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现代诗词可以不对仗

    1. 现代人写格律诗要不要平仄对仗

    楼主所言是个老话题,也包含很多新问题。

    其一,律诗是指八句五言或七言的诗歌体裁。对于平仄,韵脚,以及3,4句,5,6句的对仗等方面。是有比较严谨的规则要求的。关于平仄,楼主发现很多现代律诗在平仄上很混乱,有下面几个原因,1,平仄有古音和今音的区别,很多我们现在看上去是平阴的字,在古诗中发的是仄音。相反,有的看似仄音,在诗中却发平音。2,现代律诗经过这么多年的吸收演化,在平仄上已经放宽和改变了很多,更注重的是表达的思想意境,首先放宽的就是这八句的平仄对应,还有韵脚的运用。再接着就是对于律诗中对仗句的要求也放宽了,很多第5.6句根本不对仗。3,一些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尝试写律诗,不知道这些潜在的讲究,或是无法兼顾到如此多的规则,认为只要凑够八句了,就算是律诗,所以也会出现很多良莠不齐的作品。毛主席曾说过,我只对长短句略有研究,而对律诗却知之甚少。这也说明要写出一首规范严谨优秀的律诗来,很难。近代来说,只有绝句有惊人制作,而律诗几乎少有佳作。4,律诗的难度决定了它不如绝句和长短句更容易被人们学习熟熟练掌握,而且目前也没有什么权威机构来重新定制,在新时期新的律诗的继承和要求,管理混乱,自然7a64e78988e69d8331333361313335作品也就鱼龙混杂。

    我也是一名古诗词爱好者和初学者,仿写绝句,宋词很多,但真正合格的律诗,几乎一首都没能写出来。以上仅是个人浅见,希望与你有所共鸣,对你有所帮助。

    2. 现代诗歌不要求押韵,要求什么

    现代诗歌不是不要求押韵,只是对押韵要求没有古代诗歌那样严格。现代诗歌一般使用自由韵,也不像律诗那样明显。

    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的解剖当今一直处在争论之中。其特点主要如下:一、这是一首吟唱形式的诗歌,给人的感觉不是只来自视觉,而是多方面。二、本诗内容上有画外音,多条线跳跃进行;多个点既分离,又融合,思考角度广。三、诗歌深层内容包含避世、隐遁和厌世思想,与表面幸福与热爱的思想相互交织、矛盾。综上所述,使本诗触目惊心。

    你的诗立意高远,比一些自诩“好”诗高出许多。

    3. 古诗与现代诗除了押韵和对仗之外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古 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 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 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4. 古典诗歌有平仄规律,经典现代诗歌读起来很上口,除了押韵、对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

    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

    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 ,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律诗的格律,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念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

    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即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第一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

    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

    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

    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 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

    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

    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五字和第六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第五字和第六字用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如果光是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倒也无所谓,那叫小拗,可以不去管他的,可第六字也用了仄声的话,那就是大拗,问题便很严重了,其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救它,把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个字改成平声,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