罗兰花儿他闻起来,跟我闻起来还不是一样;他头上和我头上合顶着一方天;他也不过用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啊。把一切荣衔丢开,还他一个赤裸裸的本相,那么他只是一个人罢了;虽说他的心思寄托在比我们高出一层的事物上,可是好比一只在云宵里飞翔的老鹰,他有时也不免降落下来,栖息在枝头或地面上。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6.关于兰花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兰花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