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关于白居易为官的诗词

    1. 关于白居易的古诗

    经典之作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拱谒画像[7]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背景】 唐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简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琵琶行图》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诗词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怀禅微刻《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

    2. 关于白居易的诗词

    经典之作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拱谒画像[7]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背景】 唐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简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琵琶行图》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诗词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怀禅微刻《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

    3. 关于白居易游历的诗句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上香炉峰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鹅赠鹤

    ---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莫走柳条词送别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

    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忆江柳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板桥路

    ---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

    ---白居易

    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4. 白居易在江南为官的经历

    白居易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

    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

    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

    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

    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

    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

    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

    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

    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

    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

    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

    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

    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

    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

    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

    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

    5. 关于白居易的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137

    回答者

    6. 有关白居易的诗词

    贺雨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左火右三虫)(左火右三虫)。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

    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

    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

    二年戮李(钅奇),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珍左换氵),无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 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 宥死降五刑,已责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 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 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悠悠云,散作习习风。 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艹凡)(艹凡)。 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 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 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 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 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读张籍古乐府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 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 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 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 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 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 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 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 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

    哭孔戡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凶宅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枝,狐藏兰菊丛。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旦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梦仙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车并)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7. 白居易的诗词

    据统计,白居易存诗二千八百首,以茶为主题的有八百首,叙及茶事、茶趣的就有五十多首,可见白居易对茶的喜好。

    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白居易识茶,首先在他识茶的品牌,“喝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

    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他在《琴茶》中写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将唐代天下第一的四川蒙山茶与古琴名曲《渌水》相提并论.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中说“蛮榼来方泻,蒙茶到始煎”,视为珍品。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白居易还三次提到当时被评为天下第二名茶的顾渚紫笋茶,《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诗曰“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描写盛大的品茗斗茶诗曰“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和微之春日投箭明洞天五十韵》诗曰“绿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芦”,做为当时的贡茶,紫笋茶是白居易在茶诗中描写最多的。 《春尽日》诗曰“渴尝一碗绿昌明”,绿昌明则是蜀茶的一种。

    “一年茶,二年草,三年柴”,白居易讲究喝新茶。 六十三首茶诗中,有七首强调“新”字,留下“深炉敲火炙新茶”,“茶新碾玉尘”等佳句。

    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结识了一个姓萧的乡绅,萧某寄给他一些茶叶,白居易写了《萧员外寄新蜀茶》一诗,起首便道:“蜀茶寄到但惊新”。 忠州刺史李景俭将当年第一批焙制好的春茶寄给白居易,白以《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酬谢“新茗分张及病身”之情,结句感叹:“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一个“但”字,一个“惊”字,一个“先”字,一个“别”字都用得十分传神,道尽知茶人的品性。 一位姓韦的官员被贬虔州,临行前去看望白居易,白居易当时身处病贫交迫的窘境,家中只有加了糖的粥,但仍以新茶招待客人,“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使人在寂寞萧条中感到温馨。

    “品茶先备水”,白居易深知其中三味。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用的是山水; “渭水煎来始觉珍”,用的是河水;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用的则是雪水。 “品茶如品人”。

    白居易到挚友元稹家吟诗,喝雪水煎的茶,感叹“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他的妻舅杨慕巢新授东川节度史,白居易以诗相贺,诗尾不忘索取好茶:“可能空寄蜀茶来?” 杨慕巢果然给他寄了茶叶和衣服,白居易以诗相谢:“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白居易还写过一首诗,说头天晚上饮酒过度,第二天很晚才起来,到池塘边走了一遭,见绿树青草,十分幽致,遂结绳床,支起红炭炉,洗净白茶瓯,煎出来的茶“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茶喝到这份儿上,品茶的意境几乎齐了,可是白居易笔锋一转:“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对饮之人,是多么重要! “以茶养性”,这是爱茶人必须具备的品质,白居易超人之处,在他谪居江州时,于出产云雾茶的庐山开辟茶园以问茶:“架岩结茅宇,斸壑开茶园”,“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识茶能做到知行统一。

    人所不及。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情”,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

    白居易有四首茶诗达到了这一境界: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首夏病间》)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自由身。”

    (《咏意》) “乐人昔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食后》) “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何处堪避暑》) 从白居易的茶诗可以看出,他一年四季香茗在手。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是春天喝春茶;“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写的是夏天喝茶;“夜茶一两勺,秋吟三数声”,写的是秋天喝茶。白居易将一日分为五时,“檐前新叶复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说的是日出饮早茶;《睡后茶兴,忆杨同舟》,说的是日高品茗;“鼻香茶热后,腰暖日阳中”,说的是日间喝茶;《偶作二首》,说的是日西饮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则说的是日入饮晚茶了。

    “午茶能破睡”,“破睡见茶功”,白居易睡罢饮茗的诗不少,他极嗜酒,他写诗道“茶能散闷为功浅”,“不似杜康神用速”,但“爱酒不嫌茶”,常常“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无酒之时,“聊将茶代酒”。食罢也有诗如:“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

    一边品茶,一边读诗书,使白居易得到许多乐趣,“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闷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邻远到茶”,具为雅事。更有趣的是身边有茶童侍茶:“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茶教纤手侍儿煎”。

    白居易老来多病,茶又和药一起入诗:“茶药赠多因病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病来肺渴觉茶香”,“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茶真是伴随了白居易一生。 白居易的茶诗留下不少佳话。

    他的代表作《琵琶行》就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