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如何立意

    一、诗词中如何力求脱俗立意

    诗词内容庸俗,是诗词的一大弊病。

    庸俗之作,内容浅薄,语言粗鲁鄙陋,或千篇一律或滥施淫彩,或矫揉造作。清人王士桢说:“为诗且无计工 拙,先辩雅俗。

    品之雅者,譬如女子,靓妆明服固雅,粗服乱头亦雅;其俗 者,假使用尽妆点,满期面脂粉,总是俗物。”明代俞彦说:“遇事命意,意 忌庸、忌俗、忌袭。

    立意命句,句忌腐、忌涩、忌晦。”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认为避俗之要领,首先贵在自得。

    唯有自得,方能有胆有识,言出性灵。其次须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 易言之。

    自不俗。”(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例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内容十分绝妙。

    依常规方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的事物是不 宜直接说破的。杜甫则不是这样,他开篇即唤出“孤雁”。

    全篇咏物传神,焉 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

    二、诗词中辨证立意的方法是什么

    诗词创作中,物、事、景、象的含意是多方面的,作者对客观外物的感受也非常复杂,而非单一、单面的。

    所以,立意也可以多方位求索以求新颖。 可以以小见大,也可以反向求异;还可以变换角度,从自己独特的感受出发, 等等。

    例如宋代陈焕的《梅花》诗: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李清照曾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但此诗立意奇特,令人大为感 叹。

    此诗先是将梅花比作红粉佳人,意境一步步奇异起来。客人突访,惊扰 了深处闺中的佳人。

    她恍然惊起,如惊鸿翩翩,羞红了香腮,仿佛晓妆初匀 那般美丽。接着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梅花,它竟如贤相张良一般令人生敬,这 就显得诗作构思独特,立意新奇。

    三、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哪些

    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1) 立意要正确、鲜明之所以将“正确”作为立意的第一要求,在于现在的社会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

    立意正确,就是指所确立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 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立意正确是创作诗词的根本要求,“意”主要是指诗词的思想性。“意”是否能“立”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 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

    也就是说, 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2) 立意要集中、单纯一首诗词多意必意杂,意杂必主旨不明。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

    ”其又云:“一篇载一意,一意则自一气, 首尾顺成,谓之成章。”如果有数意,就分成几首来写。

    例如李白《清平调》 (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着意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把贵妃比作嫦娥;第二首着意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把贵妃比作 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从眼前的现实写,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把贵妃 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 三首诗各写一意,各自成章,又相互钩带,其一、其 三均写到“春风”,前后呼应,表明为一组。

    (3) 立意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 新的启示。

    诗词贵有新意。苕溪渔隐云:“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

    黄鲁直亦云:“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依人。”宋子京 亦云:“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 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读者,人们大都会因为夕阳西下黯然神伤;朱自清反弹琵琶, 写出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样的佳句,变换了立意角度,改变了原诗中消极的情绪,令人耳目一新。 正所谓“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4) 立意要志趣高远所谓志趣高远,是指立意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应做到符合文章主题,顺应文章中心。“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

    诗词立意高远,作品 才有气魄、风骨,读来才不俗。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讲:“意格欲高, 句法欲响。

    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他认为,如果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 小技。何为高远?王安石赞陶渊明《饮酒》诗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诗人以来,无此四句!”宋代李公焕说: 此诗“脱尽古今尘俗气”,可谓志趣高洁、寓意深远之范例。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学诗要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这就要求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高尚 的情操、健康积极的心态审视题材,不能被眼前的现象阻挡,要在想象中赋 予双眼透视功能,望远再望远,望至肉眼所不能及。

    四、诗词中应怎样别开生面的立意

    清人顾炎武说:“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可见,立 意要新颖,意新则诗新,意陈则诗俗。清代东方树在《昭昧詹言》中提出: “去陈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

    凡前人已道过之意与词,力禁不得袭用。”可见,立意要见人所不曾见,道人所不曾道。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学、多看、多思、多练,力求“自得”,另辟溪径,别开生面。 例如唐代贾至《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写春思的诗词很多,无论是写春天的明媚,还是写春愁,都很容易落人俗套。

    这首诗前两句似乎没有出众之处,仍然是写春日的生机盎然,后面两 句却不顺着这个思路朝下写,而是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怨恨“东 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作者撇开自己,而从东风与春日的角度人 手,以拟人化手法来写一种愁绪。 他把因谪居楚地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归 罪于东风、春日,使诗思更深一层,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更有 避平见奇之效,立意也就自有奇警之妙。

    然而,要做到诗词的立意深远并非易事。要善于观察、想象、揣摩、提炼、升华,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时空,等等,这些都与作者自身的修养有关。

    学习诗词的立意,离不开对诗词作品意境的领悟、把握与经营。

    五、诗词中立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诗词作品贵在立意。

    古人的著述或诗话中对于“立意”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宋代刘贡甫《中山 诗话》云:“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 作。”

    苏轼认为:“善诗者道意不道名。”由此可知,意之于诗,如帅之将兵 也,诗之高下率皆由意而观。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诗以意为主,无帅之 兵,谓之乌合。云烟泉石,金玉锦绣,花木禽鱼,皆散卒也。

    以意遣之,则 无不灵。”唐代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 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魏际端《伯子论文》中说:“文主于意,意多乱文。 ”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立意是一首诗的灵魂。

    一首诗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创作一首诗词,首要的并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而是必须先确定立意。

    一篇文章、一首诗,必以意串,无 “意”之作,必定神情散漫,杂乱无章,只是语言材料的堆砌而已。 立意的正 确与否,决定着诗作的主题思想是否正确;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作 的思想性与感染力。

    六、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哪些

    如何写好诗词?

    1、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2、诗词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

    3、诗词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

    诗词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

    4、诗词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