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有关西施的诗词

    1. 关于西施的古诗

    关于西施的古诗数量可谓相当之多,就算是当今时代,也有古诗爱好者写的不少。

    下面罗列了一些关于西施的代表性古诗,以供参考:

    1、《西施》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2、《西施·苎萝妖艳世难偕》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

    早江上兵来。

    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

    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

    月,但空照荒台。

    3、《西施滩》

    年代: 唐 作者: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4、《题西施浣纱石》

    年代: 唐 作者: 胡幽贞

    一朝入紫宫,

    万古遗芳尘。

    至今溪边花,

    不敢娇青春。

    5、《西施》

    年代: 唐 作者: 苏拯

    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

    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

    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

    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

    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

    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后人频繁写关于西施的古诗原因,主要是:

    有这个传闻,郑旦跟西施同时期,被越王勾践选为献吴国美人中的一员,用以迷惑吴王夫差。公元前490年,郑旦跟西施一同被勾践选中,教他们利益,歌舞。用来献给吴王为妃,以迷惑吴王夫差,离间其君臣关系,这两个美人身负勾践的重大期盼,她们对吴王以身相许,忍辱负重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

    西施、郑旦都是绝色美女,一进吴王的皇宫,很快就把吴王身边的宠妃淘汰得一干二净。西施秉性温柔婉约,郑旦坦率刚直两个人轮番施展魅力,很快就把吴王搞成了,一个沉醉酒色的昏君。还蛊惑吴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及对发兵攻打齐国消弱自身实力。

    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她们两姐妹的努力有了成功,越国军队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灭掉了吴国,这跟西施,郑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 有关西施的诗句

    西施

    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

    西施咏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滩

    作者:【崔道融】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原题】: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3. 关于西施的诗

    请指教另有古人的:西施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释】: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

    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

    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

    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

    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西施咏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简析】: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

    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注解】:1、持谢:奉告。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评析】: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

    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

    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此言颇是。————————————————————————西施滩作者:【崔道融】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注释】: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

    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

    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

    这“似。

    4. 关于写西施的诗句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薄媚 西子词

    作者:【董颖】 年代:【宋】 体裁:【词】

    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那知此际。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争若都燔宝器。尽诛吾妻子。径将死战决雄雌。天意恐怜之。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忧嗟又经时。恨不如巢燕自由归。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备尝险厄返邦畿。冤愤刻肝脾。

    (宋·王安石)《西施》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 ,不愁宫里有西施。

    越有丽姝

    越有女兮

    凤鸣凤翔

    苎罗有美纱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无神语

    丽姝丽姝兮

    身何兮

    情何寄

    《西施》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

    ——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王轩题西施石诗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5. 赞美西施的诗句有哪些

    1.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2.《西施》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3.《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杨万里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西施 ——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简介: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

    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 ”,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名字由来: 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西施的父亲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相关诗词及赏析: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沉鱼醉 翎翼 玉指拨弦万籁衰,姑苏台外水波开。

    美人笑靥惊天色,惹醉鱼儿沉下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沉鱼”指的就是西施。

    西施的美能让鱼儿如喝醉一般,沉入湖底。翎翼的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沉鱼如醉的描写,形象的表现了西施的美,给人一种清新豁然之感。

    6. 关于西施的诗句

    【杨万里】 年代:【宋】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咏

    王维 唐 五古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薄媚 西子词

    作者:【董颖】 年代:【宋】 体裁:【词】

    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那知此际。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争若都燔宝器。尽诛吾妻子。径将死战决雄雌。天意恐怜之。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忧嗟又经时。恨不如巢燕自由归。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备尝险厄返邦畿。冤愤刻肝脾。

    (宋·王安石)《西施》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 ,不愁宫里有西施。

    越有丽姝 越有女兮 凤鸣凤翔 苎罗有美纱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无神语

    丽姝丽姝兮 身何兮 情何寄

    《西施》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7. 有关西施的诗词

    1、《西施》——唐代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译文: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2、《咏苎萝山》——唐代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3、《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4、《乌栖曲》——唐代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译文: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吴王与西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天色已近黎明。

    5、《西施咏》——唐代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