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初二诗词竞赛试题

    1.2008古诗文大赛初二初赛试题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A组) 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10分? 参赛选手注意: 1.答题前,参赛选手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66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诗句是杜甫写的是:( ) A.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A.雪 B.瀑布 C.暴雨 D.高山 4.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5.下列诗词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句是:( ) A.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 ) A.行路的人 B.流浪的人 C.戍边的人 D.思乡的人 7.“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些小”指的是:( ) A.这些小人 B.官职卑微 C.这一些 D.一部分官员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 ) A.唐朝李广 B.楚国项羽 C.汉朝李广 D.三国项羽 9.下列句子不是宋代词人所写的是:( ) 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B.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 )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历史人物的是哪一句?( ) A.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B.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C.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D.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两岸猿声啼不___,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个词是:( ) A.断 B.住 C.去 D.尽 13.“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下一句是:( ) A.百般红紫斗芳菲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孤帆一片日边来 D.唯见长江天际流 1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的意思是:( ) A.钟情 B.聚集 C.显现 D.如同钟的形状 15.选出下列诗句中“野”的意思不一样的一句:( ) A.野渡无人舟自横。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下列哪句诗写的都是鹳雀楼?( ) A.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B.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D.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17.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中的“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写谁到了梁州?( ) A.白居易 B.李十一 C.元九 D.白居易和李十一 18.“学无常师”中的“常师”意思是:( ) A.经常的老师 B.固定的老师 C.常常拜师 D.经常做老师 19.“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____之,朋友___之,少者___之’。”

    依序填入的词应是:( ) A.怀 安 信 B.信 安 怀 C.安 信 怀 20.“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中的“期”与下列哪一句子中的“期”的意思不同?( ) A.不期而遇 B.期有所得 C.期三月而还 D.期日中而行 21.选出下列句中“至”的意义与其他三句“至”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B.期日中,过中不至 C.献县一令,待吏役至有恩 D.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 22.下列著名人物哪一个不是汉朝人?( ) A.张良 B.霍去病 C.王粲 D.苏秦 23.下列名句中哪一句是霍去病说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D.家祭无忘告乃翁 24.“说客”指“游说之士”。春秋战国时,列国纷争,他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兜售自己的主张,希望受到重用。

    下列故事中,哪一个是写“说客”的?( ) A.路人献雉 B.陈元方答客 C.唐俭止太宗逞能 D.张仪受笞 25.“为人大须学问”一句的正确翻译是:( ) A.做人要学习大学问。 B.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

    C.做人必须有学问。 D.做人越年长越有学问。

    26.偏义复词古今都有,是指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其实际含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下边三句话中加点的词哪一个不是偏义复词?( ) A.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 B.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7.下列句子中“穷”不是“困窘”“处于困境”这个意思的一句是:( ) A.图穷匕首见 B.穷则独善其身 C.穷则思变 D.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28.下列诗句中同写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的一组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D.国破山河在,城春。

    2.求《初二语文竞赛试题》答案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3.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答案(初一初二组)

    (初一初二组)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A A D D A B D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C C B B A A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D C A D C B B D C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31。

    寒鸦飞尽水悠悠 32。何人不起故园情 33。

    行人临发又开封 34。君看六幅南朝事35。

    车如流水马如龙 36。桃花流水窅然去 37。

    一蓑烟雨任平生 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 41。

    清泉石上流 42。影徒随我身43。

    无案牍之劳形 44。志人 45。

    小人之交甘若醴 46。寡德之人 47。

    名词作状语 48。卖柑者言 49。

    谪(贬) 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14分)51。

    (2分)如梦令 52。(6分)颜色(2分) 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53。

    (6分)武陵(2分) 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二)(16分)54。(4分)(1)攀缘 (2)很,极 (3)慢慢地,缓缓地 (4)完55。

    (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 (1)做人要正直 (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四、鉴赏评析题(20分)58。

    (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59。

    (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60。

    略。

    4.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一、初二组)选择题答案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三组)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21.《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 鲁 22.内容 艺术手法 23.遭忧/离愁 2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5.英俊沉下僚 26.边塞 七绝 27.朱熹 四书集注 28.李贺 琵琶行/霓裳羽衣歌 听颖师弹琴 29.看不见的光阴流逝 景物的色彩变化 30.元稹 张珙 31.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32.苏轼 后赤壁赋 33.宋 34.20 15 相反 35.上 去 入 36.颜真卿 柳公权 37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38.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陆游 40.沈括 《梦溪笔谈》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1.(3分)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洛阳女子伤感落花 白头老翁遭遇冷落 42.(2分)对比 人生短促,富贵无常 43.花卉盛衰有时,而入生青春不再(1分) 44.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而有感染力。

    (3分) (二)(11分) 45.B(“直”,同“值”,价钱。)(1分) 46.D(前者和“后”连用,表示连接。

    后者,表示转折,相当于“却”。)(1分) 47.C(①②③④都是对的。

    ⑤不对,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他看见别人毁了他的作品。⑥是错误 的,这种看法正是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一种迷信说法。)

    (1分) 48.耽煌煌喜欢金黄(的外表)(2分) 49.有人嫉妒;画上着了红色;技艺过人(3分) 50.着红色表示做官者,做官者垂钓则意为隐居,而隐居者则意为与朝廷不合作,所以忌讳。(3分) (三)(10分) 51.恰、适、正、当(写出两个即可)(2分) 52.长江以西(1分) 53.失意(1分)一心一意寻找梅谱却未找到(2分) 54.画梅的方法技巧(1分)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2分) 55.A(1分) 四、鉴赏题(30分,每题15分) 56.提示:两首都是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二句写送别情况,三四句写离别之情。“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好友后,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友人东去的 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

    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切的口作者写离别之情,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 之中,虽未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感受到情真意切。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

    友人此刻又如何, 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此诗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

    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以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这两首诗诗人都借助眼前景物,或遥望或凝思,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57.提示:赏析本文,主要可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

    写“异水”比喻形象,对比鲜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从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

    水底下的游鱼和砂砾,都能一览无余。这四句写出江水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一转, 写出了另一种景象,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一般,气势格外雄壮。文章先写江水的文静,后写江水的飞动,这样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

    写“奇山”用词巧妙,形象逼真。作者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富春江的两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夹在了中间,显示出山的特点。适值秋天,有的树木落了叶子,有的树叶变了颜色,山林中 呈现出一片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

    “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山峰都依仗着各自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高处长去。“互相轩邈”,“轩邈”是高远的意思,说山峰一个比一个高,一层比一层远。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其中“争”和“指”两个动词与前边的“竞”字互相呼应,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

    “千百成峰”,又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以上几句写山势,扣住一个“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几个动 词,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

    其他角度如:绘形与绘声的结合、绘声绘形与直抒胸臆、叠字的运用,等等。 总之,《与朱元思书》这篇写景散文,风格简淡清新,寥寥一百四十余字,就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

    5.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初一初二组

    /1.D 2.D 3.D 4.A 5.C 6.A 7.C 8.C 9.C 10.B 11.B 12.D 13.D 14.D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21.C 22.C 23.A 24.C 25.D 26.C 27.D 28.D 29.B 30.C 二/31.阴阳割昏晓 32.无案牍之劳形 33.晴川历历汉阳树 34.复照青苔上 35.遥知兄弟登高处 36.生光辉 37.铁马冰河 38.妖娆 39.为谁辛苦为谁甜 40.主管 41.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42.能够 43.如果、白白地 44.梅妻鹤子 45.刘义庆 幽冥录 三/(一)46.解得,懂得 47.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48.警告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二)49.兼词,是“之于”的合音 50.难道只是这架琴(有这样的遭遇)吗?(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啊!51.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 (三)52.见闻狭窄 53.十分之五六 54.对学问一无所见的人55.可以与古人会合,以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 四/56.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57.赏析:文章一开始讲到张用良小时候被蜜蜂蜇到而从此厌恶蜜蜂,并想尽办法捕杀;到后来见到蜜蜂为救飞虫,与蜘蛛搏斗,奋力帮助飞虫脱险的义举,进而对蜜蜂刮目相待,受其仗义行为的感动,从此不再捕杀蜜蜂。

    通过张用良对蜜蜂态度的转变,既表现了蜜蜂的勇敢,也说明了张用良对仗义的敬佩与知错能改的优秀品格。 58.例: 一时气象沪上新 万国博览此登临 贸易东来天下势 巨龙崛起看如今 火树银花不夜天, 千舟竞渡欲云烟。

    流光溢彩乐飘渺, 轻凌九层奏楼前。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世博真遗憾。

    6.古诗题目大全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附答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7.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一、初二组) 参考答案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三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B 2.C 3.B 4.C 5.A 6.D 7.A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C 16.C 17.D 18.A(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19.C(用阳文印章铃出的印文为朱色,故也称“朱文”;用阳文印章铃出的 印文是红地白字,故也称“白文”) 20.D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21.《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 鲁 22.内容 艺术手法 23.遭忧/离愁 2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5.英俊沉下僚 26.边塞 七绝 27.朱熹 四书集注 28.李贺 琵琶行/霓裳羽衣歌 听颖师弹琴 29.看不见的光阴流逝 景物的色彩变化 30.元稹 张珙 31.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32.苏轼 后赤壁赋 33.宋 34.20 15 相反 35.上 去 入 36.颜真卿 柳公权 37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38.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陆游 40.沈括 《梦溪笔谈》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1.(3分)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洛阳女子伤感落花 白头老翁遭遇冷落 42.(2分)对比 人生短促,富贵无常 43.花卉盛衰有时,而入生青春不再(1分) 44.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而有感染力。

    (3分) (二)(11分) 45.B(“直”,同“值”,价钱。)(1分) 46.D(前者和“后”连用,表示连接。

    后者,表示转折,相当于“却”。)(1分) 47.C(①②③④都是对的。

    ⑤不对,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他看见别人毁了他的作品。⑥是错误 的,这种看法正是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一种迷信说法。)

    (1分) 48.耽煌煌喜欢金黄(的外表)(2分) 49.有人嫉妒;画上着了红色;技艺过人(3分) 50.着红色表示做官者,做官者垂钓则意为隐居,而隐居者则意为与朝廷不合作,所以忌讳。(3分) (三)(10分) 51.恰、适、正、当(写出两个即可)(2分) 52.长江以西(1分) 53.失意(1分)一心一意寻找梅谱却未找到(2分) 54.画梅的方法技巧(1分)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2分) 55.A(1分) 四、鉴赏题(30分,每题15分) 56.提示:两首都是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二句写送别情况,三四句写离别之情。“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好友后,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友人东去的 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

    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切的口作者写离别之情,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 之中,虽未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感受到情真意切。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

    友人此刻又如何, 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此诗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

    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以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这两首诗诗人都借助眼前景物,或遥望或凝思,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57.提示:赏析本文,主要可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

    写“异水”比喻形象,对比鲜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从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

    水底下的游鱼和砂砾,都能一览无余。这四句写出江水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一转, 写出了另一种景象,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一般,气势格外雄壮。文章先写江水的文静,后写江水的飞动,这样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

    写“奇山”用词巧妙,形象逼真。作者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富春江的两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夹在了中间,显示出山的特点。适值秋天,有的树木落了叶子,有的树叶变了颜色,山林中 呈现出一片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

    “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山峰都依仗着各自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高处长去。“互相轩邈”,“轩邈”是高远的意思,说山峰一个比一个高,一层比一层远。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其中“争”和“指”两个动词与前边的“竞”字互相呼应,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

    “千百成峰”,又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以上几句写山势。

    8.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一,初二组)答案 及(初三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31-40) 31.★★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

    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

    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

    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

    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

    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

    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

    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忧 (2)若 (3)骄 (4)纳 2.翻译 (1)仲尼相鲁,景公患之。 (2)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

    3.引文塑造了晏子_______的政治家的形象。 【参考答案】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

    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

    中间此科⑥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

    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注释】 ①元丰:宋神宗年号。

    ②俚俗:民间。③粗:大概。

    ④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⑤杪(miǎo):树梢。

    ⑥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译文】 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

    小孩不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白天黑夜(让这些小孩)苦读。

    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治和谐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

    然而许多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慕 (2)绝 (3)终 (4)中 2.翻译 (1)昼夜苦之。

    (2)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3.对于文中提到的培养神童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33.★★烛邹亡鸟 【原文】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

    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 ①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

    ②烛邹:齐国大夫。③数:列举。

    【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要杀掉烛邹。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举出他的罪状之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过,晏子说:“烛邹,你替我们的君主掌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我已经列举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

    景公说:“不杀了,我已经接受你的教育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好 (2)主 (3)之 (4)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死亡) B.于是召而数之公前(上前) C.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为了) 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3.翻译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 4.简述这篇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 1.(1)爱好、喜欢 (2)掌管 (3)代“烛邹的罪状” (4)接受、听从 2.D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 34.★★东野稷败马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①,左右旋中规②。

    庄公以为文③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公密④。

    9.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初一、初二组)

    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参考答案(初一初二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D

    D

    A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C

    B

    B

    A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A

    D

    C

    B

    B

    D

    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31.寒鸦飞尽水悠悠 32.何人不起故园情 33.行人临发又开封 34.君看六幅南朝事

    35.车如流水马如龙 36.桃花流水窅然去 37.一蓑烟雨任平生 38.怀旧空吟闻笛赋

    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 41.清泉石上流 42.影徒随我身

    43.无案牍之劳形 44.志人 45.小人之交甘若醴 46.寡德之人

    47.名词作状语 48.卖柑者言 49.谪(贬) 50.梅花落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14分)

    51.(2分)如梦令

    52.(6分)颜色(2分) 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

    53.(6分)武陵(2分) 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

    (二)(16分)

    54.(4分)(1)攀缘 (2)很,极 (3)慢慢地,缓缓地 (4)完

    55. (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 (1)做人要正直 (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

    四、鉴赏评析题(20分)

    58. (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 (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

    60.略

    10.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及答案(初一初二组)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一初二组)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C 2.B 3.A 4.A 5.B 6.C 7.D 8.C 9.A 10.C

    11.D 12.B 13.B 14.C 15.C 16.D 17.C 18.B 19.B 20.B

    21.B 22.C 23.A 24.A 25.B 26.A 27.D 28.D 29.B 30.A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31.休祲降于天 32.黄发垂髫

    33.悄怆幽邃 34.濯清涟而不妖

    35.水落而石出者 36.未解忆长安

    37.金风玉露玻璃月 38.万里送行舟

    39.波上寒烟翠 40.天寒梦泽深

    41.江篱湿叶碧凄凄 42.风递幽香出

    43.风鸣两岸叶 44.不照归舟照去舟

    45.火烧赤壁 46.伯夷、叔齐

    47.天下九州 48.通假字

    49.古体诗(乐府诗) 50.最后一天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12分)

    51.昭君怨(1分)

    52.梅花(1分) 颜色(2分) 香气(2分)

    53.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3分) 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3分)

    (二)(18分)

    54.(6分)(1)相信 (2)派……出使 (3)诚信

    (4)损坏 (5)保全 (6)为难

    55.(4分)(1)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

    (2)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就接受它。

    56.(6分;前空1分,后空2分)例如:(1)一言九鼎 形容一句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2)大名鼎鼎 形容名气很大 (3)鼎足之势 比喻三方面分立的局势。(写出两个含“鼎”字的成语并解释即可)

    57.诚实而讲信用(2分)

    四、鉴赏写作题(20分)

    58.(10分)提示:须突出渔翁在天地之间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特点。

    59.(10分)提示:从王冕幼时读书的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入迷入痴中得到启发,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

    附加题(10分)

    60.参考题中提示评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