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大辞典

    1.大辞典是什么

    以下是我给你找的资料。你看下。

    辞典。

    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广义的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狭义词典仅指语文词典。其整体结构一般由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等部分组成。正文以词条的形式解释词目,词条实现有序化编排。从不同的标准或特征出发,词典可分多种类型。汉语词典从内容上着眼区分为语文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三类。

    中国古代包括词典在内的以解字释词为主要内容的专书统称为字书。《尔雅》、《方言》、《说文解字》 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有代表性的字书。《汉语大词典》是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词典。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语双语难词表。1612年意大利出版的《词集》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12卷 ,又补编1卷(1884~1928)是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 从收录和解释的 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广义的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狭义词典仅指语文词典。其整体结构一般由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等部分组成。正文以词条的形式解释词目,词条实现有序化编排。从不同的标准或特征出发,词典可分多种类型。汉语词典从内容上着眼区分为语文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三类。中国古代包括词典在内的以解字释词为主要内容的专书统称为字书。《尔雅》、《方言》、《说文解字》 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有代表性的字书。《汉语大词典》是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词典。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语双语难词表。1612年意大利出版的《词集》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12卷,又补编1卷(1884~1928)是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 词典是按一定的次序编列语词,分别加以解释的工具书。信息论兴起以后,词典的概念有所扩大。凡是学科就有信息,有信息就有必要编出词典以便检索,于是词典就和知识的储存和编排同义了。和“词典”同属词典学的有“难词汇”、“词汇”、“名著或名家用词索引”、“分类词汇”;中国古时有“字源”、“字通”、“字鉴”等书名,而“字书”是通称。

    2.汉语大辞典哪个版本最好用、最实用

    汉语大辞典目前的最新版是V6.22.

    可查:成语50118条、汉字20973个、词语380608条、诗词93535首、英汉词汇58万条、歇后语16648条、灯谜41090条、对联5399幅、近义词反义词别名各1000余组、俗语1929条、妙言警句13752条、谚语1200条、各级教材文言、译文、虚词及古文词汇的解释;支持中英文屏幕取词、真人语音朗读。是目前最大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之一。

    网址:

    3.《成语大辞典》和《成语大词典》相同吗

    不相同。

    1、《成语大词典》只包括词库。

    2、《成语大词典》是成语的集合,是把成语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成语成语大词典词典 - 样图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3、《成语大词典》共收词目17000余条。除常用成语外,酌收少量熟语和部分出之经典、语义丰富的较冷僻的成语。

    4、《成语大词典》对每条成语均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感情色彩、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等。

    5、《成语大辞典》由商务印书馆汉语工具书编辑室、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和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词编辑室的部分编辑人员编写。

    6、《成语大辞典》大都直接取材于历代文献,共收释古今汉语成语18,000余条,为读者提供了成语的结构形式、语义内容、渊源用例等众多的信息,是一部规模较大的综合参考性的成语工具书。

    7、《成语大辞典》包括词库、语库、文库、资料库。

    4.谁能帮我

    汉语大辞典5.11绿色完美破解版.rar - 下载

    /downfile/%E6%B1%89%E8%AF%AD%E5%A4%A7%E8%BE%9E%E5%85%B85.11%E7%BB%BF%E8%89%B2%E5%AE%8C%E7%BE%8E%E7%A0%B4%E8%A7%A3%E7%89%88.rar/6cd28e7d947209d2cc22f1992fdc75ad5c7a232808f41c02

    版本低一点,就凑合用吧!我刚下载的,解压即可,不用安装,保证好用!希望你能喜欢。

    5.汉语谚语歇后语俗语分类大词典》属于

    我的理解是,俗语是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的总称。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

    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

    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

    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解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

    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集体创造,格言则往往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

    6.在线谚语词典

    轻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强扭的瓜果不甜。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勤能补拙。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情人眼里出西施。

    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人老眼昏,鹰老爪钝。

    人怕饿,地怕荒。 人怕话多,活怕人做。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信心齐,虎怕成群。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

    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 人瘦脸皮黄,地瘦少打粮。

    人投人,鸟投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微言轻。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心齐,泰山移。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日长事多,夜长梦多。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日里闲游,夜里熬油。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若要不怕人,莫做怕人事。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若要好,大让小。

    若要好,问三老。 若要健,天天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三分种,七分管。

    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三年不喝酒,家里样样有。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人四靠,倒了锅灶。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三早抵一工,三补抵一新。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山大压不住泉水,牛大压不死虱子。 山高树高,井深水凉。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闪光的不全是金子。 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上顿不吃饱,下顿省不了。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肠胃。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十帮一易,一帮十难。

    十个梅子九个酸,十个官儿九个贪。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十年栽树,百年歇凉。

    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 食鱼要肥,食肉要瘦。

    食在广州,住在苏州。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是饭充饥,是衣遮体。 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树怕剥皮,人怕护短。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大湿不了船,火大烧不了锅。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水满自流,人满自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水涨船高,风大树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喊。 顺的好吃,横的难咽。

    顺藤摸瓜,顺水求源。 顺着鸡毛找鸡,顺着蒜皮找蒜。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说人别说短,打人别打脸。

    说书的嘴快,演戏的腿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贪别人个花,误自己个家。

    贪得一时嘴,受了一身累。 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天不严寒地不冻,人不伤心泪不流。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天冷不冻织女手,荒年不饿勤耕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经来。 天有不测。

    7.《中国歇后语大词典》

    《中国歇后语大词典》是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编者是温端政。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是典型的俗语,从感性认识来说,人人都知识,似无须多说,但要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问题就不那么简单。编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们对歇后语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从感性提高到理性的过程,只有实现认识的这个飞跃,才能编好这部辞书。广大读者要想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也要在认识实现这个飞跃。

    谚语大辞典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