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资讯 > 新闻
  • 提升高效质量,推动教育改革

    12月3日,以“提升合作质量,助力‘四新’建设”为主题的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300多家企业的代表相聚于此,共话深化产教融合,探讨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将融合教育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来推动我国整体素质教育发展。不仅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还将构建全新的信心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来推动教育改革,为教育转型做好铺垫,让教育也更加现代化。

    在开办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中,东莞理工学院以区域现代产业集群和特定的产业行业需求发展为导向,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以创新资源的聚集为支撑,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筑起龙头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高效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以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创新来引领学校综合教育改革,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有益尝试。”马宏伟说,产教融合不仅有助于打破学校与外部的壁垒,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学校内部的壁垒,发展出新型办学组织方式。

    “产教融合是必须做的事。”在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看来,产教融合是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产、学、研、用”结合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把需求和结构这两件事捆到一块。”吴岩说,产教融合必须从调结构、促升级、创机制、破壁垒等方面寻求突破,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而助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交织交融。

    据了解,今年教育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41个,同时,撤销本科专业416个。“现在的专业设置,不能学校有什么样的师资和条件就办什么专业。社会需求是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今后我们还要加大这样的力度。”吴岩说。

    目前,在推动高校对接产业方面,教育部正推出越来越多主动布局的举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介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6年来,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引领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已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实现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项目影响力的巨大飞跃。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陆续出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年度项目导引》等政策文件,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企业等机构参与项目,提升立项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