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同窗好友的古诗词

    1.关于同学友谊的古诗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古诗词中合适的诗句送给同窗好友

    1.赠范晔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注释】: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

    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

    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

    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

    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

    熟是熟非,有待考证。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

    3.感谢同学的诗句

    这是一部分,下面的参考地址还有许多 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罗马)西塞罗 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伊索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意)卜伽丘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英)拜伦 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波斯)萨迪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黎)纪伯伦 患难识朋友 .-(苏)列宁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英)柯林斯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希腊)伊索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希腊)苏拉格底 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美)富兰格林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五卷书》 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 -(俄)别林斯基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 -(俄)别林斯基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俄)克雷洛夫 能够划船不用浆 谁能够扬帆没有风向 谁能够 离开好朋友 我可以划船不用浆 我可以扬帆不用风向 但是朋友啊 每当你离去 我却不得不感伤 2 有时你很暖, 暖得犹如母亲的体温 浓缩着炙烤我冰冷的心的温度 哪怕那冰冷的心碎了 也无法弥补我的你的谢意 有时你很轻 轻得犹如纷飞的雪花 熔化着、浸透着 哪怕那纷飞的舞者停止了生命 也无法偿还我对你的歉意 然而在泥土下 有冻不碎的心扉 有割不断的思念 或许,最寒冷的夜里 你能看到 我的身影 我的身影 越走越远 越走越淡 你在狂风之中嘶吼 咆哮着对我的呼唤 我的灵魂 悄然降落在你的身后 告诉你 在冰封的世界里 星星之火,也能温暖你所有的体会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只是相思情太浓,仅用相识意太淡,友情是相知,味甘境又远.。

    4.赞美同学友情的诗句快点给我一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唐朝陆龟蒙《别离》 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情视之.。

    5.古诗词中合适的诗句送给同窗好友

    1.赠范晔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注释】: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

    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

    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

    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

    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

    熟是熟非,有待考证。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从齐梁到初唐,浮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