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诗词鉴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各课文原文加注释

    下面是文字版的,要电子版的可以去这里:http://www.pep.com.cn/czyw/jszx/tbjxzy/js/dzkb/第21课、陈涉世家①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①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第24课《出师表》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四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五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语文九年级上册六单元古诗在书下的注释(人教版)

    第六单元

    21、 少时:年轻的时候。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做到田畔高地上休息。辍:停止。之:去,往。苟:如果。无:不要。若:你。太息:长叹。嗟乎:感叹词,“唉”。适(shi):同“谪”。屯:停驻。适戍:强迫去守边疆。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会:适逢,恰巧遇到。度:推测。失期:误期。亡:逃亡。等:同样。死国:为国事而死。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谏: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或:有的人。怜:爱戴。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唱:同“倡”,首发。宜:应当。指意:意图。足下:对方。念:考虑。威众:威服众人。威:动词。丹:丹砂。书:写。王:称王。罾:用网捕鱼。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诧怪这件事了。以:同“已”。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旦日:明天。指目:指指点点。素:平时。忿恚尉:使尉恼怒。恚:恼怒。笞:用竹板打。并:一齐。剑挺:剑拔出鞘。藉第令:即使。宁:难道。从民欲:依从人民的愿望。盟:动词,盟誓。下:攻克,攻下。徇:攻占。比:等到。被:同“披”。坚:铁甲。执:紧握着。锐:武器。社稷: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号:宣称。刑:惩罚。应:响应。

    22、 辱:辱没、辜负。易:交换。其:加重语气的助词。加惠:给予恩惠。错意:置意。错:同“措”。广:扩充。与:疑问语气助词。直:只,仅仅。怫然:盛怒的样子。徒跣:光着脚。抢:撞。庸夫:平庸无能的人。仓:同“苍”。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缟素:穿丧服。挠:屈服。谢:道歉。谕:明白,懂得。

    23、 陇亩:田地。为:唱。许:承认、同意。谓为信然:说确实是这样。谓:说。信然:确实这样。器:器重,重视。谓:对……说,告诉。与俱来:和他一起来。就:接近、趋向。致:招致、引来。枉驾:屈尊。顾:拜访。诣:拜访。凡:总共。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此。屏:命人退避。倾颓:崩溃、衰败。蒙尘:蒙受风尘。度:衡量。信:同“伸”,伸张。遂用猖獗:就因此失败。犹:仍、还。已:止。计:计策。出:产生。已:同“以”。众寡:人少。非惟:不仅。抑:而且。挟:挟持、控制。争锋:争强,争胜。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利:物资。尽:全部取得。殆:大概。资:资助、给予。天府之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胄:后代。总揽:广泛地罗致。揽:招致。岩阻:险阻。政理:政治。身:亲自。川:平野。日:一天天。

    24、 崩殂:死。殂:死亡。秋:“时”的意思。殊遇:优待,厚遇。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光:发扬光大。恢弘:动词,发扬光大,作“恢宏”。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刑:罚。理:治。简拔:选拔。遗:给予。咨:询问。淑:善。均:平。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短。猥:辱。尔来:那时以来。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不毛:不长草的地方。驽钝:才能平庸。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攘除:排除,铲除。斟酌损益: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损:除去。益:兴办、增加。慢:怠慢,疏忽。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询问。

    25、 聊:姑且,暂且。黄:黄犬。苍:苍鹰。会:定将。拟:打算。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炙:切碎的熟肉。翻:奏。作:像……一样。

    通假字:嗑:同“喝”。 顽:同“玩”。 适(shi):同“谪” 。唱:同“倡”,首发。 21——以:同“已”。 被:同“披”。 错:同“措”。 仓:同“苍” 。信:同“伸”,伸张 23——已:同“以”。

    初三九年级上册古诗鉴赏

    望 江 南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

    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

    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她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两层意思:一是特别突出了一个“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下面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

    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下面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

    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最后一句“肠断白洲”,说明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下面分别描写塞下秋景之“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他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词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的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

    九上语文作业本第六单元

    不知道你具体想要的是什么 这是我找的你看看第六单元创新能力综合测试试题录入者:渠县文崇镇第二中心学校 王强远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试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辍耕( ) 社稷( ) 以头抢地( ) 陟罚( ) 夙夜( ) 唐雎( )2.请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 今义 (2)深入不毛 毛 古义 今义 (3)今亡亦死 亡 古义 今义 卒中往往语 往往 古义 今义 3.根据下列各句及出处、完成(1)~(4)题。(1)在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③由是先主遂诣亮, , 。④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⑤ ,斜晖脉脉水悠悠。⑥ 。

    鬓微霜,又何妨!⑦ ,欲语泪先流。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2)从上面各句中,可得出成语 、 。句③出处中的“对”是指 。

    (3)在上面各句中,能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名句有 (填序号)。(4)请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引用上面的某一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

    4.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 。

    5.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二、综合学习与探究。

    6.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智慧是上天赋予的,普通人难以逾越,因此有人会因为失败抱怨自己智商不如别人。但民谚又说:“三个臭皮匠,抵过诸葛亮。”

    你是如何看待个人的聪明智慧的?请谈谈你智慧的看法。7.“义”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场合中有不同的含义。

    唐雎不辱使命是义,诸葛亮许以驱驰临危受命也是义。你能说说他们“义”不同的内涵吗?三、阅读理解与欣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11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上下阙的大意。上阙: 下阙: 9.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10.词中“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11.根据词中画线句子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2~18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道不通,度已失期( )13.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今 诚 以 吾 众 诈 自 称 公 子 扶 苏 项 燕 1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①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通 意思是 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 意思是 15.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有原文回答)。

    1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句表现了陈涉的哪些特点?17.古今人们常谈到生死观的问题。请举出一例。

    18.古今中国,为国或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有很多。请就古今人物各举出一例。

    古: 今:(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23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